会话上下文转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432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9
在一些示例实施方案中,可提供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处,在由第一系统服务时且在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建立或修改过程期间,接收包括默认服务质量规则的消息,所述默认服务质量规则包括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以及当存在从所述第一系统到第二系统的系统间变换时,在所述用户设备处将所述第二系统的会话管理上下文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设置为在由所述第一系统服务时接收到的所接收到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本文还描述了相关系统、方法和制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会话上下文转换
本文所描述的主题涉及5G与4G之间的互通。
技术介绍
由于包括5G网络的蜂窝系统支持越来越多的装置和服务,包括具有广泛范围的用例以及关于带宽、时延和可靠性要求的多种多样的需要的应用,因此蜂窝系统可能需要优先考虑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上的资源(和/或例如,在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上优先考虑)以支持不同服务数据流(SDF)之间的差异。此外,相关联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可能需要是动态的。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些示例实施方案中,可提供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处,在由第一系统服务时且在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建立或修改过程期间,接收包括默认服务质量规则的消息,所述默认服务质量规则包括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以及当存在从所述第一系统到第二系统的系统间变换时,在所述用户设备处将所述第二系统的会话管理上下文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设置为在由所述第一系统服务时接收到的所接收到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在一些变化中,可任选地以任何可行的组合包括本文所公开的特征中的包括以下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系统可包括第五代核心网,所述第二系统可包括第四代演进分组系统,所述系统间变换包括从N1接口变换到S1接口,并且所述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在所述系统间变换期间维持会话连续性。可从所述第一系统中的节点接收包括所述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的所述消息。所述节点可包括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控制平面功能、会话管理功能和/或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共址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控制平面功能。所述用户设备可存储所述接收到的默认服务质量规则,所述接收到的默认服务质量规则包括与所述第一系统相关联的会话上下文管理的所述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在一些示例实施方案中,可提供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网络的网络节点确定默认服务质量规则,所述默认服务质量规则包括与另一网络相关联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以及由所述网络节点在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建立或修改过程期间将包括所述默认服务质量规则的消息发送到用户设备,所述默认服务质量规则包括所述另一网络的所述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在一些变化中,可任选地以任何可行的组合包括本文所公开的特征中的包括以下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网络可包括第五代核心网,并且所述另一网络可包括第四代演进分组系统。所述网络节点可包括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控制平面功能、会话管理功能和/或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共址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控制平面功能。可基于所述第一网络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会话聚合最大比特率来确定包括与所述另一网络相关联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的所述默认服务质量规则。上述方面和特征可在系统、设备、方法和/或制品中实现,这取决于期望的配置。本文所描述的主题的一个或多个变化的细节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阐述。本文所描述的主题的特征和优点将从描述和附图以及从权利要求中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方案的与5G系统互通的4G系统的一部分的示例;图2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方案的用于5G到4G互通的过程的示例;图3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方案的用于5G到4G互通的过程的另一个示例;图4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方案的网络节点的示例;以及图5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方案的设备的示例。相似的标签用于指代附图中的相同或相似的项。具体实施方式对于从演进分组系统(EPS)到5G系统(5GS)的UE移动,4GEPS可根据3GPPTS23.502向UE提供与5GS特定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会话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例如,当UE在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期间由演进分组核心(EPC)服务时,UE可分配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ID,并且UE可经由协议配置选项(PCO)消息将PDU会话ID发送到与会话管理功能共址的PDN网关控制平面功能(SMF+PGW-C)。此外,SMF+PGW-C可分配与PDN连接相关的其他5GQoS参数,诸如会话AMBR、QoS规则等等。此外,SMF+PGW-C可经由PCO消息将这些和其他参数发送到UE。例如,会话AMBR可由UE根据3GPPTS24.501来使用。在从UE处的4GS1接口模式到UE处的5GN1接口模式的系统间变换后,UE可以将PDU会话上下文的会话AMBR设置为通过网络包括在协议配置选项信息元素(IE)中或扩展协议配置选项信息元素中(例如,在激活默认EPS承载请求消息中)的会话AMBR。通过这种方法,UE在4GEPS到5GS移动期间可正确地设置PDU会话的会话AMBR。相反地,当UE从5GS移动到4GEPS时,需要设置PDN连接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APN-AMBR)。在一些示例实施方案中,PDU会话建立(或修改)过程可触发SMF+PGW-C以向UE提供至少一个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特率(APN-AMBR)参数。此外,根据一些示例实施方案,SMF+PGW-C可向访问会话管理功能(V-SMF)发送APN-AMBR。在从5GS移动到4GEPS期间,UE可使用先前提供的APN-AMBR来配置EPS中的PDN连接的APN-AMBR。为了进一步说明,接入点名称(APN)是指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与分组数据网络(诸如互联网)之间的网关节点的名称。当UE接入例如对应的APN时,该APN接入与APN-AMBR相关联。在4G中,APN-AMBR可能会限制该APN处的承载、会话和/或PDN连接上的聚合比特率。在例如4G下行链路中,分组网关(P-GW)可执行APN-AMBR,而在4G上行链路中,UE和/或P-GW可执行APN-AMBR。图1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方案的用于5G与4G之间的互通功能(IWF)的示例系统100。系统100可包括用户设备(UE)150A至150B、4G无线电接入网络(诸如演进通用移动电信网络(UMTS)地面无线接入网络(E-UTRAN)152)、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54、服务网关(SGW)156、5G无线电接入网络(标记为下一代无线电接入网络,NG-RAN)160,以及接入管理功能(AMF)162。系统100还可包括:第一节点170,该第一节点包括与统一数据管理功能共址的家庭订户服务器(HSS+UDM);第二节点172,该第二节点包括与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共址的策略控制功能(PCF+PCRF);第三节点176,该第三节点包括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控制平面功能共址的会话管理功能(SMF+PGW-C);以及第四节点178,该第四节点包括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用户平面功能共址的用户平面功能(UPF+PGW-U)。图1还描绘了服务接口,诸如S1-MME、S11、N26、N1、N2等等。包括节点(150至178)和服务接口的架构可以根据诸如3GPPTS23.501、TS23.502和/或其他标准的标准进行定义,但是也可使用专用接口。此外,尽管图1描绘了非漫游架构,但是可使用归属地路由漫游架构和/或包括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和访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在用户设备处,在由第一系统服务时且在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建立或修改过程期间,接收包括默认服务质量规则的消息,所述默认服务质量规则包括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以及/n当存在从所述第一系统到第二系统的系统间变换时,在所述用户设备处将所述第二系统的会话管理上下文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设置为在由所述第一系统服务时接收到的所接收到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09 US 62/655,1651.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户设备处,在由第一系统服务时且在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建立或修改过程期间,接收包括默认服务质量规则的消息,所述默认服务质量规则包括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以及
当存在从所述第一系统到第二系统的系统间变换时,在所述用户设备处将所述第二系统的会话管理上下文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设置为在由所述第一系统服务时接收到的所接收到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包括第五代核心网,其中所述第二系统包括第四代演进分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间变换包括从N1接口变换到S1接口,并且其中所述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在所述系统间变换期间维持会话连续性。


