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75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处为A处,在所述单坡线路上与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的横向对应点处为B处,在所述V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纵向排水沟,在所述单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纵向排水沟,在所述单坡线路内的水由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排出,在所述A处的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与在所述B处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由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连通,在所述V坡线路内的水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所述A处、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所述B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之后排出。可不在V坡线路最低点(A处)设置废水池,不设抽水泵,减少了使用面积的占用,节约了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特别涉及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地铁工程地下水丰富,为了保证轨行区的无积水,需在线路最低点设置废水池,并利用排水沟将积水排到废水池,废水池内的废水由水泵抽走。废水池以及水泵的设置占用了使用面积并增加了造价。因此,为了减少使用面积的占用、降低建设成本,需要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节约了轨行区内废水池的设置,减少了使用面积的占用、降低了建设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所述轨行区内包括有两条轨道线路,其中一条为具有最低点的V坡线路、另一条为单坡线路,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处为A处,在所述单坡线路上与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的横向对应点处为B处,在所述V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纵向排水沟,在所述单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轨行区内包括有两条轨道线路,其中一条为具有最低点的V坡线路、另一条为单坡线路,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处为A处,在所述单坡线路上与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的横向对应点处为B处,/n在所述V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纵向排水沟,/n在所述单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纵向排水沟,/n在所述单坡线路内的水由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排出,/n在所述A处的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与在所述B处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由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连通,/n在所述V坡线路内的水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所述A处、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所述B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之后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行区内包括有两条轨道线路,其中一条为具有最低点的V坡线路、另一条为单坡线路,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处为A处,在所述单坡线路上与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的横向对应点处为B处,
在所述V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纵向排水沟,
在所述单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纵向排水沟,
在所述单坡线路内的水由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排出,
在所述A处的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与在所述B处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由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连通,
在所述V坡线路内的水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所述A处、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所述B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之后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A处的高程高于或等于所述B处的高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A处并靠近所述单坡线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集水坑,
在所述B处并靠近所述V坡线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集水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集水坑与所述第二集水坑由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连通,
优选地,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设置有多条;
优选地,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的坡度不小于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V坡线路与所述单坡线路之间具有地铁结构,所述地铁结构预留有结构开孔,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穿过所述结构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集水坑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的长度方向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友刘生平雷振宇郭洋洋刘堂辉祝朋玮蒲东均张冀杨海洋杜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