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75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啮合传动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顶部贯穿且延伸至底座的外部,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达到了底座、电机、主齿轮、副齿轮、转动轴与托盘组成展示装置,且托盘上方设置缓冲装置,将主体与缓冲装置进行安装,即可带动主体进行展示,在主体的两侧设置夹持装置,进一步对主体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主体的稳定性,便于展示,满足使用需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
技术介绍
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目前,现有的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展示,不能对主体进行固定,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展示,不能对主体进行固定,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它可以实现底座、电机、主齿轮、副齿轮、转动轴与托盘组成展示装置,且托盘上方设置缓冲装置,将主体与缓冲装置进行安装,即可带动主体进行展示,在主体的两侧设置夹持装置,进一步对主体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主体的稳定性,便于展示,满足使用需求。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啮合传动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顶部贯穿且延伸至底座的外部,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的上方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上方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键盘,所述键盘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缓冲装置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导正杆,所述导正杆与托盘滑动连接,所述导正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导正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与导正杆套接,所述支撑板通过缓冲弹簧与托盘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安装块与螺纹杆套接,所述螺纹杆位于安装块的上方一端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优选的,所述托盘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夹持装置与卡块卡接。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拉环,所述拉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与立柱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杆远离拉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与挤压杆套接,所述限位块通过支撑弹簧与立柱相连接,所述限位块远离挤压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与卡块卡接。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底座、电机、主齿轮、副齿轮、转动轴与托盘组成展示装置,且托盘上方设置缓冲装置,将主体与缓冲装置进行安装,电机工作,带动主齿轮转动,带动副齿轮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带动托盘转动,带动缓冲装置转动,进而带动主体进行转动,进行展示,缓冲装置由导正杆组成,导正杆的顶部设置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部设置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与导正杆进行套接,使得支撑板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提高对主体的保护,在支撑板的上方设置螺纹杆,将主体底部的安装块与螺纹杆进行套接,并利用蝶形螺母进行加固,即可将主体与缓冲装置进行连接,提高主体的安装稳定性,在托盘的两侧顶部设置夹持装置,进一步对主体进行加固,提高主体的固定稳定性,拉动拉环,带动挤压杆运动,带动限位块运动,增加支撑弹簧的弹性势能,带动卡杆运动,使得卡杆与主体两侧的卡块进行卡接,即可对主体进一步进行固定,提高主体固定稳定性,便于展示,达到了底座、电机、主齿轮、副齿轮、转动轴与托盘组成展示装置,且托盘上方设置缓冲装置,将主体与缓冲装置进行安装,即可带动主体进行展示,在主体的两侧设置夹持装置,进一步对主体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主体的稳定性,便于展示,满足使用需求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电机;3、主齿轮;4、副齿轮;5、转动轴;6、托盘;7、缓冲装置;71、导正杆;72、挡块;73、支撑板;74、缓冲弹簧;8、螺纹杆;9、安装块;10、蝶形螺母;11、主体;12、键盘;13、立柱;14、夹持装置;141、拉环;142、挤压杆;143、限位块;144、支撑弹簧;145、卡杆;15、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齿轮3,主齿轮3啮合传动有副齿轮4,副齿轮4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转动轴5与底座1转动连接,转动轴5的顶部贯穿且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转动轴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6,托盘6的上方设置有缓冲装置7,缓冲装置7的上方设置有主体11,主体11的底部设置有键盘12,键盘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9,安装块9与缓冲装置7相连接。底座1、电机2、主齿轮3、副齿轮4、转动轴5与托盘6组成展示装置,且托盘6上方设置缓冲装置7,将主体11与缓冲装置7进行安装,电机2工作,带动主齿轮3转动,带动副齿轮4转动,带动转动轴5转动,带动托盘6转动,带动缓冲装置7转动,进而带动主体11进行转动,进行展示。实施例2:请参阅图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缓冲装置7包括导正杆71,导正杆71与托盘6滑动连接,导正杆7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块72,导正杆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3,支撑板7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74,缓冲弹簧74与导正杆71套接,支撑板73通过缓冲弹簧74与托盘6相连接。缓冲装置7由导正杆71组成,导正杆71的顶部设置支撑板73,且支撑板73的底部设置缓冲弹簧74,缓冲弹簧74与导正杆71进行套接,使得支撑板73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提高对主体11的保护。实施例3:请参阅图2,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支撑板7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安装块9与螺纹杆8套接,螺纹杆8位于安装块9的上方一端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10。在支撑板73的上方设置螺纹杆8,将主体11底部的安装块9与螺纹杆8进行套接,并利用蝶形螺母10进行加固,即可将主体11与缓冲装置7进行连接,提高主体11的安装稳定性。实施例4:请参阅图2,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齿轮(3),所述主齿轮(3)啮合传动有副齿轮(4),所述副齿轮(4)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5)的顶部贯穿且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所述转动轴(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6),所述托盘(6)的上方设置有缓冲装置(7),所述缓冲装置(7)的上方设置有主体(11),所述主体(11)的底部设置有键盘(12),所述键盘(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与缓冲装置(7)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齿轮(3),所述主齿轮(3)啮合传动有副齿轮(4),所述副齿轮(4)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5)的顶部贯穿且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所述转动轴(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6),所述托盘(6)的上方设置有缓冲装置(7),所述缓冲装置(7)的上方设置有主体(11),所述主体(11)的底部设置有键盘(12),所述键盘(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与缓冲装置(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7)包括导正杆(71),所述导正杆(71)与托盘(6)滑动连接,所述导正杆(7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块(72),所述导正杆(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3),所述支撑板(7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74),所述缓冲弹簧(74)与导正杆(71)套接,所述支撑板(73)通过缓冲弹簧(74)与托盘(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通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