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升铝合金耐疲劳性能的后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
,尤其涉及一种可提升铝合金耐疲劳性能的后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7系铝合金是铝合金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系列,属于铝镁锌铜合金,是一种可热处理的超硬铝合金,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及抗腐蚀性,因此,7系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工业。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对该系列的合金的硬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高强度、高硬度的铝合金已经无法满足工业的需求。但另一方面,现有的常规铝合金制造工艺中,7系铝合金的强度和淬火残余应力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为了获得高强度就必须采用高的冷却强度进行淬火,然而冷却强度大会导致淬火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随着冷却强度的进一步增大,合金的强度在增加,但淬火残余应力也显著增加,然而淬火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导致挤压板材的后续机加工变形,加工精度差,同时还会影响其耐应力腐蚀和疲劳性能。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0029297A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及其淬火后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深冷/急热状态下反复进行轧制在能够消除淬火残余应力的同时有效地提高板材的强度性能,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升铝合金耐疲劳性能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将淬火处理后的铝合金板材装进冷库中,在2~3h内,缓慢地将板材的中心温度从室温降温至-30~-25℃;将温度保持在-30~-25℃,保温时间为3~5h,在此温度下进行轧制;/nB、在3~5h内,缓慢的将板材的中心温度降低至-50~-45℃;将温度保持在-50~-45℃,保温时间为2~3h,在此温度下进行轧制;/nC、在5~8h内,缓慢地将板材的中心温度降低至-65~-60℃;将温度保持在-65~-60℃,保温时间为18~24h,在此温度下进行轧制;/nD、在20~30min内快速地将板材的中心温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升铝合金耐疲劳性能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淬火处理后的铝合金板材装进冷库中,在2~3h内,缓慢地将板材的中心温度从室温降温至-30~-25℃;将温度保持在-30~-25℃,保温时间为3~5h,在此温度下进行轧制;
B、在3~5h内,缓慢的将板材的中心温度降低至-50~-45℃;将温度保持在-50~-45℃,保温时间为2~3h,在此温度下进行轧制;
C、在5~8h内,缓慢地将板材的中心温度降低至-65~-60℃;将温度保持在-65~-60℃,保温时间为18~24h,在此温度下进行轧制;
D、在20~30min内快速地将板材的中心温度升高至150~180℃,并保温3~5h;
E、将上述板材进行降温时效处理,保存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泰,唐开健,李杰,王超,傅凡一,贡玉楼,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发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