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972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实验装置,涉及地下水水位监测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耐磨结构需要频繁更换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容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其中:容器内填充土样;容器的外表面连接有水压监测部、含水率监测部、ORP监测部、土壤水分监测部以及土样采集部;容器的内部设置第一多孔板,第一多孔板与容器的底部设有储水腔,容器的底部开设有排出口;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分别连接容器的顶部和底部,并且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蠕动泵和第二蠕动泵,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同步研究包气带和饱水带的物理化学环境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水位监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和地下水耦合实验模拟研究是土壤地下水相关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基础。其中,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是土壤和饱和地下水含水层的界面,也是物质交换的主要位置。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已有的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实验模拟装置,多关注饱和地下水含水层在水位波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忽略了包气带的非饱和环境变化,此外已有的污染物迁移实验装置均未能实现顶部降水导致的地下水水位波动情景模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实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已有的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实验模拟装置,多关注饱和地下水含水层在水位波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忽略了包气带的非饱和环境变化,此外已有的污染物迁移实验装置均未能实现顶部降水导致的地下水水位波动情景模拟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其中:/n所述容器内填充土样;/n所述容器的外表面连接有水压监测部、含水率监测部、ORP监测部、土壤水分监测部以及土样采集部;/n所述容器的内部设置第一多孔板,所述第一多孔板与所述容器的底部设有储水腔,所述容器的底部开设有排出口;/n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分别连接所述容器的顶部和底部,并且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蠕动泵和第二蠕动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其中:
所述容器内填充土样;
所述容器的外表面连接有水压监测部、含水率监测部、ORP监测部、土壤水分监测部以及土样采集部;
所述容器的内部设置第一多孔板,所述第一多孔板与所述容器的底部设有储水腔,所述容器的底部开设有排出口;
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分别连接所述容器的顶部和底部,并且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蠕动泵和第二蠕动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雨淋溶装置,所述降雨淋溶装置设置于所述容器的顶部,其中:
所述降雨淋溶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的盖板以及第二多孔板,其中:
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腔体,所述第二多孔板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底部,位于所述降雨淋溶装置与所述容器之间;
所述盖板上设有溶液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水率监测部、ORP监测部、土壤水分监测部以及土样采集部沿所述容器外表面的周向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水率监测部设置为包括多个含水率传感器,多个含水率传感器沿所述容器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ORP监测部设置为包括多个ORP传感器,多个ORP传感器沿所述容器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土壤水分监测部设置为包括多个土壤水分采集器,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心德魏亚强赵玲仇浩续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