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3317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包括地面,基座,高温热泵,低温热泵,混水泵,循环水泵,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可调节遮挡座结构,可旋转调节控制座结构,出水管,换热器,第一连接管,热源输出管,第二连接管和循环管,所述的基座螺栓连接在地面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套管,第一固定座,固定螺栓和热源利用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拆卸热源利用管,方便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第二固定座,支撑管,伸缩杆和遮挡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遮挡板进行遮挡工作,防止在工作中换热器受到碰撞影响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
本技术属于地热能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8%的一次化石能源用于冬季的采暖,冬季采暖所排放出的粉尘和SO2也成为了目前城市雾霾形成的主要诱因,利用地热资源进行供暖是缓解城市雾霾污染的有效手段。而在目前中深层地热能供暖技术中,主要采用以PE管作为中心管的无干扰开采方法。但是现有的地热能开发还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拆卸地热利用管,工作中不方便实现智能化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遮挡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地热能开发还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拆卸地热利用管,工作中不方便实现智能化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遮挡的问题。一种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包括地面,基座,高温热泵,低温热泵,混水泵,循环水泵,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可调节遮挡座结构,可旋转调节控制座结构,出水管,换热器,第一连接管,热源输出管,第二连接管和循环管,所述的基座螺栓连接在地面的上端;所述的高温热泵,低温热泵和混水泵以及循环水泵从右到左依次连接在基座的上端;所述的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安装在基座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遮挡座结构安装在基座的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旋转调节控制座结构安装在基座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水管的下端安装在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的上端;所述的出水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换热器的左侧上部;所述的换热器安装在可调节遮挡座结构的内部;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换热器的右侧上部;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高温热泵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源输出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混水泵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热源输出管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水泵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水泵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包括套管,第一固定座,固定螺栓,热源利用管和固定板,所述的套管的上端贯穿第一固定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座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源利用管螺栓连接在套管的内壁左侧;所述的热源利用管的下端贯穿固定板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遮挡座结构包括支撑杆,第二固定座,支撑管,翼形螺栓,伸缩杆和遮挡板,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座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管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座的上端四角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支撑管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的下端分别插接在支撑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遮挡板的下端四角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旋转调节控制座结构包括固定管,插接杆,控制座,控制箱,控制设备和箱门,所述的插接杆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固定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的上端螺栓连接在控制座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箱螺栓连接在控制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箱门合页连接在控制箱的正表面左侧。优选的,所述的高温热泵和低温热泵分别与混水泵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高温热泵设置在低温热泵的右侧;所述的低温热泵设置在混水泵的左侧;所述的混水泵设置在循环水泵的右侧。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板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的第一固定座采用正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的且内部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座。优选的,所述的套管贯穿基座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套管的下端插接在地面的内部;所述的第一固定座设置在基座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出水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热源利用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支撑管采用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的不锈钢管;所述的遮挡板采用透明的PVC板。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分别螺栓连接在基座的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换热器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座的上端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控制设备采用微电脑控制主机;所述的箱门采用透明的PVC盖。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管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基座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管设置在出水管的左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套管,第一固定座,固定螺栓和热源利用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拆卸热源利用管,方便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2.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二固定座,支撑管,伸缩杆和遮挡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遮挡板进行遮挡工作,防止在工作中换热器受到碰撞影响工作。3.本技术中,所述的高温热泵,低温热泵,混水泵,循环水泵,换热器和控制设备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设备控制各电器设备进行工作,方便实现智能化工作。4.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二固定座,支撑管,翼形螺栓,伸缩杆和遮挡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调节遮挡板的高度,方便在工作中对不同规格的换热器进行固定和遮挡工作。5.本技术中,所述的套管,热源利用管和固定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固定热源利用管的下端,防止在工作中热源利用管的下端晃动影响工作。