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军专利>正文

一种嵌入式颈椎前路加压融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180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嵌入式颈椎前路加压融合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嵌入式颈椎前路加压融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椎体骨板,所述固定椎体骨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椎体骨板和第二活动椎体骨板,所述第一活动椎体骨板和第二活动椎体骨板靠近过固定椎体骨板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转动杆,所述固定椎体骨板的前后两端内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两根转动杆分别穿过两个通孔,所述固定椎体骨板的板身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两个第一螺孔内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嵌入式颈椎前路加压融合固定装置,该装置可以简单方便的调节椎体骨板的形状,使椎体骨板能够与病变处的椎体外壁完全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式颈椎前路加压融合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嵌入式颈椎前路加压融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颈椎前路手术已在越来越多的医院推广应用,在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外伤、肿瘤、炎症和畸形等方面取得显著的疗效。但颈椎前路手术难度较大,并且易于发生并发症。目前,经报道的颈椎前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脊髓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呼吸道损伤,食道损伤,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形成和内植物失败等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也逐年提高,并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颈椎病的致病机理是颈椎间盘退变后向后突出、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压迫颈椎管内的脊髓和神经根,由于脊髓组织内的神经细胞非常脆弱,压迫所引起的缺血缺氧等病理改变导致的神经功能丢失不可逆转。因此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应早期手术治疗解除压迫,对于症状严重的根性颈椎病也应采取积极手术治疗。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简称ACDF)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标准手术方法。其原理是经颈椎前方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增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式颈椎前路加压融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椎体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椎体骨板(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椎体骨板(2)和第二活动椎体骨板(3),所述第一活动椎体骨板(2)和第二活动椎体骨板(3)靠近过固定椎体骨板(1)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固定椎体骨板(1)的前后两端内部均开设有通孔(5),所述两根转动杆(4)分别穿过两个通孔(5),所述固定椎体骨板(1)的板身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螺孔(6),所述两个第一螺孔(6)内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8),所述第一活动椎体骨板(2)和第二活动椎体骨板(3)的板身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二螺孔(7),所述四个第二螺孔(7)内端均螺纹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颈椎前路加压融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椎体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椎体骨板(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椎体骨板(2)和第二活动椎体骨板(3),所述第一活动椎体骨板(2)和第二活动椎体骨板(3)靠近过固定椎体骨板(1)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固定椎体骨板(1)的前后两端内部均开设有通孔(5),所述两根转动杆(4)分别穿过两个通孔(5),所述固定椎体骨板(1)的板身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螺孔(6),所述两个第一螺孔(6)内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8),所述第一活动椎体骨板(2)和第二活动椎体骨板(3)的板身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二螺孔(7),所述四个第二螺孔(7)内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9),所述固定椎体骨板(1)的后端设置有椎间融合体(10),所述椎间融合体(10)内端开设有两个螺纹槽(11),所述两根第一螺钉(8)分别与两个螺纹槽(11)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椎体骨板(1)的前壁上靠中端处固定设置有两块固定立板(12),所述固定立板(12)之间设置有双向丝杆(13),所述双向丝杆(13)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两块固定立板(12)且螺纹套接有滑套(16),所述两个滑套(16)的后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8),所述第一活动椎体骨板(2)和第二活动椎体骨板(3)的前壁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座(19),所述两个第一连接座(18)分别和两个第二连接座(19)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军刘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秦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