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端子压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527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束端子压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端子压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柱,所述底板的一侧位于两个支撑柱的外侧对称固连有两个支撑架,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转动轴一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呈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一号压接座、二号压接座和三号压接座,所述底板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压接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底板一侧的顶部设置压接机构,一号挤压板与二号挤压板通过转动轴二转动连接,线束端子挤压到一号挤压板和二号挤压板之间,通过一号挤压板与二号挤压板之间的相互转动实现夹紧线束端子,提高了线束端子压接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端子压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端子压接
,具体涉及一种线束端子压接装置。
技术介绍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为了便于安装、维修,确保电气设备能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将各电气设备所用的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电线通过合理的安排将其合为一体,并用绝缘材料把电线捆扎成线束,这样既完整、又可靠,常见的线束有汽车线束、电器设备线束等;在线束的生产过程中,针对具有插接头的线束,通常是先在电线的端部压接端子接头,然后再将端子接头与插接头进行插接安装,电力行业中有的电线端子接头相对较粗、尺寸相对较大,部分线束端子压接装置不能够调节压接部件来适应不同的线束端子的尺寸,导致端子接头压接难度加大,从而影响线束端子压接装置的工作效率和线束产品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端子压接装置,通过在底板一侧的顶部设置压接机构,一号挤压板与二号挤压板通过转动轴二转动连接,线束端子挤压到一号挤压板和二号挤压板之间,通过一号挤压板与二号挤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端子压接装置,包括底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柱(101),所述底板(100)的一侧位于两个支撑柱(101)的外侧对称固连有两个支撑架(102),所述底板(100)顶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转动轴一转动连接有转盘(300),所述转盘(300)顶部呈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一号压接座(301)、二号压接座(302)和三号压接座(303),所述底板(100)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压接机构(200);/n所述压接机构(200)包括两个连接杆(201)、弧型板(202)和两个压杆(203),两个所述连接杆(201)的一端均与对应位置的支撑架(1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端子压接装置,包括底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柱(101),所述底板(100)的一侧位于两个支撑柱(101)的外侧对称固连有两个支撑架(102),所述底板(100)顶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转动轴一转动连接有转盘(300),所述转盘(300)顶部呈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一号压接座(301)、二号压接座(302)和三号压接座(303),所述底板(100)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压接机构(200);
所述压接机构(200)包括两个连接杆(201)、弧型板(202)和两个压杆(203),两个所述连接杆(201)的一端均与对应位置的支撑架(102)活动套接,两个所述连接杆(201)的中部均与对应位置的支撑柱(101)活动套接,且两个连接杆(201)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011),所述弧型板(20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支撑柱(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型板(202)的中部开设有弧形孔(2021),两个所述压杆(203)的底端均贯穿弧形孔(2021),两个所述压杆(203)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号挤压板(204)和二号挤压板(205),所述一号挤压板(204)的一端与二号挤压板(205)的顶端通过转动轴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加明朱陆凤孙启李水能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