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建设施工用移动式电缆沟过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施工辅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变电建设施工用移动式电缆沟过桥。
技术介绍
电缆沟是用以敷设和更换电力或电讯电缆设施的地下管道,也是被敷设电缆设施的围护结构,有矩形、圆形、拱形等管道结构形式,在电缆沟的建设初期,由于电缆沟内还处于建设状态,因此电缆沟上不能设置盖板,此时需要将一些施工用电气设备进行移动时,就需要通过移动式过桥对电气设备进行搬运。目前的移动式过桥的大小一致,不能根据电缆沟的宽度进行相应的调节,因此在对不同宽度的电缆沟使用时,还需要选择不同大小的移动式过桥,十分不便,且增加了施工成本,另外,目前的移动式过桥上通常安装过桥框架对电气设备进行防护,但是电气设备在移动时不可避免的会对过桥框架进行撞击,容易造成过桥框架的损坏,并且电气设备在移动过程中重量较大,进而对过桥主体上施加的压力较大,很容易造成过桥主体的损坏,进而影响过桥主体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变电建设施工用移动式电缆沟过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建设施工用移动式电缆沟过桥,包括第一过桥主体(1)和第二过桥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桥主体(1)和第二过桥主体(2)上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过桥框架(3),所述过桥框架(3)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内壁滑动连接有防护板(8),所述第一滑槽(4)内安装有对防护板(8)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所述第一过桥主体(1)侧壁开设有卡槽(11),所述第二过桥主体(2)侧壁固定连接有滑板(12),所述滑板(12)与卡槽(1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卡槽(11)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杠(13),所述丝杠(13)与滑板(12)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过桥主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建设施工用移动式电缆沟过桥,包括第一过桥主体(1)和第二过桥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桥主体(1)和第二过桥主体(2)上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过桥框架(3),所述过桥框架(3)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内壁滑动连接有防护板(8),所述第一滑槽(4)内安装有对防护板(8)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所述第一过桥主体(1)侧壁开设有卡槽(11),所述第二过桥主体(2)侧壁固定连接有滑板(12),所述滑板(12)与卡槽(1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卡槽(11)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杠(13),所述丝杠(13)与滑板(12)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过桥主体(1)和第二过桥主体(2)相对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内壁滑动连接有平板(18),所述平板(18)侧壁通过第二弹簧(19)与第二滑槽(17)内壁弹性连接,所述第一过桥主体(1)和第二过桥主体(2)下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22)内安装有对第一过桥主体(1)和第二过桥主体(2)进行移动的移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建设施工用移动式电缆沟过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槽(4)内壁的第一固定杆(5),所述防护板(8)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6),所述第一固定杆(5)与第一套筒(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5)侧壁通过第一弹簧(7)与第一套筒(6)内壁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滑槽(4)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远离第一滑槽(4)内壁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所述第二连接杆(10)远离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与第一套筒(6)侧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建设施工用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超,崔占齐,王邦中,王启凡,杨太春,刘帆,马娟,王丹丹,田志超,杨央,王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温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