6.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管,插接杆,控制座,控制箱和控制设备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拆卸和安装控制箱以及控制设备,方便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7.本技术中,所述的控制座,控制箱,控制设备和箱门的设置,有利于对控制设备进行防护工作,防止潮气和液体损坏控制设备影响智能化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调节遮挡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旋转调节控制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面;2、基座;3、高温热泵;4、低温热泵;5、混水泵;6、循环水泵;7、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71、套管;72、第一固定座;73、固定螺栓;74、热源利用管;75、固定板;8、可调节遮挡座结构;81、支撑杆;82、第二固定座;83、支撑管;84、翼形螺栓;85、伸缩杆;86、遮挡板;9、可旋转调节控制座结构;91、固定管;92、插接杆;93、控制座;94、控制箱;95、控制设备;96、箱门;10、出水管;11、换热器;12、第一连接管;13、热源输出管;14、第二连接管;15、循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包括地面1,基座2,高温热泵3,低温热泵4,混水泵5,循环水泵6,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7,可调节遮挡座结构8,可旋转调节控制座结构9,出水管10,换热器11,第一连接管12,热源输出管13,第二连接管14和循环管15,所述的基座2螺栓连接在地面1的上端;所述的高温热泵3,低温热泵4和混水泵5以及循环水泵6从右到左依次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包括地面(1),基座(2),高温热泵(3),低温热泵(4),混水泵(5),循环水泵(6),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7),可调节遮挡座结构(8),可旋转调节控制座结构(9),出水管(10),换热器(11),第一连接管(12),热源输出管(13),第二连接管(14)和循环管(15),所述的基座(2)螺栓连接在地面(1)的上端;所述的高温热泵(3),低温热泵(4)和混水泵(5)以及循环水泵(6)从右到左依次连接在基座(2)的上端;所述的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7)安装在基座(2)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遮挡座结构(8)安装在基座(2)的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旋转调节控制座结构(9)安装在基座(2)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水管(10)的下端安装在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7)的上端;所述的出水管(10)的右侧螺纹连接在换热器(1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换热器(11)安装在可调节遮挡座结构(8)的内部;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2)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换热器(11)的右侧上部;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2)的下端螺纹连接在高温热泵(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源输出管(13)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混水泵(5)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4)的右侧螺纹连接在热源输出管(13)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4)的左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水泵(6)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15)的右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水泵(6)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7)包括套管(71),第一固定座(72),固定螺栓(73),热源利用管(74)和固定板(75),所述的套管(71)的上端贯穿第一固定座(7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73)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座(72)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源利用管(74)螺栓连接在套管(71)的内壁左侧;所述的热源利用管(74)的下端贯穿固定板(75)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包括地面(1),基座(2),高温热泵(3),低温热泵(4),混水泵(5),循环水泵(6),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7),可调节遮挡座结构(8),可旋转调节控制座结构(9),出水管(10),换热器(11),第一连接管(12),热源输出管(13),第二连接管(14)和循环管(15),所述的基座(2)螺栓连接在地面(1)的上端;所述的高温热泵(3),低温热泵(4)和混水泵(5)以及循环水泵(6)从右到左依次连接在基座(2)的上端;所述的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7)安装在基座(2)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遮挡座结构(8)安装在基座(2)的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旋转调节控制座结构(9)安装在基座(2)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水管(10)的下端安装在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7)的上端;所述的出水管(10)的右侧螺纹连接在换热器(1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换热器(11)安装在可调节遮挡座结构(8)的内部;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2)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换热器(11)的右侧上部;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2)的下端螺纹连接在高温热泵(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源输出管(13)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混水泵(5)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4)的右侧螺纹连接在热源输出管(13)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4)的左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水泵(6)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15)的右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水泵(6)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可拆卸固定地热管结构(7)包括套管(71),第一固定座(72),固定螺栓(73),热源利用管(74)和固定板(75),所述的套管(71)的上端贯穿第一固定座(7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73)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座(72)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源利用管(74)螺栓连接在套管(71)的内壁左侧;所述的热源利用管(74)的下端贯穿固定板(75)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遮挡座结构(8)包括支撑杆(81),第二固定座(82),支撑管(83),翼形螺栓(84),伸缩杆(85)和遮挡板(86),所述的支撑杆(81)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座(82)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管(83)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座(82)的上端四角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84)分别螺纹连接在支撑管(8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85)的下端分别插接在支撑管(83)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超吴亚彬刘憓韩乃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亚特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