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渗透酸渗透能力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酸压改造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渗透酸渗透能力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酸化是一种使油气井增产或注水井增注的有效方法。它是通过井眼向地层注入一种或几种酸液或酸性混合液,利用酸与地层中部分矿物的化学反应,溶蚀储层中的连通孔隙或天然(水力)裂缝壁面岩石,增加孔隙、裂缝的流动能力,从而使油气井增产或注水井增注的一种工艺措施。目前常规酸压体系主要有冻胶酸、胶凝酸、变粘酸、清洁剂转向酸、缓速酸、乳化酸等。针对碳酸盐岩类油气藏的开发,由于储层具有致密低渗、低压、低孔的特征,且岩石弹性模量较高,泊松比低,酸蚀裂缝窄且长度有限,常规酸压技术改造体积有限。目前采用的压裂液体系基本为粘度较大的酸液体系,目的是为抑制主体酸液中H+向岩石表面传递,弱化H+吸附在岩石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从而降低酸岩反应速度,增加酸蚀裂缝的穿透深度。而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复合渗透酸压裂液体系则是采取逆向思维,利用滑溜水压裂的大排量、体积压裂特点,通过降低压裂液摩阻、提高酸液渗透性来提高储层渗透率、增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渗透酸渗透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岩心酸化流动模拟实验/n1)采集岩石样品并制备岩心;/n2)分别采用常规酸液和新型酸液进行驱替,测得两种酸液下对盐水饱和的岩心和煤油饱和的岩心的渗透率;/nS2、岩心压力突破能力实验/n1)制备模拟地层水饱和的岩心;/n2)正向测盐水饱和的岩心的渗透率K1;/n3)沿岩心轴向将岩心劈开,造一人工裂缝,测定裂缝渗透率K2;/n4)将酸溶性暂堵剂反向驱入岩心中,在40℃下放置12h;/n5)分别采用常规酸液和新型酸液正向驱替模拟地层水饱和的岩心,测其突破压力及突破压力梯度;/nS3、毛细管自吸和液相滞留实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渗透酸渗透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岩心酸化流动模拟实验
1)采集岩石样品并制备岩心;
2)分别采用常规酸液和新型酸液进行驱替,测得两种酸液下对盐水饱和的岩心和煤油饱和的岩心的渗透率;
S2、岩心压力突破能力实验
1)制备模拟地层水饱和的岩心;
2)正向测盐水饱和的岩心的渗透率K1;
3)沿岩心轴向将岩心劈开,造一人工裂缝,测定裂缝渗透率K2;
4)将酸溶性暂堵剂反向驱入岩心中,在40℃下放置12h;
5)分别采用常规酸液和新型酸液正向驱替模拟地层水饱和的岩心,测其突破压力及突破压力梯度;
S3、毛细管自吸和液相滞留实验
1)选用碳酸盐岩样,准备实验用流体,天平校正和清零;
2)将碳酸盐岩样悬挂于天平下方,调节烧杯高度直至碳酸盐岩样在实验用流体中浸泡长度为2-3cm,开始记录岩心重量变化,直到岩心重量不再变化或至少浸泡10h,并测定其最终气相渗透率;
S4、岩心扫描电镜分析
1)采用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镜观察常规酸液和新型酸液的微观结构;
2)将岩心预处理后分别浸泡在常规酸液和新型酸液中24h,100±5℃下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裕,黄强,雷茗尧,崔佳,孙园,曾令豪,周敏,黄文章,张鹏,贾振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