3.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所述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的所述消息是从所述第一系统中的节点接收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节点包括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控制平面功能、会话管理功能和/或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共址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控制平面功能。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处,存储所接收到的默认服务质量规则,所接收到的默认服务质量规则包括与所述第一系统相关联的会话上下文管理的所述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


6.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
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设备至少:
在由第一系统服务时且在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建立或修改过程期间,接收包括默认服务质量规则的消息,所述默认服务质量规则包括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并且
当存在从所述第一系统到第二系统的系统间变换时,将所述第二系统的会话管理上下文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设置为在由所述第一系统服务时接收到的所述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包括第五代核心网,其中所述第二系统包括第四代演进分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间变换包括从N1接口变换到S1接口,并且其中所述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在所述系统间变换期间维持会话连续性。


8.如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包括所述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的所述消息是从所述第一系统中的节点接收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节点包括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控制平面功能、会话管理功能和/或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共址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控制平面功能。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还被致使至少:
存储所接收到的默认服务质量规则,所接收到的默认服务质量规则包括与所述第一系统相关联的会话上下文管理的所述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


11.如权利要求6至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用户设备或被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中。


12.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在用户设备处,在由第一系统服务时且在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建立或修改过程期间,接收包括默认服务质量规则的消息的装置,所述默认服务质量规则包括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和
当存在从所述第一系统到第二系统的系统间变换时,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处将所述第二系统的会话管理上下文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设置为在由所述第一系统服务时接收到的所接收到的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值的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的装置。


14.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元盛焕D·钱德拉莫利
申请(专利权)人: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芬兰;F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