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25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灯具安装结构,包括上盖、底板和内部模块;内部模块设置在安装有上盖与底板的外壳内部;上盖还包括限位凹槽和金属触点;限位凹槽设置于上盖上,金属触点设置在限位凹槽内;底板还包括螺丝孔位,螺丝孔位位于底板上;固定螺丝穿过螺丝孔位将底板固定在墙壁上;永磁体安装在底板上;固定板安装在永磁体内侧;电源转换模块安装在固定板上;电源转换模块上设有输出接口,输出接口与金属触点电性连接;底板边缘上设有进线装置,并通过导线与电源转换模块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具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灯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灯具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灯具安装大多依靠螺纹结构旋转安装或插拔结构安装。这些结构的灯具组装所需的零件多,生产工序复杂,安装繁琐。且安装过程中有发生意外触电的危险,且频繁的安装容易造成零部件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方案中安装繁琐,零部件较多,可能发生意外及零部件磨损的问题;一种灯具安装结构,包括上盖、底板和内部模块;内部模块设置在安装有上盖与底板的外壳内部;其特征在于:上盖还包括限位凹槽和金属触点;限位凹槽设置于上盖上,金属触点设置在限位凹槽内。底板还包括螺丝孔位,螺丝孔位位于底板上。固定螺丝穿过螺丝孔位将底板固定在墙壁上;永磁体安装在底板上;固定板安装在永磁体内侧;电源转换模块安装在固定板上;电源转换模块上设有输出接口,输出接口与金属触点电性连接;底板边缘上设有进线装置,并通过导线与电源转换模块相连接。进一步的,外壳侧边上还设有散热口和进线接口。优选的,固定板上还设有漏电传感器。优选的,电源转换模块上还装有负载传感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标记如下:100-上盖101-限位凹槽102-金属触点103-螺丝孔位104-底板105-散热口106-进线接口。200-内部模块201-固定螺丝202-永磁体203-固定板204-漏电传感器205-电源转换模块206-输出接口207-导线208-进线装置209-负载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技术。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技术,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请重点参阅图1,上盖100还包括限位凹槽101和金属触点102;限位凹槽101设置于上盖100上,用于与灯具中的凸起相配合将灯具准确安装在灯座上;金属触点102设置在限位凹槽101内,用于与灯具上的触点相连接,为灯具供电。请重点参阅图2,底板104还包括螺丝孔位103,螺丝孔位103位于底板104上,用于使固定螺丝201穿过,固定底板104。请重点参阅图3,固定螺丝201穿过螺丝孔位103,用于将底板104固定在墙壁上;永磁体202安装在底板104上,用于与灯具中安装的磁铁相互吸附,使灯具准确的安装;固定板203安装在永磁体202内侧,用于固定电源转换模块205;电源转换模块205安装在固定板203上用于将输入电流转化为灯具可用的电流;电源转换模块205上设有输出接口206,输出接口206与金属触点102电性连接,用于连接电源转换模块205和金属触点102;底板104边缘上设有进线装置208,并通过导线207与电源转换模块205相连接;线装置208用于将电线接入灯座,并固定电线。请重点参阅图4,外壳侧边上还设有散热口105,用于散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设有进线接口106,用于电线插入。作为本专利的优选实例,请重点参阅图3,固定板203上还设有漏电传感器204,用于监测运行过程中是否有漏电;电源转换模块205上还装有负载传感器209,用于监测灯座上是否安装了灯具,若安装了灯具则接通电源,若未安装灯具,则断开电源降低意外触电的风险。具体实施时,将配套的灯具置于该灯具安装结构下,因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及限位凹槽101的作用,灯具会被吸附在灯座上且准确连接相应的金属触点102,即可完成灯具的安装。安装完成后,负载传感器209检测到负载即可接通电源。需要拆卸时,直接用力将灯具移出吸附范围后即可将灯具取下。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
的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劳动性的创造,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具安装结构,包括上盖(100)、底板(104)和内部模块(200);内部模块(200)设置在安装有上盖(100)与底板(104)的外壳内部;其特征在于:/n上盖(100)还包括限位凹槽(101)和金属触点(102);限位凹槽(101)设置于上盖(100)上,金属触点(102)设置在限位凹槽(101)内;/n底板(104)还包括螺丝孔位(103),螺丝孔位(103)位于底板(104)上;/n固定螺丝(201)穿过螺丝孔位(103)将底板(104)固定在墙壁上;永磁体(202)安装在底板(104)上;固定板(203)安装在永磁体(202)内侧;电源转换模块(205)安装在固定板(203)上;电源转换模块(205)上设有输出接口(206),输出接口(206)与金属触点(102)电性连接;底板(104)边缘上设有进线装置(208),并通过导线(207)与电源转换模块(20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安装结构,包括上盖(100)、底板(104)和内部模块(200);内部模块(200)设置在安装有上盖(100)与底板(104)的外壳内部;其特征在于:
上盖(100)还包括限位凹槽(101)和金属触点(102);限位凹槽(101)设置于上盖(100)上,金属触点(102)设置在限位凹槽(101)内;
底板(104)还包括螺丝孔位(103),螺丝孔位(103)位于底板(104)上;
固定螺丝(201)穿过螺丝孔位(103)将底板(104)固定在墙壁上;永磁体(202)安装在底板(104)上;固定板(203)安装在永磁体(202)内侧;电源转换模块(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竹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