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86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涉及环保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建筑物内部的窗户打开通风时,会将许多的灰尘引入室内,难以清理问题;具体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矩形槽,且两个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矩形框结构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矩形槽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玻璃隔板,两个所述玻璃隔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柔性材质制成的隔离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空气先经过滤尘网板进行灰尘过滤,再经过内部的净化机构进行二次过滤,且装置中的双层玻璃隔板设置,在空气流通时可以进行热交换,降低能耗,在交换过程中避免遮挡光线,同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在安装时无需在墙面开孔,使用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
技术介绍
灰尘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灰尘来源于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它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灰尘是人类健康的敌人,所以人们特别讨厌它,灰尘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工业粉尘、纤尘能使工人患上各种难以治愈的职业病,过多的灰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诱发人类的呼吸道疾病。通风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常通风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益健康,在许多的工作场所,例如建筑工地、矿场、工厂等,建筑物内部的窗户打开通风时,会将许多的灰尘引入室内,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矩形槽,且两个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矩形框结构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矩形槽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玻璃隔板,两个所述玻璃隔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柔性材质制成的隔离件,且两个玻璃隔板之间通过隔离件构成有两个风道槽,所述框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部,且两个安装部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壳体,两个壳体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与风道槽相连通的通风部,所述通风部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排风机构,所述连接件的内部插接有净化机构,两个所述壳体的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矩形结构的风道孔,且四个风道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滤尘网板。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端部设置有多个L性结构的固定卡扣,且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与固定卡扣水平段端部相适配的扣槽。优选地,两个所述壳体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挡块。优选地,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净化滤板。优选地,所述安装架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多个弧形结构的阻隔网板,且安装架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多个弧形结构的副阻隔网板,阻隔网板和副阻隔网板的内弧面相互靠近。优选地,所述排风机构包括剖面为扇形结构的罩体,且罩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风机。优选地,所述排风机构还包括安装于罩体底端的弹性块,且弹性块的底部与净化机构接触。本专利技术中,在灰尘大的环境下,可以通过本装置替代传统的窗户扇,根据窗户的尺寸进行加工,在应用时可以通过内部安装的排风机构在两个风道槽内部分别产生抽风和排风,即可对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进行交换,且在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时,进出的空气先经过滤尘网板进行灰尘过滤,再经过内部的净化机构进行二次过滤,即可完成室内空气的对流和交换,且装置中的双层玻璃隔板设置,在空气流通时可以进行热交换,降低能耗,在交换过程中避免遮挡光线,同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在安装时无需在墙面开孔,使用简单方便;在空气进入到装置内部时,通过安装架内部安装的净化滤板,可以对空气进行深度过滤,进而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保护室内环境,在净化机构内部安装两层具有弹性的阻隔网板和副阻隔网板,在装置运行时利用风力带动阻隔网板和副阻隔网板收缩和抖动,进而可以将表面附着的灰尘分散进入到安装架内部,在装置停止时阻隔网板和副阻隔网板舒展,将上下端口进行封堵,避免截留的灰尘等再次散出,提高净化效果;排风机构通过两个安装架拼接构成,便于对排风机构进行清理,提高装置清理的便捷性,且在装置安装时可以通过矩形插槽,在安装架内部插入多层不同功能的净化滤板,进而提升装置对空气的净化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的净化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的排风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体、2玻璃隔板、3固定卡扣、4挡块、5罩体、6连接件、7隔离件、8安装部、9微型风机、10滤尘网板、11壳体、12弹性块、13净化机构、131安装架、132阻隔网板、133净化滤板、134副阻隔网板、135矩形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5,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包括框体1,框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矩形槽,且两个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矩形框结构的连接件6,连接件6与矩形槽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玻璃隔板2,两个玻璃隔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柔性材质制成的隔离件7,且两个玻璃隔板2之间通过隔离件7构成有两个风道槽,框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部8,且两个安装部8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壳体11,两个壳体11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与风道槽相连通的通风部,通风部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排风机构,连接件6的内部插接有净化机构13,两个壳体11的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矩形结构的风道孔,且四个风道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滤尘网板10,在灰尘大的环境下,可以通过本装置替代传统的窗户扇,根据窗户的尺寸进行加工,在应用时可以通过内部安装的排风机构在两个风道槽内部分别产生抽风和排风,即可对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进行交换,且在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时,进出的空气先经过滤尘网板10进行灰尘过滤,再经过内部的净化机构13进行二次过滤,即可完成室内空气的对流和交换,且装置中的双层玻璃隔板2设置,在空气流通时可以进行热交换,降低能耗,在交换过程中避免遮挡光线,同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在安装时无需在墙面开孔,使用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中,安装部8的端部设置有多个L性结构的固定卡扣3,且壳体11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与固定卡扣3水平段端部相适配的扣槽,安装部8和壳体11上方固定卡扣3和扣槽的设置,在壳体11可以通过插拔的方式进行快速拆装,便于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洁和修理,为装置的安装和维护带来极大的便利。两个壳体1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挡块4,通过挡块4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矩形槽,且两个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矩形框结构的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与矩形槽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玻璃隔板(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玻璃隔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柔性材质制成的隔离件(7),且两个玻璃隔板(2)之间通过隔离件(7)构成有两个风道槽,所述框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部(8),且两个安装部(8)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壳体(11),两个壳体(11)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与风道槽相连通的通风部,所述通风部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排风机构,所述连接件(6)的内部插接有净化机构(13),两个所述壳体(11)的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矩形结构的风道孔,且四个风道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滤尘网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矩形槽,且两个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矩形框结构的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与矩形槽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玻璃隔板(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玻璃隔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柔性材质制成的隔离件(7),且两个玻璃隔板(2)之间通过隔离件(7)构成有两个风道槽,所述框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部(8),且两个安装部(8)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壳体(11),两个壳体(11)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与风道槽相连通的通风部,所述通风部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排风机构,所述连接件(6)的内部插接有净化机构(13),两个所述壳体(11)的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矩形结构的风道孔,且四个风道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滤尘网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8)的端部设置有多个L性结构的固定卡扣(3),且壳体(11)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与固定卡扣(3)水平段端部相适配的扣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壳体(1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挡块(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浔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