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温恒温腔的液氮传输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84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恒温腔的液氮传输杆,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括套管,套管一端固定连接有中空支柱,套管的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有弯管,套管上开设有进液孔,中空支柱顶面开设有连通孔和出液孔,连通孔上螺纹连接有阀杆,阀杆向上延伸贯穿弯管,通过转动阀杆,使得液氮可以通过进液孔流入连通孔,然后从出液孔流向回液管,液氮通过回液管的输送进入输液管,然后液氮进入需要被输送的设备内,通过一个真空泵通过回收焊接管将需要被输送液氮的设备内的空气抽出,液氮能顺畅的进入该设备内,并且可以将该设备内的蒸发的液氮抽出,通过另一个真空泵通过抽气焊接管将外波纹管内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绝热,防止回液管内液氮的热传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低温恒温腔的液氮传输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氮传输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低温恒温腔的液氮传输杆。
技术介绍
在常压下,液氮温度为-196℃;1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胀至696立方米21℃的纯气态氮。液氮是无色、无味,在高压下低温的液体和气体。液氮(常写为LN2),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氮的沸点为-196℃,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如果在这以下就会形成液氮;如果加压,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液氮在被传输的过程中,若因传输距离长,液氮会与外界空气或者设备进行热传导,使得液氮温度升高,液氮失效,在液氮传输过程中,需要确保液氮的恒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低温恒温腔的液氮传输杆,用于确保液氮传输过程中的恒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低温恒温腔的液氮传输杆,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一端固定连接有中空支柱,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有弯管,所述套管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中空支柱顶面开设有连通孔和出液孔,所述连通孔上螺纹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向上延伸贯穿所述弯管,所述弯管远离所述中空支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波纹管,所述弯管上固定连接有回收气焊管,所述回收气焊管位于所述弯管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波纹管,所述外波纹管上远离所述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内套接有回气管,所述回气管的一端延伸入所述外波纹管内,并且固定连接有回收焊接管,所述回气管内套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延伸入所述回收焊接管内,所述回收焊接管与所述内波纹管连通,所述出液孔上固定连接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延伸入所述输液管内,所述外管远离所述外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回气管之间密封,所述回气管远离所述外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输液管之间密封,所述回气管包括外界管段和内部管段,所述外界管段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外波纹管上连通设置有抽气焊接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弯管内,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三固定部位于所述外波纹管内,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一T型块,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固定块和第二T型块,所述第三固定部包括第三固定块和第三T型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一T型块相配合用以固定所述阀杆和所述回液管,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二T型块相配合用以固定所述内波纹管和所述回液管,所述第三固定块和所述第三T型块相配合用以固定所述回液管和所述回气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波纹管的内壁上嵌设有若干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以减少所述外波纹管的形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位于所述外波纹管的波峰内,每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的波峰数小于所述外波纹管总波峰数的五分之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管上固定连接有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与所述输液管出液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通孔内径的20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液管与所述回气管之间的内径差大于所述输液管内径的1/2,所述回气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内径差大于所述回气管内径的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液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外波纹管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外波纹管的内径为所述回液管的内径的10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操作人员通过转动阀杆,使得液氮可以通过进液孔流入连通孔,然后从出液孔流向回液管,液氮通过回液管的输送进入输液管,然后液氮进入需要被输送的设备内,通过一个真空泵通过回收焊接管将需要被输送液氮的设备内的空气抽出,使得该设备内的空气压强减小,液氮能顺畅的进入该设备内,并且可以将该设备内的蒸发的液氮抽出,通过另一个真空泵通过抽气焊接管将外波纹管内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绝热,防止回液