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保留原土壤的茶树移植装置及移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08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苗木移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保留原土壤的茶树移植装置及移植方法,包括行走机构、搬运机构、移植机构和存放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车车架、行走轮和车身底板;所述搬运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移动架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移植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移动架、第二液压缸和移植筒;所述存放机构包括存放室和存放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行走机构提高了茶树移植装置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利用搬运机构实现安装在车体上的移植机构可在待移植区域与存放机构之间灵活移动,上述茶树移植方法实现了茶树的移植、存放、运输一体式作业,提高了茶树的移植效率及质量,保证了移植后茶树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保留原土壤的茶树移植装置及移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苗木移植
,尤其涉及一种可保留原土壤的茶树移植装置及移植方法。
技术介绍
武夷山的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岩茶是在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品质特征的乌龙茶。武夷山的岩茶之所以具有岩韵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茶树的生长土壤中的岩石是经过千百年分化而成的。现有的茶树移植装置在移植茶树时,无法保留原茶树生长的土壤环境,导致移植后茶树的品质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保留原土壤的茶树移植装置及移植方法,用以保证移植后茶树的品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保留原土壤的茶树移植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搬运机构、移植机构和存放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车车架、行走轮和车身底板,所述行车车架包括横梁和纵梁,两根以上所述横梁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两根以上所述纵梁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架设在横梁上,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二水平方向,所述横梁与纵梁可拆卸连接,所述行走轮与所述纵梁转动连接,所述车身底板架设在所述纵梁上;所述搬运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移动架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导轨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在车身底板上,所述第一移动架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滑轮,所述第一移动架呈拱形,所述第一液压缸安装在所述车身底板上,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一移动架连接;所述移植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移动架、第二液压缸和移植筒,所述第二导轨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移动架上,所述第二移动架上设有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凸台,所述第二液压缸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架上,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第二移动架连接,所述移植筒安装在第二移动架上,所述移植筒为圆柱形,所述移植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移植筒的内部中空并且底部具有开口,所述移植筒在靠近开口端的内壁上设有三组以上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封土板,所述封土板为扇形,所述封土板对应扇形弧线的外壁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移植筒位于所述铰接座沿移植筒的轴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凸台和第二支撑凸台,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凸台远离所述移植筒的开口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凸台上设有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上设有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均用以支撑所述封土板,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间的夹角范围为55°~70°;所述车身底板沿第一水平方向的一端具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移植筒的直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一移动架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存放机构包括存放室和存放桶,所述存放室设置在车身底板沿第一水平方向的另一端,所述存放室朝向所述豁口的侧壁具有舱门,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穿过所述舱门后延伸至所述存放室的内腔中,所述存放桶收容于所述存放室的内腔中,所述存放桶为圆柱形,所述存放桶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存放桶的内部中空并且顶部具有开口,当所述封土板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上时,所述存放桶的开口端可穿过所述移植筒的开口端并伸入所述移植筒的内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保留原土壤的茶树移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驱动行走机构行驶至待移植茶树处,使得待移植茶树位于车身底板的豁口内,利用第一液压缸移动第一移动架至豁口的竖直上方;S2、利用第二液压缸控制第二移动架竖直向下运动,使得移植筒的开口端穿过豁口并伸入待移植茶树周围的土壤中,封土板受到土壤的作用力向移植筒的内腔内翻;S3、当移植筒的开口端伸入待移植茶树周围的土壤中的深度超过待移植茶树的根部深度后,利用第二液压缸控制第二移动架竖直向上运动,封土板在土壤的重力作用下向移植筒的开口端外翻并将移植筒的开口端封堵,使得待移植茶树及待移植茶树周围的土壤同时收容至移植筒的内腔中;S4、利用第一液压缸移动第一移动架至存放室内,使得移植筒的开口端位于存放桶的开口端的竖直上方,利用第二液压缸控制第二移动架竖直向下运动,使得存放桶的开口端穿过移植筒的开口端并伸入移植筒的内腔中,将待移植茶树及待移植茶树周围的土壤同时收容至存放桶的内腔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可保留原土壤的茶树移植装置及移植方法,利用行走机构控制茶树移植装置行驶至待移植茶树区域,利用搬运机构调节移植机构的位置并控制移植机构进行移植作业,移植后再通过搬运机构移动移植机构至存放机构处,再通过行走机构将移植后的茶树运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栽培作业或打包装车作业,实现茶树的移植、存放、运输一体式作业,提高了茶树的移植效率及质量,保证了移植后茶树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保留原土壤的茶树移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保留原土壤的茶树移植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植筒的剖视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植筒的另一剖视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植筒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行走机构;11、行车车架;111、横梁;112、纵梁;12、行走轮;13、车身底板;131、豁口;2、搬运机构;21、第一导轨;22、第一移动架;23、第一液压缸;3、移植机构;31、第二导轨;32、第二移动架;33、第二液压缸;34、移植筒;341、铰接座;342、封土板;343、第一支撑凸台;3431、第一支撑面;344、第二支撑凸台;3441、第二支撑面;345、入土锥;4、存放机构;41、存放室;411、舱门;42、存放桶;5、驱动电机;51、传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保留原土壤的茶树移植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搬运机构、移植机构和存放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车车架、行走轮和车身底板,所述行车车架包括横梁和纵梁,两根以上所述横梁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两根以上所述纵梁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架设在横梁上,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二水平方向,所述横梁与纵梁可拆卸连接,所述行走轮与所述纵梁转动连接,所述车身底板架设在所述纵梁上;所述搬运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移动架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导轨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