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备可调节辅助承载机构的飞轮储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轮储能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备可调节辅助承载机构的飞轮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出于提高飞轮储能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和减小轴承系统压力的考虑,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飞轮储能装置均呈竖置放置状态,使得轴承力的主要承载方向为轴向。对于磁轴承飞轮而言,过大的轴向承载力会大大增加轴向磁轴承所需的承载能力、以及有可能增加轴承线圈中的控制电流,导致损耗增加。对于传统轴承飞轮而言,过大的轴向承载力会大大降低系统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飞轮储能系统的可靠性。请参阅图7所示的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飞轮储能装置结构示意图,在该飞轮储能装置500中,为降低轴向承载力,在飞轮52的上端面设置一个可以导磁的工作面521,同时,在机壳51的与该工作面521相对的表面511安装永磁体53,利用该永磁体53在导磁的工作面521上形成轴向磁场作用。该轴向磁场作用产生的磁场吸力与飞轮52本身的重力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减小轴承系统的承载力。永磁体53对导磁工作面521的磁场吸力大小计算公式为:其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备可调节辅助承载机构的飞轮储能装置,包括具有收容腔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可旋转的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储能装置还包括辅助承载机构,所述辅助承载机构包括沿所述飞轮的轴向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辅助承载单元和第一导磁组件,所述第一导磁组件固定设于所述飞轮上;/n所述辅助承载单元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调节组件、以及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的第二导磁组件;所述第二导磁组件与所述第一导磁组件之间形成轴向磁场作用;所述第二导磁组件与所述第一导磁组件间隔设置以形成轴向间隙,所述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磁组件在轴向上进行位移运动,以调节所述轴向间隙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备可调节辅助承载机构的飞轮储能装置,包括具有收容腔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可旋转的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储能装置还包括辅助承载机构,所述辅助承载机构包括沿所述飞轮的轴向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辅助承载单元和第一导磁组件,所述第一导磁组件固定设于所述飞轮上;
所述辅助承载单元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调节组件、以及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的第二导磁组件;所述第二导磁组件与所述第一导磁组件之间形成轴向磁场作用;所述第二导磁组件与所述第一导磁组件间隔设置以形成轴向间隙,所述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磁组件在轴向上进行位移运动,以调节所述轴向间隙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自所述壳体内壁向所述收容腔内延伸的承重臂、以及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承重臂的悬挂台;所述第二导磁组件设于所述悬挂台的靠近所述第一导磁组件侧,所述悬挂台围绕所述承重臂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二导磁组件相对所述承重臂在轴向上进行位移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臂和所述悬挂台均呈环状结构,所述承重臂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悬挂台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所述悬挂台通过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连接以实现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承重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悬挂台围绕所述承重臂旋转的驱动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齿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的调节器;所述悬挂台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调节器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时,所述悬挂台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啮合作用下旋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洋,张庆源,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