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鸟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09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0
本申请公开一种驱鸟炮,包括炮筒,所述炮筒包括:第一筒体,呈中空设置;第二筒体,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一导气槽,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外壁,且由所述第一端螺旋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由于本申请的第二筒体外壁设置有第一导气槽,且第一导气槽由第一端螺旋延伸至第二端,当燃烧后的高压气体从炮筒的进气端进入第一腔体,高压气体沿第一导气槽螺旋前进,形成聚集效果,从而从炮筒的出气端射出的高压气体更为集中,其冲击距离和爆炸声响均明显提升,并在气体射出方向形成气压变化的冲击波,具有出色的驱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鸟炮
本申请属于驱鸟炮
,具体涉及一种驱鸟炮。
技术介绍
在飞机起飞降落及飞行过程中,由于高速运动的飞机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如果与飞行着的鸟类发生相撞,可能会使飞机受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机毁人亡。由于机场周边环境以草地为主,食物丰富吸引大量鸟类聚集,因此绝大部分鸟撞事件发生在机场附近,所以在机场范围内安装驱鸟设备是防止鸟撞事故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驱鸟设备的驱鸟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驱鸟炮,以解决驱鸟炮驱鸟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驱鸟炮,包括炮筒,所述炮筒包括:第一筒体,呈中空设置;第二筒体,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一导气槽,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外壁,且由所述第一端螺旋延伸至所述第二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筒体中空设置,所述第二筒体内部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炮筒还包括:第二导气槽,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壁,且由所述第一端螺旋延伸至所述第二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气槽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一导气槽的螺旋方向和螺旋度均相同或不同,且相邻两条所述第一导气槽之间的间距一致;和/或,所述第二导气槽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二导气槽的螺旋方向和螺旋度均相同,且相邻两条所述第二导气槽之间的间距一致。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气槽呈弧形、U型或者V型,所述第一导气槽的深度为所述第二筒体的筒壁厚度的30~60%,所述第一导气槽的数量为6~12条;和/或,所述第二导气槽呈弧形、U型或者V型,所述第二导气槽的深度为所述第二筒体的筒壁厚度的30~60%,所述第二导气槽的数量为6~12条。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驱鸟炮还包括:进气装置,连接于所述炮筒的进气端,以使得气流通入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阻挡件,设置于所述进气装置和所述进气端之间,以开启供气流通过,或关闭阻止气流通过。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阻挡件包括:若干阻挡板,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进气端,且与所述进气端转动设置,所述若干阻挡板向第一方向旋转后并拢阻挡于所述进气端,所述若干阻挡板向第二方向旋转后离开所述进气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容置件,环绕设置于所述进气端外周,以容纳所述阻挡板;驱动件,驱动所述若干阻挡板向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进气装置包括:预混仓,所述预混仓与所述炮筒的进气端连通;至少一个进料管,与所述预混仓连通,并用于连接高压燃料仓,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进气管,与所述预混仓连通,并用于连接高压空气仓,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点火装置,设置于所述预混仓。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预混仓包括:混合仓,分别与所述进料管和所述进气管连通;点火仓,位于所述混合仓和所述炮筒之间,分别与所述混合仓和所述进气端连通,所述点火装置设置于所述点火仓。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进气装置包括:侧混仓,所述侧混仓由所述炮筒侧壁通入所述炮筒内,所述侧混仓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或第二腔体连通;侧进料管,与所述侧混仓连通,并用于连接高压燃料仓,所述侧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侧进气管,与所述侧混仓连通,并用于连接高压空气仓,所述侧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驱鸟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点火装置、所述进料阀、所述进气阀和所述阻挡件电连接;其中,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进气阀和所述进料阀打开,以向所述预混仓内通入第一预定量的燃料和第二预定量的空气;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进气阀和进料阀关闭,并控制所述阻挡件开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点火装置点火。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驱鸟炮还包括探测器,以探测区域内鸟的种类和距离;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探测器电连接,并根据鸟的所述种类和距离,计算所述燃料的第一预定量和所述空气的第二预定量。