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硕专利>正文

呼吸道梗阻急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222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呼吸道梗阻急救器,包括:外筒、口鼻面罩、内筒、控制件、弹性件,外筒内具有腔体;口鼻面罩位于外筒的一端,且与腔体连通;内筒位于外筒的另一端,内筒至少部分位于腔体内,且与外筒内壁可滑动地密封连接;控制件位于外筒和内筒之间,控制件与外筒固定连接且与内筒可固定/释放地连接;弹性件位于外筒和内筒之间;其中控制件固定内筒时,弹性件处于拉伸/压缩状态,控制件释放内筒时,弹性件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普通人无需培训即可操作,且不需要力量与技巧,能大大提高普通日常生活场景下的呼吸道梗阻患者的成功施救率,不受海姆立克急救术操作门槛过高的限制,且无海姆立克急救术可能造成的受伤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道梗阻急救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急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道梗阻急救器。
技术介绍
当有人发生异物卡在呼吸道时,如果不及时施救几分钟内患者就会缺氧死亡或造成不可逆转的脑损伤。目前对于异物造成的窒息,国际公认最好的急救方法是海姆立克急救术。但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几乎不可能成功地对他人或(尤其是)自己施救。即便熟练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术的人也无法对自身进行施救。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术需要专业的训练,特定的技巧和足够的力量。在一般生活场景下(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一旦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医生赶到现场时很可能已经无力回天了。目前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普遍缺乏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巧。每年都有大量的被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但是,海姆立克急救术虽然有效,同时它却还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目前已经报道的使用该技术导致的并发症包括脾脏破裂、胃破裂、胰腺断裂、多发肋骨骨折、广泛性肺气肿等。因此需要一种呼吸道梗阻急救器,普通人即可进行施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呼吸道梗阻急救器,以解决海姆立克急救术门槛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道梗阻急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筒(1),所述外筒(1)内具有腔体(13);/n口鼻面罩(2),所述口鼻面罩(2)位于所述外筒(1)的一端,且与所述腔体(13)连通;/n内筒(3),所述内筒(3)位于所述外筒(1)的另一端,所述内筒(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腔体(13)内,且与所述外筒(1)内壁可滑动地密封连接;/n控制件(4),所述控制件(4)位于所述外筒(1)和所述内筒(3)之间,所述控制件(4)与所述外筒(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内筒(3)可固定/释放地连接;/n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位于所述外筒(1)和所述内筒(3)之间;/n其中,所述控制件(4)固定所述内筒(3)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道梗阻急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筒(1),所述外筒(1)内具有腔体(13);
口鼻面罩(2),所述口鼻面罩(2)位于所述外筒(1)的一端,且与所述腔体(13)连通;
内筒(3),所述内筒(3)位于所述外筒(1)的另一端,所述内筒(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腔体(13)内,且与所述外筒(1)内壁可滑动地密封连接;
控制件(4),所述控制件(4)位于所述外筒(1)和所述内筒(3)之间,所述控制件(4)与所述外筒(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内筒(3)可固定/释放地连接;
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位于所述外筒(1)和所述内筒(3)之间;
其中,所述控制件(4)固定所述内筒(3)时,所述弹性件(5)处于拉伸/压缩状态,所述控制件(4)释放所述内筒(3)时,所述弹性件(5)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梗阻急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包括内筒主体(31)、活塞(32)和活塞杆(33),所述活塞(32)通过密封圈(34)与所述外筒(1)内壁可滑动地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33)连接所述活塞(32)和所述内筒主体(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道梗阻急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还包括第一卡钩(35),所述第一卡钩(35)与所述内筒主体(31)连接,所述控制件(4)和所述第一卡钩(35)可固定/释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道梗阻急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4)包括转动杆(41)和转动轴(42),所述转动轴(42)固定在所述外筒(1),所述转动杆(41)与所述转动轴(4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1)的一端设置操作端(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硕
申请(专利权)人:杨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