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水流流向的万向型连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192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通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整水流流向的万向型连通器,包括连通器主体,连通器主体是由上下对称的一对上半球和下半球组成,上半球的上端外壁固定焊接有挂环,上半球的下端面外缘设置有上安装半环,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下对称带动半球状连通器,通过设置圆周阵列的出水口,从而增大了出水口的数量,利用上下半球的相对转动,实现水流方向的调节,从而达到调节水流流向的目的,同时大大增大了连通器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的使得运输线路的铺设更加便捷;通过设置前后对称的卡箍和锁紧螺栓的配合,从而实现上下半球的固定密封连接,同时利用外接接口和连接槽的配合,实现改变内部水流流向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整水流流向的万向型连通器
本技术涉及连通器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调整水流流向的万向型连通器。
技术介绍
连通器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水渠的过路涵洞、牲畜的自动饮水器、锅炉水位计,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茶壶、洒水壶等都是连通器。在进行水流运输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连通器连通间隔的两个容器,而现有的连通器内出水口相对固定,无法实现便捷调节,从而导致相邻容器之间的位置差仪无法调和,进而造成连通器的适用范围降低,同时现有的连通器无法改变水流流向,进而造成水流方向固定,导致运输线路无法调节,运输时与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为此提供一种可调整水流流向的万向型连通器,以解决连通器的流向和调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水流流向的万向型连通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整水流流向的万向型连通器,包括连通器主体,所述连通器主体是由上下对称的一对上半球和下半球组成,所述上半球的上端外壁固定焊接有挂环,上半球的下端面外缘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整水流流向的万向型连通器,包括连通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主体是由上下对称的一对上半球(1)和下半球(2)组成,所述上半球(1)的上端外壁固定焊接有挂环(3),上半球(1)的下端面外缘设置有上安装半环(9),上半球(1)的上端圆弧外壁竖直开设有进水流道(8),所述进水流道(8)的上端外壁密封连接有进水接口(4),所述下半球(2)的上端面竖直向下开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分流流道(16),下半球(2)的上端面中间设置有主流道(18),下半球(2)的上端与上半球(1)的下端之间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一对前卡箍(5)和后卡箍(11),所述分流流道(16)的下端延伸至下半球(2)的下侧,且分流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水流流向的万向型连通器,包括连通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主体是由上下对称的一对上半球(1)和下半球(2)组成,所述上半球(1)的上端外壁固定焊接有挂环(3),上半球(1)的下端面外缘设置有上安装半环(9),上半球(1)的上端圆弧外壁竖直开设有进水流道(8),所述进水流道(8)的上端外壁密封连接有进水接口(4),所述下半球(2)的上端面竖直向下开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分流流道(16),下半球(2)的上端面中间设置有主流道(18),下半球(2)的上端与上半球(1)的下端之间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一对前卡箍(5)和后卡箍(11),所述分流流道(16)的下端延伸至下半球(2)的下侧,且分流流道(16)的下端均密封连接有出水接口(7),圆周阵列分布的分流流道(16)之间设置有副流道(19),所述副流道(19)与主流道(18)之间设置有连接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水流流向的万向型连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球(1)的下端面和下半球(2)的上端面均设置有上下对称的一对密封槽(10),上下对称的一对所述密封槽(10)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林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连通连接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