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534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包括相互通信的犬载信息终端、训犬员信息终端、后台服务器以及指挥应用系统;后台服务器用于对犬载信息终端和训犬员信息终端采集、上传的战场信息进行融合处理;训犬员信息终端用于采集、上传训犬员所处环境的战场信息,接收上级指挥员下达的指挥调度指令;指挥应用系统用于从后台服务器调阅融合处理后的战场信息,向犬载信息终端或训犬员信息终端下达指令;犬载信息终端用于采集、上传军犬所处环境的战场信息,武器携行及控制,接收并执行训犬员信息终端和指挥应用系统下达的动作指令和武器控制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解决了人、犬分离情况下的基于位置的远程实时可视化信息指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
技术介绍
犬是人类最忠实的异类战友,因为存在异类本质差异所以人类语言不能被犬完全解读,犬要替代人类执行多样化任务就需要对犬进行严格的针对性训练,使之能够服从训犬员的任务指令。传统的训练、作战模式,因为缺乏专门针对军犬的信息化指挥和作战装备,所以指挥基本靠人喊,打击基本靠犬的扑、撕、咬,所以对犬的应用仍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弊端明显,主要体现在:1、超出训犬员的声音传输范围,训犬员将失去对犬的指挥;2、直接喊话下达指令,声音过大容易暴露训犬员的位置和指令意图;3、打击靠犬的扑、撕、咬,无法避免与目标的肢体接触,伤亡概率增加;4、犬是高度忠实的生物导致了在训练和作战中与训犬员的1对1指挥隶属关系,大量消耗战士资源,同时不利于犬群的群体化作战;5、落后的训练和作战装备与日新月异的通讯、智能控制技术发展严重脱节,已不适用于当今形式下的信息化作战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使军犬能够更多地替代人类执行更多复杂环境下的高难度任务,有效的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有效的减少军犬的伤亡,大幅提升军犬作战效能。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包括相互通信的犬载信息终端、训犬员信息终端、后台服务器以及指挥应用系统;其中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对所述犬载信息终端和训犬员信息终端采集、上传的战场信息进行融合处理;所述训犬员信息终端用于采集、上传训犬员所处环境的战场信息,接收上级指挥员下达的指挥调度指令;所述指挥应用系统用于从所述后台服务器调阅融合处理后的战场信息,向所述犬载信息终端或训犬员信息终端下达指令;所述犬载信息终端用于采集、上传军犬所处环境的战场信息,武器携行及控制,接收并执行训犬员信息终端和指挥应用系统下达的动作指令和武器控制指令。进一步,所述战场信息包括地理坐标信息、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进一步,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对所述视频信息进行拼接,具体为:检测并提取图像的特征和关键点;匹配两个图像之间的描述符;使用迭代算法使用匹配的特征向量估计单应矩阵;拼接图像,显示关键点匹配结果。进一步,所述犬载信息终端接收所述指挥应用系统下达的代码调度指令后,自动将指令代码转换为对应军犬能够识别的训犬员语音指令并执行。进一步,所述训犬员信息终端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电源和第一工作电路,所述第一工作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和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视频信息获取模块、第一音频信息获取模块、第一定位模块、第一音频播放模块和视频显示模块。进一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第一4G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无线组网模块;所述第一视频信息获取模块为两个360°鱼眼摄像机;所述第一音频信息获取模块为麦克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为北斗定位模块;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块为第一骨传导耳机,所述第一骨传导耳机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视频显示模块为显示器。进一步,所述犬载信息终端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电源和第二工作电路,所述第二工作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器和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视频信息获取模块、第二音频信息获取模块、第二定位模块、第二音频播放模块。进一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第二4G模块、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无线组网模块;所述第二视频信息获取模块为两个360°鱼眼摄像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获取模块为麦克风;所述第二定位模块为北斗定位模块;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块为犬用骨传导语音头盔,所述犬用骨传导语音头盔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信号连接。进一步,所述犬载信息终端还包括武器模块,所述武器模块包括武器挂架和起爆发射器,所述武器挂架与起爆发射器均与所述第二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所述犬用骨传导语音头盔包括头盔骨架,所述头盔骨架上设置有护目镜和可更换扣带,所述头盔骨架内部设置有第二骨传导耳机;所述头盔骨架上与所述护目镜上方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头盔骨架内部设置有可更换内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的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基于北斗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基于4G/5G公网的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基于无线自组网的专网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与VR技术的融合解决了人、犬分离情况下的基于位置的远程实时可视化信息指挥;2、VR技术实现了720°现场无死角可视;3、犬载信息终端的代码指令智能语音转换识别技术解决了本训犬员之外的指挥员对犬的指挥控制,为下一步犬群作战积累了技术基础;4、犬用骨传导语音头盔私密性强不易暴露目标,有效的保障了军犬和训犬员的自身安全;5、武器系统的融入实现了军犬对被打击目标的非接触式攻击有效的减少和避免犬与攻击目标的近身接触,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提升了军犬的自身安全;6、该装备的实现了军犬用装备与战士的单兵装备信息化同步发展,填补了空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的训犬员信息终端的电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的犬载信息终端的电气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的训犬员信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的犬载信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的犬用骨传导语音头盔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的犬用骨传导语音头盔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的犬用骨传导语音头盔的结构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包括相互通信的犬载信息终端、训犬员信息终端、后台服务器以及指挥应用系统。其中,本实施例的后台服务器用于对犬载信息终端和训犬员信息终端采集、上传的战场信息进行融合处理。训犬员信息终端用于采集、上传训犬员所处环境的战场信息,接收上级指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通信的犬载信息终端、训犬员信息终端、后台服务器以及指挥应用系统;其中/n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对所述犬载信息终端和训犬员信息终端采集、上传的战场信息进行融合处理;/n所述训犬员信息终端用于采集、上传训犬员所处环境的战场信息,接收上级指挥员下达的指挥调度指令;/n所述指挥应用系统用于从所述后台服务器调阅融合处理后的战场信息,向所述犬载信息终端或训犬员信息终端下达指令;/n所述犬载信息终端用于采集、上传军犬所处环境的战场信息,武器携行及控制,接收并执行训犬员信息终端和指挥应用系统下达的动作指令和武器控制指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通信的犬载信息终端、训犬员信息终端、后台服务器以及指挥应用系统;其中
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对所述犬载信息终端和训犬员信息终端采集、上传的战场信息进行融合处理;
所述训犬员信息终端用于采集、上传训犬员所处环境的战场信息,接收上级指挥员下达的指挥调度指令;
所述指挥应用系统用于从所述后台服务器调阅融合处理后的战场信息,向所述犬载信息终端或训犬员信息终端下达指令;
所述犬载信息终端用于采集、上传军犬所处环境的战场信息,武器携行及控制,接收并执行训犬员信息终端和指挥应用系统下达的动作指令和武器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战场信息包括地理坐标信息、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对所述视频信息进行拼接,具体为:
检测并提取图像的特征和关键点;
匹配两个图像之间的描述符;
使用迭代算法使用匹配的特征向量估计单应矩阵;
拼接图像,显示关键点匹配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犬载信息终端接收所述指挥应用系统下达的代码调度指令后,自动将指令代码转换为对应军犬能够识别的训犬员语音指令并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军犬作战远程指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犬员信息终端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电源和第一工作电路,所述第一工作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和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视频信息获取模块、第一音频信息获取模块、第一定位模块、第一音频播放模块和视频显示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战锋樊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宇空天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