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网膜下液引流装置及采集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视网膜下液引流装置及采集器。
技术介绍
在眼科临床工作中,视网膜脱离(出血性或孔源性)是威胁视力的严重症状,这些症状可见于一些眼外伤、炎症、以及内眼手术术后,而取出视网膜下液作为检测标本,可用于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测试,是潜在的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发展方向。目前市面上的视网膜下液引流装置的功能大多为实现视网膜放液,如中国专利(CN203370018U)公开了一种由引流管、负压阀、固定环等组成的视网膜下液引流阀,其植入前需要利用5ml针头刺穿巩膜壁,由术中将引流阀与眼球壁缝合固定,利用负压阀持续引流视网膜下液,2-3周后手术取出,其具有以下缺陷:5ml针头穿刺增加视网膜下或视网膜出血的风险;需要二次手术;感染增加的风险;引流阀掉入眼内或结膜下/外的可能;排斥反应。又如中国专利(CN201668586U)公开了一种由定位管、放液针、推杆组成的视网膜放液器,其利用定位口定位,通过推杆将放液针推入放液口进行放液,其具有以下缺陷:细小的放液针不能确保视网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网膜下液引流装置,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上设有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在视网膜下液引流时,所述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分别位于巩膜(13)的两侧,且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均呈鼓起状态以防止套管(1)滑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网膜下液引流装置,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上设有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在视网膜下液引流时,所述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分别位于巩膜(13)的两侧,且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均呈鼓起状态以防止套管(1)滑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网膜下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均为环形水囊,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相互连通,且第一囊体(2)或者第二囊体(3)连接有控水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网膜下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之间连接有连通管(4),所述连通管(4)固定在套管(1)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网膜下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水装置包括控水注射器(5),所述控水注射器(5)连接有控水管,所述控水管与第一囊体(2)或者第二囊体(3)连接,控水管上设有控制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网膜下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水管包括控水软管(6),所述控制开关为设置在控水软管(6)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燕,呼风,曹鑫杨,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