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线路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28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线路板安装结构,灯管的第一侧第一电极和第二侧第一电极铆接导线,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的主线路连接,谐振电容不设置在线路板上,收藏在灯管端头旁与灯管的第一侧第二电极和第二侧第二电极连接。该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线路板安装结构改进了自镇流紫外灯灯头内的组装结构,将与灯管并联的谐振电容从线路板上分离了出来,改为直接用铜带机铆接到灯管的两个电极上,然后折弯收藏在灯管端头旁。这样的结构谐振电容无需再占用线路板上非常有限的空间,可将高频电感的体积加大,其发热量与散热条件都得以改善,镇流器工作的稳定性也就更好,同时使得灯管与镇流器配套组装工作变得简便容易,组装效率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线路板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线路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的工艺生产的单H形或双形的自镇流型紫外线灯管,常用的镇流电路的谐振电容整合在镇流器线路板上,因此灯管的4个电极也就都需连接到镇流线路板上。灯管上的两个电极连接着并联在灯管两灯丝间的谐振电容,这个电容集成在镇流器线路板上的,会占用线路板上的空间,其占用的空间虽不算大,但自镇流紫外灯灯头内的空间本就非常狭小,要为谐振电容留出位置,与其配套的另一核心部件-----高频电感的体积就会受到限制,使其发热量加大,散热条件变差。灯管工作的稳定性也就会受到影响。另因紫外线灯管的四个电极通常均钼脚,较硬且不能进行锡焊,现工艺都是用先用铜带机铆接四条软电线到灯电极上,再将软电线的另一端锡焊到线路板上。其组装操作空间狭小,操作复杂困难,生产效率很低。而且灯四个电极因都与线路板连接,须向同方向折弯,间距很小,容易相互触碰造成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线路板安装结构,能够改善紫外线灯管的发热量与散热条件,提升镇流器工作的稳定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线路板安装结构,灯管的第一侧第一电极和第二侧第一电极铆接导线,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的主线路连接,谐振电容不设置在线路板上,收藏在灯管端头与灯管的第一侧第二电极和第二侧第二电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谐振电容直接与灯管的第一侧第二电极和第二侧第二电极铆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第一电极和第二侧第一电极的折弯方向与第一侧第二电极和第二侧第二电极的折弯方向相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线路板安装结构改进了自镇流紫外灯灯头内的组装结构,将与灯管并联的谐振电容从线路板上分离了出来,改为直接用铜带机铆接到灯管的两个电极上,然后折弯收藏在灯管端头。这样的结构谐振电容无需再占用线路板上非常有限的空间,可将高频电感的体积加大,其发热量与散热条件都得以改善,镇流器工作的稳定性也就更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的标准运行电路图;图2是现有的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线路板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线路板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第一侧第一电极;12、第二侧第一电极;13、第一侧第二电极;14、第二侧第二电极;2、导线;3、线路板;4、谐振电容;5、灯管端头;6、铜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3所示,一种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线路板安装结构,灯管的第一侧第一电极11和第二侧第一电极12铆接导线2,通过导线2与线路板3的主线路连接,谐振电容4不设置在线路板3上,收藏在灯管端头5与灯管的第一侧第二电极13和第二侧第二电极14连接。在不改变图1所示的标准运行电路情况下,将图2的安装结构修改为图3的安装结构,改进的自镇流紫外灯灯头内的组装结构,将与灯管并联的谐振电容4从线路板3上分离了出来,可以直接用铜带机用铜带6铆接到灯管的中间的两个电极上,然后将该两个电极向后折弯将谐振电容4收藏在灯管端头5旁。这样谐振电容4无需再占用线路板3上非常有限的空间,我们即可将高频电感的体积加大,在同样的感抗的情况下体积增大,其发热量与散热条件都得以改善,镇流器工作的稳定性也就更好。此时,因灯管只有两个电极需直接与线路板3相连,我们将组装工艺改为先将两条软导线2预焊到线路板3上,然后即可用铜带机将软导线2的另一端同铜带6铆接到灯管的两侧的两个电极上,再将该两个电极向前折弯即完成灯管与镇流器线路板3的连接操作。这样灯管的组装操作难度大幅降低,组装程序简化,组装效率也就得以大幅提升。同时由于灯管与线路板3的连接点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因此由于连接不良引发的故障也大为减少。灯管的两组电极也向相反的两侧折弯,两组电极间的距离加大,不易相互碰触,由此引发的故障率也大幅下降,产品合格率得以提升。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线路板安装结构,灯管的第一侧第一电极和第二侧第一电极铆接导线,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的主线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谐振电容不设置在线路板上,收藏在灯管端头与灯管的第一侧第二电极和第二侧第二电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镇流紫外线灯管线路板安装结构,灯管的第一侧第一电极和第二侧第一电极铆接导线,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的主线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谐振电容不设置在线路板上,收藏在灯管端头与灯管的第一侧第二电极和第二侧第二电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镇流紫外线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若沙李中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君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淄博中诚电子照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