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料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61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有机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肥料生产装置,包括:富碳物供给装置,包括储料空间和供料端,供料端包括承料槽和动力装置,承料槽对来自储料空间的富碳物进行承载,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承料槽底部的承料平面运动,且在卸料后进行物料补给;粪便供给装置,每次供给粪便量与设定量的富碳物按照设定比例范围配比,承料槽在粪便下落至富碳物上以后进行运动卸料;堆肥箱,对承载平面下落的富碳物及粪便进行承装,包括供气结构和排气装置,供气结构用于向堆积物内进行气体供给,排气装置实现堆肥箱内气体的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成本低、操作方便且便于分散设置的有机肥料生产装置,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还请求保护一种有机肥料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料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有机肥料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肥料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各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大量产生。据统计,我国每年人粪便、畜禽粪便排放量就达6.2亿吨,而包括树叶、麦秆和稻杆等废弃的富碳物产生量破10亿吨,上述物质中均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养分,这些有机物料经过处理,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可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源。上述物质目前产生于乡村环境中,具有分散范围广的特点,因运输难度大而难以通过集中性的大型生产区域进行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物质的有效利用,成本低、操作方便且便于分散设置的有机肥料生产装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的一个方向。鉴于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有机肥料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有机肥料生产装置,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中还请求保护一种有机肥料生产工艺,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肥料生产装置,包括:富碳物供给装置,包括储料空间和供料端,所述供料端包括承料槽和动力装置,所述承料槽对来自所述储料空间且通过重力下落的设定量的富碳物进行承载,所述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承料槽底部的承料平面运动,且在卸料后,所述储料空间向所述承料槽进行设定量物料补给;粪便供给装置,间歇式供给粪便,每次供给粪便量与设定量的富碳物按照设定比例范围配比,所述承料平面在粪便下落至所述富碳物上以后进行运动卸料;堆肥箱,对自所述承载平面下落的富碳物及粪便进行承装,包括供气结构和排气装置,所述供气结构用于向堆积物内进行气体供给,所述排气装置实现所述堆肥箱内气体的排出。进一步地,所述排气装置为管路结构,一端与所述堆肥箱内部联通,另一端与所述富碳物供给装置联通,且内部填充来自所述富碳物供给装置的富碳物;所述管路结构上设置有料口,用于添加除臭液体。进一步地,所述供气结构包括气源和供气管路,所述供气管路均匀的铺设于所述堆肥箱底部,且管路外围开设有贯通的过气孔,所述气源向所述供气管路供给气体。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直线动力装置和转动动力装置;所述直线动力装置带动所述转动动力装置和所述承料平面同步上下运动,所述转动动力装置带动所述承料平面转动卸料。进一步地,所述粪便供给装置包括用于承装的腔体,以及安装于所述腔体底部的阀体。进一步地,所述堆肥箱内设置有压力监测装置,所述压力监测装置、直线动力装置、转动动力装置和阀体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一种有机肥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01:向设定的承料槽底部的承料平面上进行设定量的富碳物的供料;S02:向位于所述承料平面上的富碳物表面供给设定比例的粪便,使得所述粪便被所述富碳物包裹;S03:控制所述承料平面运动,从而将包裹富碳物的粪便排入堆肥箱内;重复步骤S01~S03;S04:对所述堆肥箱内持续或间隔供应空气,从而实现氧气的补给,并同步实现气体的排放;S05:按照设定频率自所述堆肥箱内提取设定量的肥料。进一步地,将所述堆肥箱内的气体通过存放富碳物的储料空间排出,且至少经过部分浸有除臭液体的富碳物。