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268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5
杠杆式连接器具有:具有凸轮毂的配对侧壳体;与配对侧壳体进行嵌合或脱离的壳体;杠杆,经由杠杆毂而自由旋转地支承于壳体,并且对操作部进行旋转操作从而使两壳体嵌合;以及电线盖,安装在壳体的后部,对从壳体的后部拉出的多个电线进行保护,其中,杠杆具有临时卡定锁定部,壳体具有对临时卡定锁定部进行临时卡定的临时卡定部以及对解除与临时卡定部的临时卡定状态后的临时卡定锁定部进行容纳的容纳部,配对侧壳体具有解除临时卡定锁定部与临时卡定部的临时卡定状态的解除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杠杆式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杠杆的操作使阴阳两壳体以低插入力嵌合或脱离的杠杆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16-9610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杠杆式连接器,该杠杆式连接器具有:第1连接器壳体,在侧面具有杠杆支承轴和杠杆临时卡定部;第2连接器壳体,在罩部具有临时卡定解除单元并且成为第1连接器壳体的嵌合对象;以及杠杆,可旋转地支承在第1连接器壳体的杠杆支承轴,并且在杠杆主体具有解除力接受片。对于该杠杆式连接器的杠杆,在利用第1连接器壳体的杠杆临时卡定部将旋转开始位置临时卡定的状态下,如果使第1连接器壳体和第2连接器壳体在嵌合开始位置对接上,则杠杆的解除力接受片爬上第2连接器壳体的临时卡定解除单元,从而基于杠杆临时卡定部的临时卡定状态被解除。而且,在使杠杆旋转到旋转结束位置的情况下,杠杆的操作部作为杠杆的力点、一对支承用孔作为使力作用于第1连接器壳体的杠杆的作用点、杠杆的壳体作用部作为使力作用于第2连接器壳体的杠杆的支点而发挥作用,能够以小的操作力(低插入力)来完成第1连接器壳体与第2连接器壳体的嵌合。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该杠杆式连接器中,在基于第1连接器壳体的杠杆临时卡定部的杠杆的临时卡定状态已解除时,如果使杠杆旋转,则作为嵌合对象的第2连接器壳体有可能从第1连接器壳体脱落。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进行解除杠杆的临时卡定和防止配对侧壳体的脱落的杠杆式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配对侧壳体,所述配对侧壳体具有凸轮毂;壳体,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配对侧壳体嵌合或脱离;杠杆,所述杠杆经由杠杆毂而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凸轮毂卡合的凸轮槽,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旋转操作,从而利用所述凸轮槽与所述凸轮毂的卡合将所述配对侧壳体向所述壳体侧拉近以进行嵌合;以及电线盖,所述电线盖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后部并且对从所述壳体的后部拉出的多个电线进行保护,所述杠杆具有临时卡定锁定部,所述壳体具有:对所述临时卡定锁定部进行临时卡定的临时卡定部;和对解除与所述临时卡定部的临时卡定状态后的所述临时卡定锁定部进行容纳的容纳部,所述配对侧壳体具有对所述临时卡定锁定部与所述临时卡定部的临时卡定状态进行解除的解除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杠杆具有临时卡定锁定部,壳体具有对临时卡定锁定部进行临时卡定的临时卡定部以及对解除与临时卡定部的临时卡定状态后的临时卡定锁定部进行容纳的容纳部,配对侧壳体具有将临时卡定锁定部与临时卡定部的临时卡定状态解除的解除部,因此能够同时进行解除杠杆的临时卡定和防止配对侧壳体的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杠杆式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上述杠杆式连接器的在将电线盖组装到阴壳体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已将电线盖组装到上述阴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将杠杆组装到上述阴壳体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已将电线盖和杠杆组装到上述阴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上述杠杆的临时卡定锁定解除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沿图1中的X-X线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6中的X-X线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已将上述杠杆的临时卡定锁定部落入到阴壳体的锁定容纳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0是沿图9中的X-X线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上述杠杆式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侧视图。图12是示出上述杠杆式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主视图。图13是沿图12中的Y-Y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11所示,杠杆式连接器10具有:合成树脂制的阳壳体(配对侧壳体)11,其具有凸轮毂13;合成树脂制的阴壳体(壳体)20,其与阳壳体11进行嵌合或脱离;合成树脂制的杠杆30,其经由杠杆毂34而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在阴壳体20设置的毂孔24,且具有与凸轮毂13卡合的凸轮槽35,通过对操作部31进行旋转操作,从而利用凸轮槽35与凸轮毂13的卡合将阳壳体11向阴壳体20侧拉近以使阴阳两壳体11、20嵌合;以及合成树脂制的电线盖40,其安装在阴壳体20后部的组装部28,对从阴壳体20的后部拉出的多个电线51进行保护。