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三维变截面拱肋精确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73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复杂三维变截面拱肋精确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变截面拱肋制备;步骤三、拱脚基础施工;步骤四、拱脚段变截面拱肋安装;步骤五、拱脚混凝土浇筑;步骤六、变截面拱肋合龙施工;步骤七、肋间风撑安装。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现有的拱肋安装施工方法需依赖外部承载平台对合拢段提供反力,且在安装施工时需先安装拱肋合拢段的一端,再固定其另一端,无法满足同步安装的需求,导致施工效率较低。在安装时,无法很好的固定变截面拱肋,因此将拱肋合拢段安装在变截面拱肋的施工效率低,固本方案与现有的拱肋安装施工方法相比,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杂三维变截面拱肋精确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复杂三维变截面拱肋精确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钢管拱桥作为一种重要的桥型结构,已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得到了校位广泛的应用。在钢管拱桥的拱肋拼装施工时,如何提升拱肋的吊装定位精度、改善拱肋结构的受力性能、提高现场施工效率一直是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拱肋合拢段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两片半边拱肋上端的用于提升合拢段部分竖直移动的提升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半边拱肋上的用于调节半边拱肋上端横桥向位置的横向调位装置以及用于调节半边拱肋上端顺桥向位置的纵向调位装置。该方法虽可解决拱肋合拢段的顶压校位问题,但结构难以同步满足拱肋合拢段的同步安装问题,且结构需依赖外部承载平台提供反力,现场施工控制难度较大。鉴于此,为提高拱肋安装的修复施工质量和精确度,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可以提升变截面拱肋的安装定位精度、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减小环境影响的复杂三维变截面拱肋精确安装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杂三维变截面拱肋精确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施工准备:/n现场复核确定变截面拱肋(1)的空间位置和截面尺寸,对胎架地基(2)进行处理,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n步骤二、变截面拱肋制备:/n在胎架地基(2)上依次设置胎架撑墩(3)和胎架底撑板(4),在胎架底撑板(4)上设置胎架端撑柱(7),在胎架端撑柱(7)的顶端开设柱顶滑槽(57),在柱顶滑槽(57)上设有滑移撑墩(5),滑移撑墩(5)的底面设置移动滚轮(58),移动滚轮(58)配合在柱顶滑槽(57)内移动,在滑移撑墩(5)的两侧面分别设置一根内撑校位栓(6),让内撑校位栓(6)的一端与滑移撑墩(5)活...

【技术特征摘要】
1.复杂三维变截面拱肋精确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
现场复核确定变截面拱肋(1)的空间位置和截面尺寸,对胎架地基(2)进行处理,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步骤二、变截面拱肋制备:
在胎架地基(2)上依次设置胎架撑墩(3)和胎架底撑板(4),在胎架底撑板(4)上设置胎架端撑柱(7),在胎架端撑柱(7)的顶端开设柱顶滑槽(57),在柱顶滑槽(57)上设有滑移撑墩(5),滑移撑墩(5)的底面设置移动滚轮(58),移动滚轮(58)配合在柱顶滑槽(57)内移动,在滑移撑墩(5)的两侧面分别设置一根内撑校位栓(6),让内撑校位栓(6)的一端与滑移撑墩(5)活动连接,在其另一端活动连接校位端压板(14),通过滑移撑墩(5)移动调整校位端压板(14)的位置;在胎架底撑板(4)上搭设胎架侧撑板(13),通过在胎架底撑板(4)和胎架侧撑板(13)上分别设置的胎板外校位体(11)固定变截面拱肋(1);其中变截面拱肋(1)由底板、侧板和顶板组成,先将底板置于胎架底撑板(4)上的胎板外校位体(11)上,再将变截面拱肋(1)的腹板置于变截面拱肋(1)的底板上,通过胎架侧撑板(13)上的胎板外校位体(11)对变截面拱肋(1)的腹板提供外部支撑,通过校位端压板(14)对变截面拱肋(1)的腹板提供内部支撑;底板与腹板焊接施工完成后,将顶板与腹板焊接成一整体;