进一步地,所述堆肥箱内降低气压的控制方法如下:A01:对所述堆肥箱内的气体压力进行监测;A02:当压力监测结果大于设定值时,执行步骤A03;A03:通过控制系统同步减少富碳物和粪便的单次供料量,且同步提高富碳物和粪便的供料频率,从而增加所述堆肥箱在所述承料平面位置处的敞开时间。进一步地,所述富碳物单次供给量的调节通过以下方法实现:调节富碳物的出口相对于所述承料平面之间的高度。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成本低、操作方便且便于分散设置的有机肥料生产装置,堆肥箱可较为方便的在任何地点设置,在乡村可采用多家共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为了降低设备成本,本专利技术中杜绝大功率设备的使用,进行动力供给的动力装置仅为承料平面提供运动动力,所需功率较小,而供气结构的气源也在低压下实现气体的补充,所需的动力也较小;本专利技术中,保证堆肥效果的重要措施在于通过富碳物对粪便进行包覆后排入堆肥箱内,此种方式有效的增加了富碳物与粪便的混合均匀性,在不使用大功率搅拌设备的情况下仍能够有效保证堆肥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富碳物自身的结构特征,位于管路结构和富碳物供给装置内的富碳物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恶臭物质的吸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富碳物本身具有吸湿性,本专利技术中在管路结构内添加除臭液体,由于富碳物的热压堆积,以及堆肥箱内的微压作用,堆肥箱内的臭气沿管路结构向富碳物供给装置内流通,其中的恶臭物质被吸附和/或分解,最终被排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有机肥料生产装置的框架图;图2为排气装置的设置方式示意图;图3为供气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承料槽及动力装置的设置方式示意图;图5为粪便供给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控制系统与各部分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有机肥料生产工艺的流程图;图8为堆肥箱内降低气压的控制方法流程图;附图标记:1、富碳物供给装置;11、储料空间;12、供料端;121、承料槽;1211、承料平面;122、动力装置;1221、直线动力装置;1222、转动动力装置;2、粪便供给装置;3、堆肥箱;31、供气结构;311、气源;312、供气管路;32、排气装置;32a、料口;33、阀体;4、压力监测装置;5、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肥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富碳物供给装置(1),包括储料空间(11)和供料端(12),所述供料端(12)包括承料槽(121)和动力装置(122),所述承料槽(121)对来自所述储料空间(11)且通过重力下落的设定量的富碳物进行承载,所述动力装置(122)用于带动所述承料槽(121)底部的承料平面(1211)运动,且在卸料后,所述储料空间(11)向所述承料槽(121)进行设定量物料补给;/n粪便供给装置(2),间歇式供给粪便,每次供给粪便量与设定量的富碳物按照设定比例范围配比,所述承料平面(1211)在粪便下落至所述富碳物上以后进行运动卸料;/n堆肥箱(3),对自所述承载平面(1211)下落的富碳物及粪便进行承装,包括供气结构(31)和排气装置(32),所述供气结构(31)用于向堆积物内进行气体供给,所述排气装置(32)实现所述堆肥箱(3)内气体的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富碳物供给装置(1),包括储料空间(11)和供料端(12),所述供料端(12)包括承料槽(121)和动力装置(122),所述承料槽(121)对来自所述储料空间(11)且通过重力下落的设定量的富碳物进行承载,所述动力装置(122)用于带动所述承料槽(121)底部的承料平面(1211)运动,且在卸料后,所述储料空间(11)向所述承料槽(121)进行设定量物料补给;
粪便供给装置(2),间歇式供给粪便,每次供给粪便量与设定量的富碳物按照设定比例范围配比,所述承料平面(1211)在粪便下落至所述富碳物上以后进行运动卸料;
堆肥箱(3),对自所述承载平面(1211)下落的富碳物及粪便进行承装,包括供气结构(31)和排气装置(32),所述供气结构(31)用于向堆积物内进行气体供给,所述排气装置(32)实现所述堆肥箱(3)内气体的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32)为管路结构,一端与所述堆肥箱(3)内部联通,另一端与所述富碳物供给装置(1)联通,且内部填充来自所述富碳物供给装置(1)的富碳物;所述管路结构上设置有料口(32a),用于添加除臭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结构(31)包括气源(311)和供气管路(312),所述供气管路(312)均匀的铺设于所述堆肥箱(3)底部,且管路外围开设有贯通的过气孔,所述气源(311)向所述供气管路(312)供给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22)包括直线动力装置(1221)和转动动力装置(1222);
所述直线动力装置(1221)带动所述转动动力装置(1222)和所述承料平面(1211)同步上下运动,所述转动动力装置(1222)带动所述承料平面(1211)转动卸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祥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