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第二筒体外壁设置有第一导气槽,且第一导气槽由第一端螺旋延伸至第二端。当燃烧后的高压气体从炮筒的进气端进入第一腔体,高压气体沿第一导气槽螺旋前进,形成聚集效果,从而从炮筒的出气端射出的高压气体更为集中,其冲击距离和爆炸声响均明显提升,并在气体射出方向形成气压变化的冲击波,具有出色的驱鸟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申请的驱鸟炮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驱鸟炮一实施例的炮筒的局部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驱鸟炮一实施例的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驱鸟炮又一实施例的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的驱鸟炮一实施例的阻挡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图1是本申请的驱鸟炮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驱鸟炮一实施例的炮筒的局部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驱鸟炮一实施例的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驱鸟炮又一实施例的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的驱鸟炮一实施例的阻挡件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鸟炮1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炮筒110,炮筒110包括第一筒体120和第二筒体130,第一筒体120呈中空设置,第二筒体130设置于第一筒体120内,第一筒体120和第二筒体130之间形成供气流通过的第一腔体121。第二筒体130包括第一端131和与第一端131相对的第二端132,第二筒体130外壁设置有第一导气槽134,且第一导气槽134由第一端131螺旋延伸至第二端132。当燃烧后的高压气体从炮筒110的进气端141进入第一腔体121,高压气体沿第一导气槽134螺旋前进,形成聚集效果,从而从炮筒110的出气端142射出的高压气体更为集中,其冲击距离和爆炸声响均明显提升,并在气体射出方向形成气压变化的冲击波,具有出色的驱鸟效果。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筒体130中空设置,第二筒体130内部形成第二腔体133,第二腔体133的内壁设有第二导气槽135,且第二导气槽135由第一端131螺旋延伸至第二端132。燃烧后的高压气体从炮筒110的进气端141分别进入第一腔体121和第二腔体133,第一腔体121和第二腔体133的内径相对减小,提高了高压气体的冲击速度,同时第一导气槽134和第二导气槽135对高压气体具有聚集作用,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鸟炮,其特征在于,包括炮筒,所述炮筒包括:/n第一筒体,呈中空设置;/n第二筒体,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第一腔体;/n第一导气槽,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外壁,且由所述第一端螺旋延伸至所述第二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鸟炮,其特征在于,包括炮筒,所述炮筒包括:
第一筒体,呈中空设置;
第二筒体,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第一腔体;
第一导气槽,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外壁,且由所述第一端螺旋延伸至所述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鸟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中空设置,所述第二筒体内部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炮筒还包括:
第二导气槽,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壁,且由所述第一端螺旋延伸至所述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鸟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槽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一导气槽的螺旋方向和螺旋度均相同或不同,且相邻两条所述第一导气槽之间的间距一致;和/或,
所述第二导气槽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二导气槽的螺旋方向和螺旋度均相同,且相邻两条所述第二导气槽之间的间距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鸟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槽呈弧形、U型或者V型,所述第一导气槽的深度为所述第二筒体的筒壁厚度的30~60%,所述第一导气槽的数量为6~12条;和/或,
所述第二导气槽呈弧形、U型或者V型,所述第二导气槽的深度为所述第二筒体的筒壁厚度的30~60%,所述第二导气槽的数量为6~12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鸟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鸟炮还包括:
进气装置,连接于所述炮筒的进气端,以使得气流通入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阻挡件,设置于所述进气装置和所述进气端之间,以开启供气流通过,或关闭阻止气流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鸟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包括:
若干阻挡板,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进气端,且与所述进气端转动设置,所述若干阻挡板向第一方向旋转后并拢阻挡于所述进气端,所述若干阻挡板向第二方向旋转后离开所述进气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华顾坚王亚鹏韩中磊
申请(专利权)人:博德锐普南京科技有限公司黄山市双宝科技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