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带连接件、表带组合件及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13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2
本申请涉及一种表带连接件、表带组合件及可穿戴设备,该表带连接件包括壳体、旋转体和卡接组件,壳体设有容置腔,旋转体设于容置腔,卡接组件与旋转体连接;旋转体能够旋转,以带动卡接组件沿第一方向进出壳体。本申请的表带连接件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以使表带通过表带连接件与表盘可拆卸连接,包含本申请表带连接件的可穿戴设备能够预留给用户在拆装表带与表盘时更多的操作空间,提升了表带与表盘的拆装效率,改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带连接件、表带组合件及可穿戴设备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表带连接件、表带组合件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表带与表盘可拆卸连接,例如表带与表盘通过弹性针等卡接件进行连接,从而当表带受到损坏而需要维修与更换时,用户能够将表带拆离于表盘。然而,用于连接表带与表盘的弹性针等卡接件拆装难度较大,使得表带与表盘的拆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披露了一种表带连接件,以解决可穿戴设备中的表带与表盘拆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一种表带连接件,包括壳体、旋转体和卡接组件,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所述旋转体设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卡接组件与所述旋转体连接;所述旋转体能够旋转,以带动所述卡接组件沿第一方向进出所述壳体。相关技术中,在拆装表带与表盘时,用户需要直接作用于卡接件(例如弹性针),卡接件的受力方向与卡接件的运动方向相同(例如卡接件的受力方向与卡接件的运动方向皆为表带的宽度方向),用户拆装表带与表盘的操作空间有限,用户体验感较差。本申请的表带连接件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以使表带通过表带连接件与表盘可拆卸连接,由于旋转体能够旋转,以带动卡接组件沿第一方向进出壳体,使得伸出壳体后的卡接组件能够与表盘上的卡接槽卡固配合,从而用户能够通过施加给旋转体产生旋转运动的驱动力,来达到卡接组件沿第一方向进出壳体的目的。如此,可以预留用户在拆装表带与表盘时更多的操作空间,提升表带与表盘的拆装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体能够绕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接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旋转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旋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齿条带动所述第一卡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进出所述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一挡板,所述表带连接件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夹设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在所述第一卡接件进入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积蓄弹性力,所述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力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卡接件伸出所述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卡接件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卡接件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二卡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固定连接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旋转体设于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之间,且所述旋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旋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齿条带动所述第二卡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进出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二卡接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卡接件的移动方向相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表带连接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夹设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夹设于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在所述卡接组件进入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积蓄弹性力,所述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力时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卡接件伸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二弹性件释放弹性力时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卡接件伸出所述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卡接件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卡接件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带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旋转体啮合的第三齿条、以及与所述第三齿条固定连接的拨片,所述拨片伸出所述容置腔,且所述拨片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三齿条通过所述旋转体带动所述卡接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进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两两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拨片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拨片可拆卸连接。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披露了一种表带组合件,以解决可穿戴设备中的表带与表盘的拆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一种表带组合件,包括:表带;以及上述表带连接件,所述表带连接件与所述表带的端部连接。上述表带组合件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表带能够通过表带连接件与表盘可拆卸连接,包括上述表带组合件的可穿戴设备可以预留用户在拆装表带与表盘时更多的操作空间,提升表带与表盘的拆装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披露了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可穿戴设备中的表带与表盘的拆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表盘,开设有卡接槽;以及上述表带组合件,所述卡接组件能够卡合于所述卡接槽内,以将所述表带组合件安装于所述表盘。在上述可穿戴设备中,当用户拆装表带与表盘时,可以预留用户在拆装表带与表盘时更多的操作空间,提升表带与表盘的拆装效率,改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俯视图;图2为一实施例图1中可穿戴设备的右视图;图3为一实施例图2中A处的表带和表带连接件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一实施例图2中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例图3中表带和表带连接件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以手表(包括智能手表和机械手表)为例对可穿戴设备10进行说明,所述可穿戴设备10包括表带100、表盘200、以及连接表带100和表盘200的表带连接件300。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也可以为智能手环、智能臂环等可穿戴设备10,在此不作限定。表带连接件300用于将表带100固定于表盘200,以实现表带100与表盘200的可拆卸连接。图2作为一实施例示意了表盘200的一侧通过表带连接件300与表带100可拆卸连接的表现形式,当然,表盘200的另一相对侧也可以通过表带连接件300与另一根表带100可拆卸连接,在两根表带100的共同配合作用下从而实现用户对手表等可穿戴设备10的佩戴操作。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表带连接件300安装于表带100的端部。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表带100的端部具有收容腔101,表带连接件300设置于收容腔101内,并且表带连接件300中的卡接组件330能够伸出表带100(也即伸出收容腔101),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带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旋转体和卡接组件,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所述旋转体设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卡接组件与所述旋转体连接;所述旋转体能够旋转,以带动所述卡接组件沿第一方向进出所述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带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旋转体和卡接组件,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所述旋转体设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卡接组件与所述旋转体连接;所述旋转体能够旋转,以带动所述卡接组件沿第一方向进出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能够绕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带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接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旋转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旋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齿条带动所述第一卡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进出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带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一挡板,所述表带连接件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夹设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在所述第一卡接件进入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积蓄弹性力,所述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力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卡接件伸出所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带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卡接件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卡接件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带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二卡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固定连接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旋转体设于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之间,且所述旋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旋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齿条带动所述第二卡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进出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二卡接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卡接件的移动方向相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江华薛跃各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