步骤三、拱脚基础施工:
将底板锚管(15)与拱脚基础(16)的钢筋笼连接成一整体后进行拱脚基础(16)的混凝土浇筑施工;
步骤四、拱脚段变截面拱肋安装:
在变截面拱肋(1)靠近拱脚基础(16)的一端焊接拱脚底板(17),在拱脚基础(16)周围的地基土体(18)上依次设置撑架底板(19)、撑架立柱(20)和撑架横梁(21),在地基土体(18)上插入拉索锚筋(23),在拉索锚筋(23)上设置连接拉索(22),连接拉索(22)的另一端与撑架横梁(21)连接,在变截面拱肋(1)上设置悬挂校位体(25),使悬挂吊杆(24)顶端穿过撑架横梁(21)后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底端与悬挂校位体(25)的吊杆连接栓(26)连接,采用悬挂校位体(25)对变截面拱肋(1)的空间位置进行校正;在拱脚基础(16)上固定底板锚管(15),使底板锚管(15)与外部压浆设备相连通,对拱脚底板(17)与拱脚基础(16)的间隙压浆,形成底板连接层(32);将拱脚底板(17)与底板锚管(15)连接牢固,将悬挂校位体(25)与变截面拱肋(1)的外侧壁焊接连接;
步骤五、拱脚混凝土浇筑:
在变截面拱肋(1)靠近拱脚基础(16)的一端支设拱脚模板(33),在靠近拱脚模板(33)的底部设置拱脚压灌管(34),通过拱脚压灌管(34)进行拱脚混凝土(35)压灌施工,当混凝土灌注至悬挂校位体(25)标高以上时,解除悬挂吊杆(24)与吊杆连接栓(26)的连接,拆除撑架横梁(21)及撑架立柱(20);
步骤六、变截面拱肋合龙施工:
在变截面拱肋(1)上分别设置拼接套箍(41),拼接套箍(41)上固定箍侧撑板(70),在其中一块箍侧撑板(70)上设置导向槽板(45)和顶压撑杆(48),顶压撑杆(48)水平放置在导向槽板(45)上,导向槽板(45)上放置承压千斤顶(44);拱肋合拢段(46)置于合拢底撑板(47)上,合拢底撑板(47)的底部设有顶压千斤顶(8),拼接套箍(41)下设有悬吊撑板(43),悬吊撑板(43)与拼接套箍(41)通过悬吊撑柱(42)固定,顶压千斤顶(8)置于悬吊撑板(43)上;先通过承压千斤顶(44)对顶压撑杆(48)施加横向顶压力,再通过顶压千斤顶(8)将拱肋合拢段(46)顶升至两相对的变截面拱肋(1)之间,并使拱肋合拢段的两端与相接的变截面拱肋(1)焊接连接;
步骤七、肋间风撑安装:
在两并排的变截面拱肋(1)上分别设置悬撑作业平台(36),在撑架底板(19)上依次设置校位调节栓(49)和风撑校位体(50);在变截面拱肋(1)上安装肋间风撑(53),通过风撑校位体(50)、校位调节栓(49)调整肋间风撑(53)的位置,然后将肋间风撑(53)与两侧的变截面拱肋(1)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三维变截面拱肋精确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变截面拱肋(1)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横断面形状呈等腰梯形,沿轴线方向的纵断面呈圆弧形,其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均设置剪力钉(55);胎架侧撑板(13)设置在胎架底撑板(4)的跨中部位,且镜像对称设置,胎架端撑柱(7)分别设置在胎架底撑板(4)的前后两侧;胎板外校位体(11)沿胎架底撑板(4)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胎架侧撑板(13)与胎架底撑板(4)垂直焊接连接,沿每块胎架侧撑板(13)的高度方向设置胎板外校位体(11);胎板外校位体(11)包括校位顶压体(9)、校位侧压板(10)和精调压栓(12),校位顶压体(9)与校位侧压板(10)通过板侧连接铰(56)连接;精调压栓(12)镜像对称设于校位顶压体(9)的两侧,与相接的胎架底撑板(4)或胎架侧撑板(13)连接,与校位侧压板(10)接触连接;胎架端撑柱(7)采用型钢或钢管轧制而成,与胎架底撑板(4)垂直焊接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洋豆德存戴安健朱孝庭胡五一陈小飞王浩陈善能李声远刘荣汉陈宇张杰唐保玉邵淮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