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3673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监控中心服务器以及多个监测子系统,监测子系统包括地下水监测井、监测控制箱和采样装置,监测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蓄电池,监测控制箱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采样装置至少包括水位传感器、水温传感器、PH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组,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监控中心服务器通信连接;地下水监测井上设置有防雨井盖,防雨井盖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LED灯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能够对多个地下水监测井进行远程监测,并且可以持续监测地下水位、水温、PH值、水质等参数,便于工作人员提高监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下水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地下水水位、水质和水温等要素的监测工作,在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都具有意义。地下水资源较地表水资源复杂,因此地下水本身质和量的变化以及引起地下水变化的环境条件和地下水的运移规律不能直接观察,同时,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是缓变型的,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不可逆的破坏。因此,准确开发保护地下水就必须依靠长期的地下水监测,及时掌握动态变化情况。目前,虽然有很多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但是大多数只是实现了对地下水水位的动态监测,即单一指标的动态监测。此外,一些地区虽然使用了自动监测仪器,但仍需要采取定期到现场进行采集分析工作,监测效率低,影响对地下水的持续监测,且不能进行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交互,难以做到及时观测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能够对多个地下水监测井进行远程监测,并且可以持续监测地下水位、水温、PH值、水质等参数,便于工作人员提高监测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监控中心服务器以及多个设置在不同监测点的监测子系统,所述监测子系统包括地下水监测井、监测控制箱和采样装置,所述监测控制箱设置在地下水监测井旁,所述监测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监测控制箱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监测子系统供电;所述采样装置设置在地下水监测井的内部,所述采样装置至少包括水位传感器、水温传感器、PH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组,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监控中心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地下水监测井上设置有防雨井盖,所述防雨井盖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LED灯带,所述红外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LED灯带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光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雨井盖的本体上,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靠近地下水监测井,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线强度,并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LED灯带的亮灭。可选的,所述监测控制箱内还设置有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可选的,所述监测控制箱内还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可选的,所述防雨井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周凹槽,所述LED灯带嵌设在所述圆周凹槽内。可选的,所述水质传感器组包括溶解氧监测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氨氮传感器。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可选的,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为LORA无线网络、Zigbee无线网络或GPRS无线网络。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由多个监测子系统构成,且每个监测子系统能够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监控中心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一台监控中心服务器可以同时对多个监测点的地下水监测井情况进行监测,实现分散布点在线监测,并且具有GPRS定位功能,监测范围广;利用水位传感器、水温传感器、PH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组等多种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地下水多种指标的同步监测;设置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可以利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防雨井盖设置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和光线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探测是否有人靠近井盖,光线传感器用于探测外界环境光线强度,当有人靠近井盖或者夜间环境时,控制器控制LED灯带自动亮起,提示此处设置地下水监测井,具有警示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的控制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防雨井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地下水监测井;2、防雨井盖;3、采样装置;4、监测控制箱;5、太阳能电池板;6、监控中心服务器;201、圆周凹槽;202、LED灯带;203、红外传感器;204、光线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能够对多个地下水监测井进行远程监测,并且可以持续监测地下水位、水温、PH值、水质等参数,便于工作人员提高监测效率。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包括:监控中心服务器6以及多个设置在不同监测点的监测子系统,所述监测子系统包括地下水监测井1、监测控制箱4和采样装置3,所述监测控制箱4设置在地下水监测井1旁,所述监测控制箱4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监测控制箱4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监测子系统供电;所述采样装置3设置在地下水监测井1的内部,所述采样装置3至少包括水位传感器、水温传感器、PH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组,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监控中心服务器6通信连接;所述地下水监测井1上设置有防雨井盖2,所述防雨井盖2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203、光线传感器204和LED灯带202,所述红外传感器203、光线传感器204和LED灯带20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203、光线传感器204设置在所述防雨井盖2的本体上,所述红外传感器203用于检测是否有人靠近地下水监测井1,所述光线传感器204用于检测环境光线强度,并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LED灯带的亮灭。当设定夜间光线强度阈值,当所述光线传感器204探测到外界环境光线强度达到阈值,即处于夜间状态时,如果红外传感器203探测到有人靠近井盖,控制器既可以通过继电器等电控开关控制LED灯带202亮起,当人走远,走出红外感应区,控制器可以控制LED灯带灭。所述监测控制箱4内还设置有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能够对每个监测点进行定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全局监测。所述监测控制箱4内还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工作人员到达现场的话,可以直观监测各项数据。所述防雨井盖2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周凹槽201,所述LED灯带202嵌设在所述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中心服务器以及多个设置在不同监测点的监测子系统,所述监测子系统包括地下水监测井、监测控制箱和采样装置,所述监测控制箱设置在地下水监测井旁,所述监测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监测控制箱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监测子系统供电;/n所述采样装置设置在地下水监测井的内部,所述采样装置至少包括水位传感器、水温传感器、PH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组,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监控中心服务器通信连接;/n所述地下水监测井上设置有防雨井盖,所述防雨井盖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LED灯带,所述红外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LED灯带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光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雨井盖的本体上,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靠近地下水监测井,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线强度,并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LED灯带的亮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中心服务器以及多个设置在不同监测点的监测子系统,所述监测子系统包括地下水监测井、监测控制箱和采样装置,所述监测控制箱设置在地下水监测井旁,所述监测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监测控制箱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监测子系统供电;
所述采样装置设置在地下水监测井的内部,所述采样装置至少包括水位传感器、水温传感器、PH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组,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监控中心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地下水监测井上设置有防雨井盖,所述防雨井盖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LED灯带,所述红外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LED灯带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光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雨井盖的本体上,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靠近地下水监测井,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线强度,并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LE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媛媛张娟曹文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