管内液氮的热传导,减少液氮输送过程中温度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套管;101、进液孔;2、中空支柱;201、连通孔;202、出液孔;3、弯管;4、外波纹管;5、回收气焊管;6、内波纹管;7、外管;701、回气管;711、输液管;712、外界管段;713、内部管段;714、通孔;702、回气焊接管;8、回液管;9、抽气焊接管;10、固定组件;11、第一固定块;12、第一T型块;13、第二固定块;14、第二T型块;15、第三固定块;16、第三T型块;20、支撑组件;21、弧形板;22、压紧螺母;23、锁紧螺母;24、阀杆;25、回收焊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低温恒温腔的液氮传输杆,包括套管1,套管1一端固定连接有中空支柱2,套管1的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有弯管3,套管1上开设有进液孔101,中空支柱2顶面开设有连通孔201和出液孔202,连通孔201上螺纹连接有阀杆24,操作人员通过转动阀杆24,可以使得阀杆24向上移动,使得液氮能够通过进液孔101进入连通孔201内,然后通过出液孔202流入回液管8,阀杆24向上延伸贯穿弯管3,弯管3远离中空支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波纹管4,弯管3上固定连接有回收气焊管5,回收气焊管5位于弯管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波纹管6,外波纹管4和内波纹管6的设置,使得弯管3与外管7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并且在调节的过程中,回液管8滑动在输液管711内,外波纹管4上远离弯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管7,外管7内套接有回气管701,回气管701的一端延伸入外波纹管4内,输液管711外设置有回气管701和外管7,减少了输液管711对液氮进行输送过程中温度的损失,并且固定连接有回收焊接管25,回收气焊管5上与真空泵连接,通过真空泵进行抽气形成真空,从而使得回液管8与外波纹管4之间形成真空绝热,避免液氮在输送过程中温度的损失,在输液管711和回气管701插入需要输送液氮的设备内后,需要输送液氮的设备内的空气通过通孔714进入回气管701内,经过外管7和内波纹管6被真空泵抽走,在此过程中,需要输送液氮的设备内的空气压力减小,使得液氮能顺利的被输送,输送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输送量稳定,并且液氮挥发产生的气体通过通孔714被抽出,回气管701内套接有输液管711,输液管711的一端延伸入回收焊接管25内,回收焊接管25与内波纹管6连通,出液孔202上固定连接有回液管8,回液管8延伸入输液管711内,外管7远离外波纹管4的一端与回气管701之间密封,回气管701远离外波纹管4的一端与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低温恒温腔的液氮传输杆,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一端固定连接有中空支柱(2),所述套管(1)的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有弯管(3),所述套管(1)上开设有进液孔(101),所述中空支柱(2)顶面开设有连通孔(201)和出液孔(202),所述连通孔(201)上螺纹连接有阀杆(24),所述阀杆(24)向上延伸贯穿所述弯管(3),所述弯管(3)远离所述中空支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波纹管(4),所述弯管(3)上固定连接有回收气焊管(5),所述回收气焊管(5)位于所述弯管(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波纹管(6),所述外波纹管(4)上远离所述弯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管(7),所述外管(7)内套接有回气管(701),所述回气管(701)的一端延伸入所述外波纹管(4)内,并且固定连接有回收焊接管(25),所述回气管(701)内套接有输液管(711),所述输液管(711)的一端延伸入所述回收焊接管(25)内,所述回收焊接管(25)与所述内波纹管(6)连通,所述出液孔(202)上固定连接有回液管(8),所述回液管(8)延伸入所述输液管(711)内,所述外管(7)远离所述外波纹管(4)的一端与所述回气管(701)之间密封,所述回气管(701)远离所述外波纹管(4)的一端与所述输液管(711)之间密封,所述回气管(701)包括外界管段(712)和内部管段(713),所述外界管段(712)上开设有通孔(714),所述外波纹管(4)上连通设置有抽气焊接管(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温恒温腔的液氮传输杆,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一端固定连接有中空支柱(2),所述套管(1)的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有弯管(3),所述套管(1)上开设有进液孔(101),所述中空支柱(2)顶面开设有连通孔(201)和出液孔(202),所述连通孔(201)上螺纹连接有阀杆(24),所述阀杆(24)向上延伸贯穿所述弯管(3),所述弯管(3)远离所述中空支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波纹管(4),所述弯管(3)上固定连接有回收气焊管(5),所述回收气焊管(5)位于所述弯管(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波纹管(6),所述外波纹管(4)上远离所述弯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管(7),所述外管(7)内套接有回气管(701),所述回气管(701)的一端延伸入所述外波纹管(4)内,并且固定连接有回收焊接管(25),所述回气管(701)内套接有输液管(711),所述输液管(711)的一端延伸入所述回收焊接管(25)内,所述回收焊接管(25)与所述内波纹管(6)连通,所述出液孔(202)上固定连接有回液管(8),所述回液管(8)延伸入所述输液管(711)内,所述外管(7)远离所述外波纹管(4)的一端与所述回气管(701)之间密封,所述回气管(701)远离所述外波纹管(4)的一端与所述输液管(711)之间密封,所述回气管(701)包括外界管段(712)和内部管段(713),所述外界管段(712)上开设有通孔(714),所述外波纹管(4)上连通设置有抽气焊接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温恒温腔的液氮传输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组件(10),所述固定组件(10)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弯管(3)内,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三固定部位于所述外波纹管(4)内,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块(11)和第一T型块(12),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固定块(13)和第二T型块(1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炯姜亚洲李存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威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