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智能生产线用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13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校服智能生产线用支撑机构,支撑装置包括一设置于底座顶部的第三安装腔,两个第三安装腔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锁定凹槽内均插入一水平设置的锁定杆,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均设有一滑动腔,锁定杆均设置于滑动腔内,锁定杆的另一端均伸出滑动腔,滑动腔的内壁上均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有第一环形挡板,第一环形挡板与第一环形凹槽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均套设于所述锁定杆上,保证了龙门架一直与底座垂直,进而保证了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了本设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校服智能生产线用支撑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校服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校服智能生产线用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学生装又被称作校服,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中小学学生普遍穿着。目前现有的校服大多采用化工染料,对学生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过敏性,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由于不同地区的学生的体型、高矮等差异比较大,因此在学校定做学生装时,需要学生装生产厂家对这一学校或这一地区学生的体型进行采样测量,然后才能制作出适合大多数体型学生的学生装,现在最普遍使用的量体方法是人工测量。传统的人工测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人工测量时需要测量人员拿着卷尺一个个学生进行测量,测量人员的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第二是人工测量时,测量出的数据是测量人员卷尺测量出来的,测量数据误差较大。衣服的加工讲究量体裁衣,校服也是如此。要制作出校服成衣首先要根据穿着者的身材确定参数,然后经过打版、裁剪、制作、整熨等工序。传统的量体采用人工拿卷尺的方式,量制效率慢。其次,服装打版是根据设计师的意图在纸板上将服装分解成衣片,绘制成结构图,然后根据结构图制作出服装样板来。纸板经过校验后放在面料上,按照纸样的轮廓裁剪成衣片,将衣片进行缝纫后做出成衣服装样板制作组件在切割时会产生碎纸屑,传统的服装样板制作组件不注重碎纸屑的收集,碎纸屑飞溅到空中容易污染造作环境。校服在批量制作时首先进行打版和排版,然后裁剪缝制,缝制完成后为防止制式校服起褶皱,使校服更加美观大方,需要对制式校服进行熨烫处理,传统的熨烫工艺将熨烫头在校服的表面快速走过,校服的地方存在熨烫盲区,导致熨烫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校服智能生产线用支撑机构,保证了龙门架一直与底座垂直,进而保证了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了本设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校服智能生产线用支撑机构,所述校服用智能生产线包括智能化学生取样量体设备,所述智能化学生取样量体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后端竖向设有一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铰接有一竖向设置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两根竖向设置的竖向支撑杆和一横向设置的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竖向支撑杆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座之间均设置有一用于支撑所述龙门架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均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的第三安装腔,两个所述第三安装腔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每一所述第三安装腔的底部均设有一平行于所述第三安装腔的第一齿条,每一所述第一齿条上均啮合有一第一齿轮,每一所述第一齿轮上均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一龙门架支撑杆,每一所述第三安装腔的一内壁上均设有一第一安装槽,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均设置有一滚动轮,每一所述滚动轮均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每一所述滚动轮上均设有一第一锁定凹槽,每一所述锁定凹槽内均插入一水平设置的锁定杆,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均设有一滑动腔,每一所述锁定杆均设置于所述滑动腔内,每一所述锁定杆的另一端均伸出所述滑动腔,每一所述滑动腔的内壁上均设有一第一环形凹槽,每一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有一设于所述锁定杆上的第一环形挡板,每一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复位弹簧,每一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均套设于所述锁定杆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根所述竖向支撑杆上共同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与每一对应的竖向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一升降装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平支撑杆底部的中间位置竖向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杆体固定于所述水平支撑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顶靠于所述横梁的顶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用于拉动横梁回到初始位置的横梁复位装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升降装置均包括一套设于所述竖向支撑杆上的方形套筒,每一所述方形套筒的外侧均设有一第二安装座,每一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均设置有一第二伺服电机,每一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均伸入所述方形套筒内,每一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均安装有一设置于所述方形套筒内的第二齿轮,每一所述竖向支撑杆的后侧均设有一第二齿条,每一所述第二齿条均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每一所述方形套筒的前侧均设有一用于使所述扫描定位装置通过的竖向间隙。