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撞击式采血装置及采血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16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撞击式采血装置及采血笔,其中撞击式采血装置包括基座、前罩、针座、第一弹性件以及撞击块,所述撞击块至少包括与针座的尾端贴合的第一状态以及与针座的尾端分离的第二状态,所述撞击块在第二状态蓄能并配置为由第二状态运动至第一状态后通过撞击驱动所述针座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穿刺位置。上述结构中,撞击块在运动至待触发状态的过程中,针座保持在第一位置,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针座的状态会随武装待触发状态而变化的技术构思,使得针座的行程较短,穿刺稳定性和穿刺精度更高;在更换一次性采血针的过程中,针座保持在第一位置,避免弹性部件无效做功,有助于延长采血笔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撞击式采血装置及采血笔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撞击式采血装置及采血笔。
技术介绍
用于末梢采血的采血笔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配合一次性采血针使用。现有技术中,通常,一次性采血针安装于针座中,针座在弹性件的驱动作用下,带动采血针实现穿刺。例如公告号为CN21106664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负压无痛采血笔,其中采血针安装于针座中并且采血针可更换,在进入触发状态时,针座后移,导致针座的行程较长,行程过程中摩擦阻力大;此外,每更换一次采血针,针座就要被按压至触发状态所在位置一次,出针弹簧就要被压缩一次,久而久之,出针弹簧的使用寿命将下降,导致采血笔的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座的运行行程较长以及更换采血针过程中导致出针弹簧被无效压缩的技术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撞击式采血装置,至少包括:基座;前罩,所述前罩的后端与所述基座可拆式连接,所述前罩与基座内部形成第一空间;针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撞击式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n基座;/n前罩,所述前罩的后端与所述基座可拆式连接,所述前罩与基座内部形成第一空间;/n针座,所述针座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针座的前端设置有采血针安装槽,所述针座在第一空间内具有靠近基座一端的第一位置和远离基座一端的穿刺位置并配置为可在第一位置和穿刺位置之间轴向运动;/n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促使针座保持在第一位置并配置为当针座位于穿刺位置时第一弹性件处于蓄能状态,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针座由穿刺位置恢复至第一位置;/n撞击块,所述撞击块至少包括与针座的尾端贴合的第一状态以及与针座的尾端分离的第二状态,所述撞击块在第二状态蓄能并配置为由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撞击式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基座;
前罩,所述前罩的后端与所述基座可拆式连接,所述前罩与基座内部形成第一空间;
针座,所述针座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针座的前端设置有采血针安装槽,所述针座在第一空间内具有靠近基座一端的第一位置和远离基座一端的穿刺位置并配置为可在第一位置和穿刺位置之间轴向运动;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促使针座保持在第一位置并配置为当针座位于穿刺位置时第一弹性件处于蓄能状态,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针座由穿刺位置恢复至第一位置;
撞击块,所述撞击块至少包括与针座的尾端贴合的第一状态以及与针座的尾端分离的第二状态,所述撞击块在第二状态蓄能并配置为由第二状态运动至第一状态后通过撞击驱动所述针座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穿刺位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式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块与针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并配置为当所述撞击块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蓄能状态。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撞击式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性圈并配置为所述弹性圈在自然状态下驱使所述撞击块与针座的尾端贴合。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撞击式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块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超宇
申请(专利权)人:普昂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