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分离降解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432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分离降解系统,包括垃圾粉碎机、设于垃圾粉碎机出口处的真空输送管及连接于真空输送管另一端的生物降解室,生物降解室内设有送料腔、储液腔、降解腔、热交换腔、加热腔,生物降解室外部设有蒸汽发生器,降解腔设有多处,降解腔上方设有将送料腔内的固态垃圾引流到其内部的引流板。该系统具有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的有益效果;还披露了一种厨余垃圾分离降解方法,包括:厨余垃圾回收‑厨余垃圾粉碎‑厨余垃圾输送‑挤压脱水‑固态垃圾生物降解‑固态垃圾达标排放,该过程实现了对厨余垃圾的输送、粉碎、脱水、固液分离、固态垃圾的生物降解处理,最终使得厨余垃圾达到排放标准进行排放或再利用,保护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厨余垃圾分离降解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餐厨垃圾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分离降解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垃圾处理设备对餐厨垃圾降解处理过程相对简单,或是仅仅执行垃圾分拣操作得到固体餐厨垃圾,然后通过另外一个专门的发酵装置,对分拣后的餐厨垃圾进行发酵操作,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对餐厨垃圾的集中化、完全化处理;另外,在发酵过程中,固体餐厨垃圾存在湿度较大,不利于进行发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处理工序分开,占地面积大。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3955701U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厨余餐余废弃物微生物降解处理机,包括发酵罐、送料器、进料器、油水分离箱、引风机、电控箱、外壳,发酵罐内设有搅拌器、出料口、夹层槽、进气窗和抽气口,夹层槽内装有导热油和电热管;螺杆式的送料器设有油水输出管;进料器设有粉碎器;油水分离箱内设有油水分层仓;工作时,食物垃圾经粉碎器粉碎,再由送料器将油水混合液与残渣颗粒分离,残渣颗粒推入发酵罐,油水混合液进入油水分离箱;残渣颗粒在发酵罐内经搅拌与发酵菌种混合,静置恒温发酵为腐殖肥料;油水混合液在油水分离箱内经沉淀、静置分层为污油和污水后经由各自的管道输出。上述装置将厨余垃圾的分离、降解等步骤放到一个一体化处理机中进行处理,使得机器达到了具备微生物降解深化处理功能的目的。但该装置中的发酵罐内用于盛放厨余残渣的腔室仅设有一个,而送料器只能够逐步向发酵罐中送料,送料过程较慢,导致最初送到发酵罐中的物料需要在发酵罐内经过漫长的等待时间,从而导致发酵耗时较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分离降解系统,其既可对大批量厨余垃圾进行分批处理,也可对小批量垃圾进行处理,具有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之一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厨余垃圾分离降解系统,包括垃圾粉碎机、设于所述垃圾粉碎机出口处的真空输送管及连接于所述真空输送管另一端的生物降解室,所述生物降解室内设有送料腔、储液腔、降解腔、热交换腔、加热腔,所述生物降解室外部设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加热腔相连通,所述降解腔设有多处,所述降解腔上方设有将送料腔内的固态垃圾引流到其内部的引流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厨余垃圾倒入到垃圾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然后通过真空输送管将粉碎后的厨余垃圾输送到生物降解室内的送料腔内,由送料腔对其进行暂存,随后,如再无后续的垃圾送来,可暂停垃圾粉碎机和真空输送管的工作,只需开动生物降解室,通过送料腔将厨余垃圾依次分配到对应的降解腔内,在输送的过程中,如果厨余垃圾的量比较大,可在垃圾装满一个降解腔时,先启动该降解腔进行工作,然后再通过引流板的引流,使送料腔内的厨余垃圾装满下一个降解腔,以此类推,在送料腔将厨余垃圾向降解腔输送的过程中,先装满的降解腔可先进行垃圾的分解,分解完之后将分解后的垃圾送出以备下一次盛装和分解,各个降解腔之间相互关联但独立工作,从而提高了垃圾降解的效率。蒸汽发生器在生物降解室工作的过程中源源不断的向加热腔内通入热蒸汽,利用热蒸汽维持降解腔内的温度,使得降解腔内的微生物菌可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持活性,更加高效的进行厨余垃圾的降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解腔分为主降解腔和备用降解腔,所述主降解腔设于所述送料腔出口正下方,所述备用降解腔设于所述主降解腔侧方,所述主降解腔和所述备用降解腔下部均设有导出管,所述导出管连接至所述生物降解室外部;所述引流板对应的设于所述备用降解腔上方,引流板一端铰接于所述备用降解腔上方开口靠近所述主降解腔一侧的边缘,所述备用降解腔两侧设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缸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备用降解腔的侧壁上、活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引流板两侧,所述主降解腔和所述备用降解腔内均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各个所述顶升气缸的伸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主降解腔设于送料腔出口正下方,因此,送料腔内的垃圾可直接落于主降解腔内,当主降解腔内的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厨余垃圾装到位之后,红外传感器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其中一个备用降解腔两侧的气缸顶出,使得对应的备用降解腔上的引流板倾斜承接于送料腔的出口下方,从送料腔内倒出的厨余垃圾首先落于引流板上,然后顺着引流板滑落至该备用降解腔内,当该备用降解腔内的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内部的厨余垃圾装到位之后,红外传感器将此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顶升气缸带动引流板收回,由下一备用降解腔继续执行上述动作。