在车身底板上,所述第一移动架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滑轮,所述第一移动架呈拱形,所述第一液压缸安装在所述车身底板上,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一移动架连接;所述移植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移动架、第二液压缸和移植筒,所述第二导轨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移动架上,所述第二移动架上设有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凸台,所述第二液压缸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架上,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第二移动架连接,所述移植筒安装在第二移动架上,所述移植筒为圆柱形,所述移植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移植筒的内部中空并且底部具有开口,所述移植筒在靠近开口端的内壁上设有三组以上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封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保留原土壤的茶树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搬运机构、移植机构和存放机构;/n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车车架、行走轮和车身底板,所述行车车架包括横梁和纵梁,两根以上所述横梁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两根以上所述纵梁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架设在横梁上,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二水平方向,所述横梁与纵梁可拆卸连接,所述行走轮与所述纵梁转动连接,所述车身底板架设在所述纵梁上;/n所述搬运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移动架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导轨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在车身底板上,所述第一移动架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滑轮,所述第一移动架呈拱形,所述第一液压缸安装在所述车身底板上,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一移动架连接;/n所述移植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移动架、第二液压缸和移植筒,所述第二导轨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移动架上,所述第二移动架上设有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凸台,所述第二液压缸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架上,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第二移动架连接,所述移植筒安装在第二移动架上,所述移植筒为圆柱形,所述移植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移植筒的内部中空并且底部具有开口,所述移植筒在靠近开口端的内壁上设有三组以上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封土板,所述封土板为扇形,所述封土板对应扇形弧线的外壁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移植筒位于所述铰接座沿移植筒的轴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凸台和第二支撑凸台,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凸台远离所述移植筒的开口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凸台上设有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上设有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均用以支撑所述封土板,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间的夹角范围为55°~70°;/n所述车身底板沿第一水平方向的一端具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移植筒的直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一移动架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宽度;/n所述存放机构包括存放室和存放桶,所述存放室设置在车身底板沿第一水平方向的另一端,所述存放室朝向所述豁口的侧壁具有舱门,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穿过所述舱门后延伸至所述存放室的内腔中,所述存放桶收容于所述存放室的内腔中,所述存放桶为圆柱形,所述存放桶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存放桶的内部中空并且顶部具有开口,当所述封土板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上时,所述存放桶的开口端可穿过所述移植筒的开口端并伸入所述移植筒的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保留原土壤的茶树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搬运机构、移植机构和存放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车车架、行走轮和车身底板,所述行车车架包括横梁和纵梁,两根以上所述横梁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两根以上所述纵梁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架设在横梁上,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二水平方向,所述横梁与纵梁可拆卸连接,所述行走轮与所述纵梁转动连接,所述车身底板架设在所述纵梁上;
所述搬运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移动架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导轨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在车身底板上,所述第一移动架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滑轮,所述第一移动架呈拱形,所述第一液压缸安装在所述车身底板上,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一移动架连接;
所述移植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移动架、第二液压缸和移植筒,所述第二导轨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移动架上,所述第二移动架上设有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凸台,所述第二液压缸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架上,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第二移动架连接,所述移植筒安装在第二移动架上,所述移植筒为圆柱形,所述移植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移植筒的内部中空并且底部具有开口,所述移植筒在靠近开口端的内壁上设有三组以上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封土板,所述封土板为扇形,所述封土板对应扇形弧线的外壁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移植筒位于所述铰接座沿移植筒的轴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凸台和第二支撑凸台,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凸台远离所述移植筒的开口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凸台上设有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上设有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均用以支撑所述封土板,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间的夹角范围为55°~70°;
所述车身底板沿第一水平方向的一端具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移植筒的直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一移动架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宽度;
所述存放机构包括存放室和存放桶,所述存放室设置在车身底板沿第一水平方向的另一端,所述存放室朝向所述豁口的侧壁具有舱门,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穿过所述舱门后延伸至所述存放室的内腔中,所述存放桶收容于所述存放室的内腔中,所述存放桶为圆柱形,所述存放桶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存放桶的内部中空并且顶部具有开口,当所述封土板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上时,所述存放桶的开口端可穿过所述移植筒的开口端并伸入所述移植筒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保留原土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诗涵邱干妹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夷山市大王里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