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关节及婴幼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14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2
一种折叠关节及婴幼儿床,折叠关节包括一端部分别绕同心轴转动设置的第一主撑杆、第二主撑杆、第一辅撑杆、第二辅撑杆,还包括同步转动机构,同步转动机构包括移动件、设置于第一主撑杆上的第一驱动槽、设置于第二主撑杆上的第二驱动槽、设置于第一辅撑杆上的第一导向槽、设置于第二辅撑杆上的第二导向槽,折叠关节应用于一种新型婴幼儿床,通过同步转动机构,使得折叠关节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移动件相对同心轴的轴心在驱动槽和导向槽内径向滑动,从而带动主撑杆和辅撑杆四个部件同步转动,完成床的展开和折叠,展开或折叠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且易于存放,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关节及婴幼儿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关节及婴幼儿床。
技术介绍
婴幼儿床由于其便利性而被广泛使用,特别是随着现在二胎政策的放开,孩童越来越多,从而对婴幼儿床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且,对婴幼儿床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可操作性与体积大小。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CN209733216U中所示的一种婴幼儿床,一种折叠幼儿床架,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每侧的侧支架包括能够折叠的第一上围架、能够折叠的第二上围架、第一撑脚架与第二撑脚架;每侧的第一上围架、第二上围架、第一撑脚架与第二撑脚架的一端部转动连接后并在转动连接处设置有侧支架锁机构,两侧的第一上围架的另一端部之间、两侧的第二上围架的另一端部之间分别相转动设置,并在两处转动设置处分别设置有侧围锁机构。该婴幼儿床不能够一按正同展开或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折叠关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折叠关节,包括一端部分别绕同心轴转动设置的第一主撑杆、第二主撑杆、第一辅撑杆、第二辅撑杆,还包括同步转动机构,所述同步转动机构包括移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撑杆上的第一驱动槽、设置于所述第二主撑杆上的第二驱动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辅撑杆上的第一导向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辅撑杆上的第二导向槽,当所述的折叠关节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所述移动件插在所述第一驱动槽、所述第二驱动槽、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滑动,且相对所述同心轴的轴心沿径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主撑杆、所述第二主撑杆、所述第一辅撑杆、所述第二辅撑杆四个部件之间转动。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第一导槽段、相对所述第一导槽段的延伸方向拐弯并与其一端相连通的第一锁槽段,所述第二导向槽包括第二导槽段、相对所述第二导槽段的延伸方向拐弯并与其一端相连通的第二锁槽段,当所述的折叠关节位于展开位置下,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锁槽段与所述第二锁槽段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槽段与所述第二锁槽段分别为直型槽,当所述的折叠关节位于展开位置下,所述第一锁槽段与所述第二锁槽段的中心线与所述移动件的中心与所述同心轴的轴心之间的连线相重合。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槽段与/或所述第二导槽段内,具有自部分槽壁向外延伸并在端部形成限位凸点的弹性限位件,所述限位凸点邻近所述第一导槽段的另一端部或所述第二导槽段的另一端部,且限位凸点部分挡设于所述移动件的移动路径上。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的中心与所述同心轴的轴心之间连线构成对称线,所述第一驱动槽与所述第二驱动槽相对所述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第一驱动槽与所述第二驱动槽分别为直槽。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转动机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主撑杆或所述第二主撑杆上的滑块槽、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块槽内的滑块、固定于罩设在相应滑块槽及滑块上的滑块定位件,所述第一驱动槽或所述第二驱动槽位于相应的所述滑块槽的中心部,所述滑块定位件上开设有对应所述第一驱动槽或所述第二驱动槽的滑块定位件槽,所述移动件穿过所述滑块插在滑块定位件槽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撑杆与/或所述第二辅撑杆上固定有加强铁片,所述加强铁片上分别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或第二导向槽的加强铁片槽,所述移动件也插在加强铁片槽内。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一种包含有权利要求1-7的任意一项的所述的折叠关节的婴幼儿床,所述折叠关节具有两个,分别相对称地设置于婴幼儿床的两侧,每侧的所述第一辅撑杆上通过第一围杆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床围杆的一端部,每侧的所述第二辅撑杆上通过第二围杆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床围杆的一端部,两侧的第一床围杆的另一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转动关节,两侧的第二床围杆的另一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转动关节,所述第一围杆轴与所述第一单向转动关节上的转轴相平行地设置且与所述同心轴相空间垂直地设置,所述第二围杆轴与所述第二单向转动关节上的转轴相平行地设置且也与所述同心轴相空间垂直地设置,两侧的所述第一主撑杆、两侧的所述第二主撑杆四者之间,设置有促使四者同步靠拢或同步远离的中心撑架。