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铜基半导体化合物在苏丹红特异性检测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谱学和分子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铜基半导体化合物在苏丹红特异性检测中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ERS(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使用纳米铜基半导体化合物基底对食品中非法添加的苏丹红分子进行特异性以及半定量检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苏丹红是一类以苯基偶氮萘酚为主要基团的偶氮化合物,主要有苏丹红Ⅰ、Ⅱ、Ⅲ、Ⅳ。化学名分别为1-苯基偶氮-2-萘酚、1-[(2,4-二甲基苯)偶氮]-2-萘酚、1-[4-(苯基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1-2-甲基-4-[(2-甲基苯)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这类化合物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丙酮、苯、乙醚、正己烷、油脂等。苏丹红属于人工合成的红色染料,主要用于溶剂、油、蜡、地板、鞋等的增色和增光。早在1995年,欧盟等国家就已禁止苏丹红作为食品用色素,但自2005年以来,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的大量产品,如辣椒酱、辣椒粉、新奥尔良烤翅、鸭蛋等食品中仍被检出存在苏丹红。食品中苏丹红的添加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在多项 ...
【技术保护点】
1.纳米铜基半导体化合物作为SERS活性基底材料在苏丹红特异性检测中的应用,所述纳米铜基半导体化合物包括空心结构的Cu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铜基半导体化合物作为SERS活性基底材料在苏丹红特异性检测中的应用,所述纳米铜基半导体化合物包括空心结构的Cu2O基底材料和/或核壳结构的MOF-Cu2O基底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铜基半导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使包含氯化铜、氢氧化钠、还原剂和水的第一混合反应体系于室温下反应30min,制得空心结构的Cu2O基底材料;
或者,使包含氯化铜、氢氧化钠、还原剂和水的第二混合反应体系于室温下反应15min,制得实心结构的Cu2O;之后使包含所述实心结构的Cu2O、对苯二甲酸、4-4’联吡啶、乙醇和水的第三混合反应体系于90℃发生水热反应6h,制得核壳结构的MOF-Cu2O基底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包括L-抗环血酸和/或葡萄糖,优选为L-抗环血酸;
和/或,所述核壳结构的MOF-Cu2O基底材料中核为氧化亚铜,壳为MOF结构;
和/或,所述核壳结构的MOF-Cu2O基底材料中核的粒径为245-255nm,优选为250nm;
和/或,所述核壳结构的MOF-Cu2O基底材料中壳的厚度为100-200nm,优选为150nm;
和/或,所述第一混合反应体系中氯化铜、氢氧化钠、还原剂的摩尔浓度比为1:1:1;
和/或,所述第二混合反应体系中氯化铜、氢氧化钠、还原剂的摩尔浓度比为1:20:1;
和/或,所述第三混合反应体系中实心结构的Cu2O、对苯二甲酸、4-4’联吡啶的摩尔比为3: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苏丹红包括苏丹红1号、苏丹红3号、苏丹红B和苏丹红G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一种苏丹红特异性检测用S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刚,蒋玉笑,丛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