上述降解腔和引流板的设置使得送料腔能够将厨余垃圾分配到各个降解腔内,且控制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物降解室的进料口设于所述生物降解室上壁上,所述送料腔设于所述进料口下方,所述送料腔内设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两根设于不同高度上的相互平行的传动轴、同轴连接于其中一根传动轴上的电机、绕设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镂空设置,所述主降解腔设于所述传送带的高端下方,所述储液腔设于所述传送带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真空输送管内送出的厨余垃圾首先落于送料腔内的传送带上,厨余垃圾在传送带上等待的过程中,可对垃圾中的水分进行沥干,液态垃圾从传送带上的镂空孔中流下,并最终进入到储液腔中,固态垃圾留在传送带上,并随着传送带的传送而被送到传送带高端下方的降解腔内进行降解。该送料腔既具有对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的效果,还具有传送固态垃圾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交换腔设于所述生物降解室的上方,热交换腔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生物降解室内部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生物降解室外部连通,所述热交换腔内设有紫外杀毒灯和活性氧发生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厨余垃圾在生物降解室内降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可通过热交换腔排出,通过进气口进入到热交换腔内的废气在热交换腔内经过紫外杀毒灯的杀菌消毒,并经过活性氧发生机产生的活性氧的进一步杀菌除臭,最终从热交换腔上的出气口排出,排出的气体达到了排放标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输送管与所述生物降解室之间连接有餐厨垃圾脱水机,所述真空输送管连接至所述餐厨垃圾脱水机的进料口,所述餐厨垃圾脱水机的出渣口与生物降解室的送料腔之间连接有提升装置,所述餐厨垃圾脱水机的出水口上连接有油水分离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餐厨垃圾脱水机可对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将厨余垃圾中的油和水送到油水分离机中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将脱掉水的固态垃圾送到生物降解室内进行生物降解,能够减小液态垃圾对微生物菌群的稀释,使得固态垃圾的生物降解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厨余垃圾分离降解系统的降解方法,其具有对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之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厨余垃圾分离降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厨余垃圾回收:通过管道直接接到厨余垃圾产生端将厨余垃圾引流到垃圾粉碎机,或直接将装有厨余垃圾的垃圾桶提升到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余垃圾分离降解系统,包括垃圾粉碎机(1)、设于所述垃圾粉碎机(1)出口处的真空输送管(2)及连接于所述真空输送管(2)另一端的生物降解室(7),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降解室(7)内设有送料腔(71)、储液腔(77)、降解腔(72)、热交换腔(73)、加热腔(74),所述生物降解室(7)外部设有蒸汽发生器(8),所述蒸汽发生器(8)与所述加热腔(74)相连通,所述降解腔(72)设有多处,所述降解腔(72)上方设置有将送料腔(71)内的固态垃圾引流到其内部的引流板(7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分离降解系统,包括垃圾粉碎机(1)、设于所述垃圾粉碎机(1)出口处的真空输送管(2)及连接于所述真空输送管(2)另一端的生物降解室(7),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降解室(7)内设有送料腔(71)、储液腔(77)、降解腔(72)、热交换腔(73)、加热腔(74),所述生物降解室(7)外部设有蒸汽发生器(8),所述蒸汽发生器(8)与所述加热腔(74)相连通,所述降解腔(72)设有多处,所述降解腔(72)上方设置有将送料腔(71)内的固态垃圾引流到其内部的引流板(7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分离降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腔(72)分为主降解腔(721)和备用降解腔(722),所述主降解腔(721)设于所述送料腔(71)的出口正下方,所述备用降解腔(722)设于所述主降解腔(721)侧方,所述主降解腔(721)和所述备用降解腔(722)下部均设有导出管(725),所述导出管(725)连接至所述生物降解室(7)外部;所述引流板(723)对应的设于所述备用降解腔(722)上方,引流板(723)一端铰接于所述备用降解腔(722)上方开口靠近所述主降解腔(721)一侧的边缘,所述备用降解腔(722)两侧设有顶升气缸(724),所述顶升气缸(724)的缸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备用降解腔(722)的侧壁上、活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引流板(723)两侧,所述主降解腔(721)和所述备用降解腔(722)内均设有红外传感器(78),所述红外传感器(78)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各个所述顶升气缸(724)的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余垃圾分离降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降解室(7)的进料口(75)设于所述生物降解室(7)上壁上,所述送料腔(71)设于所述进料口(75)下方,所述送料腔(71)内设有传送装置(76),所述传送装置(76)包括两根设于不同高度上的相互平行的传动轴(762)、同轴连接于其中一根传动轴(762)上的电机(761)、绕设于所述传动轴(762)之间的传送带(763),所述传送带(763)镂空设置,所述主降解腔(721)设于所述传送带(763)的高端下方,所述储液腔(77)设于所述传送带(763)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厨余垃圾分离降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腔(73)设于所述生物降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进发陈萍萍郑进添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万宝隆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