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撑架包括位于中部的中心座、围设于所述中心座周围的四组连杆机构,四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主撑杆、两个所述第二主撑杆与所述中心座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底杆、位于所述上底杆下方的下底杆,所述上底杆的一端部与所述中心座上部绕第一底轴枢轴连接,所述上底杆的另一端部与相应的主撑杆通过第一球关节转动地设置,所述下底杆的一端部与所述中心座下部绕第二底轴枢轴连接,所述下底杆的另一端部与相应的主撑杆通过第二球关节转动地设置,每个所述上底杆与所述中心座之间设置有展平上限位机构,每个所述下底杆与所述中心座之间设置有展平下限位机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折叠关节,应用于一种新型婴幼儿床,通过同步转动机构,使得折叠关节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移动件相对同心轴的轴心在驱动槽和导向槽内径向滑动,从而带动主撑杆和辅撑杆四个部件同步转动,完成床的展开和折叠,展开或折叠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且易于存放,携带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为婴幼儿床展开状态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婴幼儿床展开状态侧面示意图;附图3为婴幼儿床折叠状态立体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1的A处放大爆炸图;附图5为折叠关节展开位置下内部结构配合示意图;附图6为折叠关节折叠过程中内部结构配合示意图;其中:1、折叠关节;11、第一主撑杆;12、第二主撑杆;13、第一辅撑杆;14、第二辅撑杆;15、同步转动机构;151、移动件;152、第一驱动槽;153、第二驱动槽;154、第一导向槽;154a、第一导槽段;154b、第一锁槽段;155、第二导向槽;155a、第二导槽段;155b、第二锁槽段;156、弹性限位件;156a、限位凸点;157、滑块槽;158、加强铁片;159、滑块;159a、滑块定位件;2、第一床围杆;21、第一围杆轴;22、第一单向转动关节;3、第二床围杆;31、第二围杆轴;32、第二单向转动关节;4、中心撑架;41、中心座;411、第一底轴枢轴;412、第二底轴枢轴;413、展平上限位机构;414、展平下限位机构;42、连杆机构;421、上底杆;422、下底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各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折叠关节1,如附图1所示应用于一种折叠关节1的婴幼儿床。该婴幼儿床中,包括两个折叠关节1,分别相对称地设置于婴幼儿床的两侧,每个折叠关节1包括一端部分别绕同心轴转动设置的第一主撑杆11、第二主撑杆1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折叠关节,包括一端部分别绕同心轴转动设置的第一主撑杆(11)、第二主撑杆(12)、第一辅撑杆(13)、第二辅撑杆(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转动机构(15),所述同步转动机构(15)包括移动件(151)、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撑杆(11)上的第一驱动槽(152)、设置于所述第二主撑杆(12)上的第二驱动槽(153)、设置于所述第一辅撑杆(13)上的第一导向槽(154)、设置于所述第二辅撑杆(14)上的第二导向槽(155),当所述的折叠关节(1)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所述移动件(151)插在所述第一驱动槽(152)、所述第二驱动槽(153)、第一导向槽(154)与所述第二导向槽(155)内滑动,且相对所述同心轴的轴心沿径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主撑杆(11)、所述第二主撑杆(12)、所述第一辅撑杆(13)、所述第二辅撑杆(14)四个部件之间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折叠关节,包括一端部分别绕同心轴转动设置的第一主撑杆(11)、第二主撑杆(12)、第一辅撑杆(13)、第二辅撑杆(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转动机构(15),所述同步转动机构(15)包括移动件(151)、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撑杆(11)上的第一驱动槽(152)、设置于所述第二主撑杆(12)上的第二驱动槽(153)、设置于所述第一辅撑杆(13)上的第一导向槽(154)、设置于所述第二辅撑杆(14)上的第二导向槽(155),当所述的折叠关节(1)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所述移动件(151)插在所述第一驱动槽(152)、所述第二驱动槽(153)、第一导向槽(154)与所述第二导向槽(155)内滑动,且相对所述同心轴的轴心沿径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主撑杆(11)、所述第二主撑杆(12)、所述第一辅撑杆(13)、所述第二辅撑杆(14)四个部件之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54)包括第一导槽段(154a)、相对所述第一导槽段(154a)的延伸方向拐弯并与其一端相连通的第一锁槽段(154b),所述第二导向槽(155)包括第二导槽段(155a)、相对所述第二导槽段(155a)的延伸方向拐弯并与其一端相连通的第二锁槽段(155b),当所述的折叠关节(1)位于展开位置下,所述移动件(151)位于所述第一锁槽段(154b)与所述第二锁槽段(155b)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槽段(154b)与所述第二锁槽段(155b)分别为直型槽,当所述的折叠关节(1)位于展开位置下,所述第一锁槽段(154b)与所述第二锁槽段(155b)的中心线与所述移动件(151)的中心与所述同心轴的轴心之间的连线相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关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槽段(154a)与/或所述第二导槽段(155a)内,具有自部分槽壁向外延伸并在端部形成限位凸点(156a)的弹性限位件(156),所述限位凸点(156a)邻近所述第一导槽段(154a)的另一端部或所述第二导槽段(155a)的另一端部,且限位凸点(156a)部分挡设于所述移动件(151)的移动路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151)的中心与所述同心轴的轴心之间连线构成对称线,所述第一驱动槽(152)与所述第二驱动槽(153)相对所述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第一驱动槽(152)与所述第二驱动槽(153)分别为直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转动机构(15)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主撑杆(11)或所述第二主撑杆(12)上的滑块(159)槽(157)、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业鹏戚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爱思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