在图1中,将阳壳体11与阴壳体20进行嵌合或脱离的图中的上下方向作为嵌合方向,将与嵌合方向正交且在阳壳体11中隔着圆柱状的凸轮毂13而将杠杆临时卡定解除肋14彼此连结的方向即图中的左右方向作为宽度方向,将与嵌合方向、宽度方向正交并且与图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作为厚度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前后”“上下”等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确定的,并不用于限定各特征的实际安装姿势等。如图1所示,阳壳体11在前侧(嵌合方向上的阴壳体20侧)具有被插入到阴壳体20的覆盖部22内的罩部12。另外,在阳壳体11的两侧面11a、11a(厚度方向一侧、另一侧各自的侧面)的前侧(嵌合方向上的阴壳体20侧)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分别一体地突出形成有圆柱状的凸轮毂13。进一步地,在阳壳体11的两侧面11a、11a,以在宽度方向上隔着凸轮毂13的方式一体地突出形成有一对杠杆临时卡定解除肋14、14。各杠杆临时卡定解除肋14的嵌合方向上的前端14a侧成为将后述的杠杆30的一对臂部32、32的各临时卡定锁定部36与阴壳体20的一对临时卡定部26、26的临时卡定状态解除的解除部。未图示的阳端子(端子)的触片部在阳壳体11的罩部12内露出。如图2~图5所示,阴壳体20具有:块状的壳体主体21,具有多个对连接有电线51的阴端子(端子)50进行容纳的端子容纳室21a;覆盖部22,在壳体主体21的嵌合方向上的中央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一体地突出形成,并且在内部嵌入有阳壳体11的罩部12;以及四角筒状的筒体部23,一体地形成在壳体主体21的后部(嵌合方向一侧(图1中的上方侧))。在阴壳体20的覆盖部22的两侧面22a、22a(厚度方向一侧、另一侧各自的侧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的筒体部23侧,分别形成有毂孔24,该毂孔24将杠杆30的杠杆毂34支承为自由旋转。在覆盖部22的两侧面22a、22a的前侧(嵌合方向上的阳壳体11侧)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分别形成有矩形的切口25,在各矩形的切口25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一体地突出形成有将杠杆30的临时卡定锁定部36临时卡定的肋状的临时卡定部26。在各临时卡定部26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形成有凹状的锁定容纳部27,该锁定容纳部27对已解除与各临时卡定部26的临时卡定状态的杠杆30的临时卡定锁定部36进行容纳。在阴壳体20的筒体部23的两侧面(宽度方向一侧、另一侧各自的侧面)的后端侧(嵌合方向一侧(图1中的上方侧))分别形成有用于组装电线盖40的一对组装部28、28。各组装部28具有在筒体部23的两侧面的后端侧一体地形成的一对突起片部28a、28a和一对立起片部28b、28b。如图4、图5所示,杠杆30具有:操作部31;以及一对臂部32、32,从该操作部31的两侧(相对于操作部31的厚度方向一侧、另一侧)延伸而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杠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n配对侧壳体,所述配对侧壳体具有凸轮毂;/n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配对侧壳体嵌合或脱离;/n杠杆,所述杠杆经由杠杆毂而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所述杠杆具有与所述凸轮毂卡合的凸轮槽,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旋转操作,从而利用所述凸轮槽与所述凸轮毂的卡合将所述配对侧壳体向所述壳体侧拉近以进行嵌合;以及/n电线盖,所述电线盖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后部并且对从所述壳体的后部拉出的多个电线进行保护,/n所述杠杆具有临时卡定锁定部,/n所述壳体具有:对所述临时卡定锁定部进行临时卡定的临时卡定部;和对解除与所述临时卡定部的临时卡定状态后的所述临时卡定锁定部进行容纳的容纳部,/n所述配对侧壳体具有对所述临时卡定锁定部与所述临时卡定部的临时卡定状态进行解除的解除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7 JP 2019-1067901.一种杠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配对侧壳体,所述配对侧壳体具有凸轮毂;
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配对侧壳体嵌合或脱离;
杠杆,所述杠杆经由杠杆毂而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所述杠杆具有与所述凸轮毂卡合的凸轮槽,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旋转操作,从而利用所述凸轮槽与所述凸轮毂的卡合将所述配对侧壳体向所述壳体侧拉近以进行嵌合;以及
电线盖,所述电线盖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后部并且对从所述壳体的后部拉出的多个电线进行保护,
所述杠杆具有临时卡定锁定部,
所述壳体具有:对所述临时卡定锁定部进行临时卡定的临时卡定部;和对解除与所述临时卡定部的临时卡定状态后的所述临时卡定锁定部进行容纳的容纳部,
所述配对侧壳体具有对所述临时卡定锁定部与所述临时卡定部的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亨铃木基义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