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外科用伤口包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伤口包扎装置
,具体为一种小儿外科用伤口包扎装置。
技术介绍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创伤或者手术后并发的感染,常引起局部感染伤口红肿热痛,影响局部功能,还可引起发热、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甚至导致全身感染或败血症引起死亡。小儿体质弱,免疫功能尚未成熟,难以抵御伤口感染,外科感染伤口对小儿的影响更严重,常导致患儿死亡,对患儿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小儿外科伤口的护理需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如何快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并发症在小儿伤口的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外科手术缝合后的伤口,需要用绷带包扎促进刀口进行愈合,由于儿童自控力差,比较好动,使得包扎的绷带容易松动,影响了刀口的愈合速度,同时,采用绷带包扎的伤口不具有防水性,容易造成伤口感染。小儿外科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换药与消毒,每次换药与消毒,都需要将绷带解开,换好药之后再进行重新包扎,由于包扎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医用胶带,在进行胶带撕取的过程中,会造成儿童皮肤的拉扯,引起疼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外科用伤口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绑扎装置和喷雾消毒装置,其中绑扎装置包括外壳体(2),喷雾消毒装置包括柱形外壳体(17);所述外壳体(2)的外侧面下端中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透气包扎带(1)和第二透气包扎带(9),外壳体(2)的外侧面左右两端均设有透气孔(15),透气孔(15)的内侧面设置有密封塞(19),外壳体(2)的外侧上端设有按压式弹簧卡扣(18),外壳体(2)的内侧面中部设置有伤口包扎区(36),伤口包扎区(36)的内侧面套接有矩形壳体(11),矩形壳体(11)的下表面设有观察窗(12)和显示器(14),矩形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蜂鸣器(22)、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外科用伤口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绑扎装置和喷雾消毒装置,其中绑扎装置包括外壳体(2),喷雾消毒装置包括柱形外壳体(17);所述外壳体(2)的外侧面下端中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透气包扎带(1)和第二透气包扎带(9),外壳体(2)的外侧面左右两端均设有透气孔(15),透气孔(15)的内侧面设置有密封塞(19),外壳体(2)的外侧上端设有按压式弹簧卡扣(18),外壳体(2)的内侧面中部设置有伤口包扎区(36),伤口包扎区(36)的内侧面套接有矩形壳体(11),矩形壳体(11)的下表面设有观察窗(12)和显示器(14),矩形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蜂鸣器(22)、锂电池组(24)和单片机(30),矩形壳体(11)的下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5)和温度传感器(26),所述柱形外壳体(17)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的定位套筒(42)连接有储液罐(40),柱形外壳体(17)的外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组(38),柱形外壳体(17)的内部设有液泵(45)、雾化机(46)和蓄电池组(47),液泵(45)的进液口通过硅胶导流管(39)与上端盖(41)相连,液泵(45)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雾化机(46)的进液口相连,雾化机(46)的出气口连接有柔性导气管(16),控制开关组(38)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组(47)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38)的输出端分别与液泵(45)和雾化机(46)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30)的输入端与锂电池组(24)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30)的输出端分别与蜂鸣器(22)和显示器(14)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30)分别与压力传感器(25)和温度传感器(26)双向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外科用伤口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气包扎带(9)的端部连接有定位卡条(10),第一透气包扎带(1)的下表面端部设有第二魔术贴,定位卡条(10)的外侧面前后两端均设有矩形槽(34),定位卡条(10)通过设置在其内侧面的凹槽套接有压条(31),定位卡条(10)的左右两端面均设有卡扣装置(33),卡扣装置(33)的外侧面设有定位槽(32),压条(31)端部设置在定位槽(3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外科用伤口包扎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瑛,李正伟,冯珏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