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组件及边坡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747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组件及边坡防护结构。边坡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本体及搭接件,搭接件设置于相邻的另一边坡防护结构的防护本体的底壁上,实现相邻两个边坡防护结构的拼接。防护本体上形成蓄水槽,一方面水可以聚集在蓄水槽内,降低防护本体上土体水分的流失,延长土体的保湿时间,进而能够有效延长边坡上植被的生长和存活时间。另一方面由于搭接件设置于相邻的另一防护本体的底壁上,能有效降低或避免水由防护本体或由不同的防护本体的连接处渗入到边坡内部,有效降低或避免削弱边坡的岩土体抗剪强度,提高边坡抗滑稳定性。同时,防护组件具有整体抗拉强度,对边坡岩土体的变形和滑动具有很好的约束作用,能大大提高边坡抗滑稳定性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组件及边坡防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机结构
,特别是涉及防护组件及边坡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一般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一般需要进行填挖工程,进而导致形成大量土石裸露的边坡。传统的为了保证边坡的绿化,一般会设置生态膜在边坡上。然而,由于边坡为倾斜的坡面,导致生态膜上植被下的土体的水分和肥力流失较快,进而导致边坡上的植被退化严重。且由于雨水的冲刷,导致边坡的结构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边坡上的植被退化严重且边坡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边坡植被退化且增强边坡结构稳定性的防护组件及边坡防护结构。一种边坡防护结构,所述边坡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本体,所述防护本体形成有蓄水槽;及搭接件,所述搭接件设置于所述防护本体的底壁上或靠近底壁的位置上,且所述搭接件用于设置于相邻的另一所述防护本体的底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边坡防护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防护本体的底壁上,并位于所述防护本体远离所述搭接件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防护结构包括:/n防护本体,所述防护本体形成有蓄水槽;及/n搭接件,所述搭接件设置于所述防护本体的底壁上或靠近底壁的位置上,且所述搭接件用于设置于相邻的另一所述防护本体的底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防护结构包括:
防护本体,所述防护本体形成有蓄水槽;及
搭接件,所述搭接件设置于所述防护本体的底壁上或靠近底壁的位置上,且所述搭接件用于设置于相邻的另一所述防护本体的底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防护本体的底壁上,并位于所述防护本体远离所述搭接件的一侧,所述连接件用于与相邻的另一所述防护本体的搭接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形成有卡槽,所述搭接件上形成有卡勾,所述卡勾用于勾设于相邻的另一所述防护本体的卡槽内;或者
所述连接件上形成有卡勾,所述搭接件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卡勾用于勾设于相邻的另一所述防护本体的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本体上形成多个所述蓄水槽,多个所述蓄水槽分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本体包括底膜、围膜及分隔件,所述围膜立于所述底膜上,所述围膜与所述底膜围成一容置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平谢章绍陈浩白书斌张发茂童利芹贾东远汪吉李晓旭湛杰汪艳青李玉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