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产具有齿形或仿形的工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具有齿形或仿形的工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一种用于生产具有齿形或仿形(profiling)的工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工件进行软加工,在其中产生齿形或仿形;b)硬化制成的齿形或仿形;c)对齿形或仿形进行硬精加工,其中用磨削蜗杆、磨削轮或珩磨轮形式的第一工具对该齿形或仿形进行加工,其中该工具具有基体,该基体具有第一弹性模量;d)通过实施喷砂处理增强至少一部分工件的强度;上述方法通常用作制造齿轮或仿形的工序链。它包括通常要对轮齿进行的软加工,然后进行热处理以硬化齿侧面的表面。随后进行硬精加工。在软加工中,例如通过铣削、开槽或剥落对工件进行预磨削。热处理后,特别是表面硬化、淬火和回火以及感应淬火后,必须对工件进行重新加工,因为它们尚不具有足够的齿形或表面质量,特别是由于硬化变形而产生的残余余量或表面层氧化的结果。硬加工通常以磨料加工的形式进行,其中应特别提及磨削、珩磨或所谓的软硬加工。通常,工序链是通过进行硬精加工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生产具有齿形(1)或仿形的工件(2)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的工序:/na)工件(2)的软加工,其中产生齿形(1)或仿形;/nb)对制造的所述齿形(1)或仿形的硬化;/nc)对所述齿形(1)或仿形的硬精加工,其中用磨削蜗杆、磨削轮或珩磨轮形式的第一工具对所述齿形(1)或仿形进行加工,其中所述第一工具具有基体,所述基体具有第一弹性模量(E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6 DE 10201911529411.用于生产具有齿形(1)或仿形的工件(2)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的工序:
a)工件(2)的软加工,其中产生齿形(1)或仿形;
b)对制造的所述齿形(1)或仿形的硬化;
c)对所述齿形(1)或仿形的硬精加工,其中用磨削蜗杆、磨削轮或珩磨轮形式的第一工具对所述齿形(1)或仿形进行加工,其中所述第一工具具有基体,所述基体具有第一弹性模量(E1);
d)通过实施喷砂处理对所述工件(2)的至少一部分的强化;
e)在步骤d)之后:对所述齿形(1)或仿形重复的硬精加工,其中用磨削蜗杆、磨削轮、磨削轮组或珩磨轮形式的第二工具(3)对所述齿形(1)或仿形进行加工,其中所述第二工具(3)具有基体(4),所述基体(4)具有第二弹性模量(E2),所述第二弹性模量(E2)至多为所述第一弹性模量(E1)的33%,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工具(3)具有由塑料或橡胶制成的基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模量(E2)至多为所述第一弹性模量(E1)的10%,优选地至多为所述第一弹性模量(E1)的5%。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塞吉·格林柯,
申请(专利权)人:卡帕耐尔斯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