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姿态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18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姿态康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饱和垫体和以连续的方式设置于相邻两个饱和垫体之间的包含有在高度方向上贯穿于床垫本体的具有压缩性的若干痕脊的折叠部构成的床垫本体,折叠部基于至少一个饱和垫体发生的非平行于至少一个饱和垫体所在平面的位移沿饱和垫体所在的平面弯折或者展开,从而至少一个饱和垫体能够与相邻的饱和垫体形成角度;角度能够依据位移的变化而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体的平整化床垫面,消除了在床垫进行翻折时不连续的床垫间的间缝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能够改善长期卧床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环境影响,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姿态康复装置本专利技术是申请号为201811187054.8,申请日为2018年10月12日,申请类型为专利技术,申请名称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护理床垫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多姿态康复装置多姿态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重病患者的护理一直是医护人员和监护人员重点的关注对象。例如瘫痪和大病手术的重病患者,常常表现为长久卧床和不能自主翻身。首先,长久卧床患者的人体器官或组织由于长时间受压,从而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和局部持续缺血而造成软组织损伤直至溃烂和坏死,久而久之,重病患者会因这些原因出现压疮形成褥疮。其次,长久卧床的患者在护理时,需要通过借助外力翻身或者半躺等方式来改变其长期的卧姿,以达到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改变患者的卧姿成为了重病患者护理的一大课题。传统技术中,常常将床垫分为两段或者多段,以方便监护人员通过调节机构对调节床垫相对于床板之间的弯折角。这种方式虽能够改变患者的卧姿,但是仍然不能解决压疮形成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方式形成的弯折角单一且不能降低组织受到局部压力。例如,公开号为CN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姿态康复装置,包括床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1)包括饱和垫体(1d)和折叠部(1f);/n在所述至少一个饱和垫体(1d)受到非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饱和垫体(1d)所在平面的位移的情况下,所述折叠部能够沿所述饱和垫体(1d)所在的平面弯折或展开,从而所述至少一个饱和垫体(1d)能够以绕所述折叠部(1f)的弯折轴线转动的方式与相邻的饱和垫体(1d)形成角度(α),所述角度(α)能够依据所述位移的变化而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姿态康复装置,包括床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1)包括饱和垫体(1d)和折叠部(1f);
在所述至少一个饱和垫体(1d)受到非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饱和垫体(1d)所在平面的位移的情况下,所述折叠部能够沿所述饱和垫体(1d)所在的平面弯折或展开,从而所述至少一个饱和垫体(1d)能够以绕所述折叠部(1f)的弯折轴线转动的方式与相邻的饱和垫体(1d)形成角度(α),所述角度(α)能够依据所述位移的变化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姿态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1f)至少包括具有压缩性的若干痕脊(1f-1),所述痕脊(1f-1)是柱状结构,
相邻的两个所述痕脊(1f-1)之间的过渡缝隙(1f-2)设置有第一弹性填充物(1f-4),所述每个痕脊(1f-1)的里层设置有第二弹性填充物(1f-3),从而在所述至少一个饱和垫体(1d)发生的非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饱和垫体所在平面的位移的情况下,所述若干痕脊(1f-1)基于所述第一弹性填充物和第二弹性填充物的弹性变形沿所述饱和垫体(1d)所在的平面弯折或者展开。在所述若干痕脊(1f-1)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所述若干痕脊(1f-1)能够基于所述若干痕脊(1f-1)的压缩性在所述痕脊的高度方向压缩以形成与所述饱和垫体(1d)所在的平面连续的压缩端面;
在所述若干痕脊(1f-1)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所述若干痕脊(1f-1)能够基于所述若干痕脊(1f-1)的压缩性在所述痕脊的高度方向压缩以形成与所述饱和垫体(1d)所在的平面连续的压缩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姿态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填充物(1f-4)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第二弹性填充物(1f-3)的弹性模量,从而所述若干痕脊(1f-1)在所述若干痕脊(1f-1)受到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基于所述第一弹性填充物(1f-4)的弹性模量和所述第二弹性填充物(1f-3)以减小过渡缝隙(1f-2)体积的方式形成与所述饱和垫体(1d)所在的平面连续的压缩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姿态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1f)包括长度方向与所述床垫本体(1)的纵向方向平行且相对彼此并行排列的若干个第一折叠部(1a)和/或长度方向与所述床垫本体(1)的纵向方向垂直且相对彼此并行排列的若干个第二折叠部(1b),
从而在所述至少一个饱和垫体(1d)发生非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饱和垫体(1d)所在平面的位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折叠部(1a)的痕脊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折叠部(1a)的痕脊的压缩性沿所述饱和垫体(1d)所在的平面弯折或者展开,从而所述饱和垫体(1d)能够以绕所述第一折叠部(1a)的弯折轴线转动的方式与相邻的饱和垫体形成第一角度;和/或
所述第二折叠部(1b)的痕脊能够基于所述第二折叠部(1b)的痕脊的压缩性沿所述饱和垫体(1d)所在的平面弯折或者展开,从而所述饱和垫体(1d)能够以绕所述第一折叠部(1a)的弯折轴线转动的方式与相邻的饱和垫体形成第二角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姿态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1a)与所述第二折叠部(1b)的交错区域设置有与第一折叠部(1a)和所述第二折叠部(1b)一体式连接的非饱和垫体(1c);
其中,所述饱和垫体(1d)中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田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