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饮水设备的顶杆式双腔体同步止水机构
本技术涉及饮水设备的顶杆式双腔体同步止水机构,主要适用于纯水机。
技术介绍
在一些饮水设备中通常会设置滤芯、储水装置及水路板等结构,滤芯与水路板通过插接连接或螺纹连接,当饮水设备使用时间久了,需要更换滤芯时,将滤芯从水路板上拆出,已有的滤芯与水路板之间通常只有一道止水机构或者没有止水机构,这样即使关闭水路,滤芯和水路板中仍然会存留一部分水,将滤芯拆出时,这些水便会漏到饮水设备中或是地面上,若是滴落到饮水设备的电路或电源位置,则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拆卸或更换饮水设备中的水路部件时,两个部件的腔体同时止水,止水密封性好,避免水漏出的饮水设备的顶杆式双腔体同步止水机构。本技术饮水设备的顶杆式双腔体同步止水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在第一腔体中制有第一安装柱,第一安装柱的内壁中部制有第一限位环,第一限位环的上方设置第一止水阀体和第一上固定环,第一止水阀体中设置第一止水阀芯,第一止水阀芯的外壁设有 ...
【技术保护点】
1.饮水设备的顶杆式双腔体同步止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3),在第一腔体中制有第一安装柱(11),第一安装柱的内壁中部制有第一限位环(12),第一限位环的上方设置第一止水阀体(13)和第一上固定环(14),第一止水阀体中设置第一止水阀芯(15),第一止水阀芯的外壁设有第一阀芯密封圈(16),第一阀芯密封圈与第一止水阀体的下口内壁密封接触,第一止水阀芯(15)的上端设置第一弹簧(17),在第一限位环(12)的下方设置第一顶杆密封圈(18)和第一下固定环(19),在第二腔体(3)中制有第二安装柱(31),第二安装柱的内壁中部制有第二限位环(32),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饮水设备的顶杆式双腔体同步止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3),在第一腔体中制有第一安装柱(11),第一安装柱的内壁中部制有第一限位环(12),第一限位环的上方设置第一止水阀体(13)和第一上固定环(14),第一止水阀体中设置第一止水阀芯(15),第一止水阀芯的外壁设有第一阀芯密封圈(16),第一阀芯密封圈与第一止水阀体的下口内壁密封接触,第一止水阀芯(15)的上端设置第一弹簧(17),在第一限位环(12)的下方设置第一顶杆密封圈(18)和第一下固定环(19),在第二腔体(3)中制有第二安装柱(31),第二安装柱的内壁中部制有第二限位环(32),第二限位环的上方设置第二顶杆密封圈(33)和第二上固定环(34),第二限位环(32)的下方设置第二止水阀体(35),第二止水阀体中设置第二止水阀芯(36),第二止水阀芯的外壁设有第二阀芯密封圈(37),第二阀芯密封圈与第二止水阀体(35)的上口内壁密封接触,第二止水阀芯(36)的下端设置第二弹簧(38),在第二腔体(3)下部连接底座(39),底座与第二腔体相固定,底座中制有第三限位环(40),第三限位环的上口制有开口槽(41),第三限位环的上端与第二止水阀体(35)相接触,在第一安装柱(11)和第二安装柱(31)之间设置顶杆(5),顶杆中制有通水孔(51),顶杆的上端穿过第一下固定环(19)和第一顶杆密封圈(18)与第一止水阀芯(15)相接触,顶杆(5)的下端穿过第二上固定环(34)、第二顶杆密封圈(33)和第二限位环(32)与第二止水阀芯(36)相接触,在顶杆(5)的下端制有卡环(52),卡环上端与第二限位环(32)的下端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设备的顶杆式双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云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光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