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智能化学生装取样量体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后端铰接有一龙门架,龙门架包括两根竖向支撑杆和一水平支撑杆,每一竖向支撑杆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一支撑装置,在使用本设备时,拉动龙门架使龙门架绕着铰接轴与底座分开,使龙门架支撑杆向后拉动并带动第一齿轮在第一齿条上运动,且滚动轮也随第一齿轮向前滚动,当龙门架垂直于底座时,滚动轮上的第一锁定凹槽正对锁定杆,锁定杆插入第一锁定凹槽内,使第二齿轮无法往回运动,完成龙门架的固定和支撑,在不使用本设备时,向外拉动锁定杆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使锁定杆脱离第一锁定凹槽,滚动轮往回运动脱离锁定杆的范围,松开锁定杆,锁定杆在第一复位弹簧自身弹力作用下回到原位,第一齿轮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在第一齿条上往回运动,直到龙门架与底座合在一起,操作简单可靠,保证了龙门架一直与底座垂直,进而保证了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了本设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两根竖向支撑杆的上端共同安装有一横梁,横梁的两端与每一竖向支撑杆之间社会有一升降装置,横梁的中部设置有一扫描装置,在使用本设备时,第二伺服电机启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二齿轮在第二齿条上进行运动,从而带动三维扫描仪自上而下对学生进行扫描,完成数据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只需要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身高范围即可,之后学生自行排队站上本事被完成测量,从而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测量的时间,且使用三维扫描仪进行数据测量,进而提高了数据测量的准确性;水平支撑杆底部的中间位置竖向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横梁复位装置,在横梁需要回到初始位置时,测量人员先是按动第二电动推杆顶部的推板,压缩密封腔内的高压氮气,高压氮气带动锁定凸块插入到锁定凹槽内,同时,为了平衡密封腔内压强,复位支撑臂会受到压力向下运动,增大密封腔面积来平衡压强,同时,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伸出,向下推动横梁到达初始位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产线的总体流程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化学生取样量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后视图;图4为图2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装置未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装置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8为图4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图9为图3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数字化校服版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校服智能生产线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服用智能生产线包括智能化学生取样量体设备,所述智能化学生取样量体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后端竖向设有一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铰接有一竖向设置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两根竖向设置的竖向支撑杆和一横向设置的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竖向支撑杆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座之间均设置有一用于支撑所述龙门架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均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的第三安装腔,两个所述第三安装腔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每一所述第三安装腔的底部均设有一平行于所述第三安装腔的第一齿条,每一所述第一齿条上均啮合有一第一齿轮,每一所述第一齿轮上均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一龙门架支撑杆,每一所述第三安装腔的一内壁上均设有一第一安装槽,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均设置有一滚动轮,每一所述滚动轮均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每一所述滚动轮上均设有一第一锁定凹槽,每一所述锁定凹槽内均插入一水平设置的锁定杆,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均设有一滑动腔,每一所述锁定杆均设置于所述滑动腔内,每一所述锁定杆的另一端均伸出所述滑动腔,每一所述滑动腔的内壁上均设有一第一环形凹槽,每一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有一设于所述锁定杆上的第一环形挡板,每一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复位弹簧,每一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均套设于所述锁定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校服智能生产线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服用智能生产线包括智能化学生取样量体设备,所述智能化学生取样量体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后端竖向设有一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铰接有一竖向设置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两根竖向设置的竖向支撑杆和一横向设置的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竖向支撑杆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座之间均设置有一用于支撑所述龙门架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均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的第三安装腔,两个所述第三安装腔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每一所述第三安装腔的底部均设有一平行于所述第三安装腔的第一齿条,每一所述第一齿条上均啮合有一第一齿轮,每一所述第一齿轮上均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一龙门架支撑杆,每一所述第三安装腔的一内壁上均设有一第一安装槽,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均设置有一滚动轮,每一所述滚动轮均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每一所述滚动轮上均设有一第一锁定凹槽,每一所述锁定凹槽内均插入一水平设置的锁定杆,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均设有一滑动腔,每一所述锁定杆均设置于所述滑动腔内,每一所述锁定杆的另一端均伸出所述滑动腔,每一所述滑动腔的内壁上均设有一第一环形凹槽,每一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有一设于所述锁定杆上的第一环形挡板,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春英王宏勇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尚德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