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45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包括支架和线坠本体,所述支架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贯穿支架,所述第一活动杆右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活动杆左端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活动杆,这种设置配合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的滑动连接和卡块与第二弹簧的固定连接,用户在固定本装置时,首先确保把手紧贴支架,将支架放置在墙体上,然后用户向右拉动把手,随着第二活动杆接触墙体,第一弹簧被压缩,用户在无法拉动把手后停手并松开把手,卡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入最近的第一活动杆上开设的凹槽内,实现了便捷的固定在不同厚度的墙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具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
技术介绍
线坠,也叫铅锤,主要用于物体的垂直度测量,多见于建筑工程,现有的线坠包括线坠本体以及牵引绳,线坠本体呈圆锥形,由金属材料制成,牵引绳连接在线坠本体的大端端面上,现有的线坠在使用时,不方便固定在不同厚度的墙上,因而固定起来较为麻烦,影响工作效率,此外,现有的线坠存在不方便更换线坠本体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包括支架和线坠本体,所述支架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贯穿支架,所述第一活动杆右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活动杆左端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贯穿第一活动杆,所述支架右端面底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左端面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外侧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贯穿壳体,所述牵引绳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包括支架(1)和线坠本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2),所述第一活动杆(2)贯穿支架(1),所述第一活动杆(2)右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第一活动杆(2)左端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4),所述第二活动杆(4)贯穿第一活动杆(2),所述支架(1)右端面底端固定连接有壳体(8),所述壳体(8)左端面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轮(9),所述转轮(9)外侧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0),所述牵引绳(10)贯穿壳体(8),所述牵引绳(10)与壳体(8)滑动连接,所述牵引绳(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贯穿线坠本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包括支架(1)和线坠本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2),所述第一活动杆(2)贯穿支架(1),所述第一活动杆(2)右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第一活动杆(2)左端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4),所述第二活动杆(4)贯穿第一活动杆(2),所述支架(1)右端面底端固定连接有壳体(8),所述壳体(8)左端面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轮(9),所述转轮(9)外侧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0),所述牵引绳(10)贯穿壳体(8),所述牵引绳(10)与壳体(8)滑动连接,所述牵引绳(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贯穿线坠本体(12),所述固定块(11)与线坠本体(12)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11)内设有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贯穿固定块(11)和线坠本体(12),所述限位杆(13)与固定块(11)和线坠本体(12)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3)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所述第三弹簧(14)的另一端与固定块(11)固定连接,所述线坠本体(12)底端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套(16),所述转轮(9)右端面固定连接有手轮(17),所述手轮(17)的支撑柱贯穿壳体(8),所述手轮(17)的支撑柱与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龙林娜星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华龙城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