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泵循环总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08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泵体领域的一种出水泵循环总装,其结构包括水泵、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以及支路管道,进水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水泵的进水口,出水管道的直管道的端部连接于出水口,则与直管道相连的连接弯管作为出水管道的第一个弯管结构并设置有压力计,支路管道的一端连接于连接弯管的压力计与直管道之间,另一端连接于进水管道,支路管道、进水管道、泵体和出水管道连接形成冲洗循环回路,并于内表面涂覆有小颗粒碳化硅耐磨涂层。该装置的结构设置提升入口方向的多样性,扩大适用范围以及调控效果,利于维护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结构完整性,此外可自行配合形成水泵的冲洗回路,提升洁净效果,对水泵的工作性能提供了保障,降低了应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水泵循环总装
本技术涉及泵体领域的一种出水泵循环总装。
技术介绍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由于水泵的内转动的方向和杂质的性质,传输液体的部分杂质会残留在泵内,而物质的堆积会使水泵的水流量减小,工作温度增加,噪音增大。此外,当水泵为空置状态时,由于内部环境非常潮湿,因此容易滋生大量的霉菌,而很难直接通过工作进行清洁,极易产生对输送液体的二次污染。因此水泵在应用一段时间后通常需要进行清洗操作,该清洗过程通常需要技术人员将水泵的组件进行拆分,进而对内部进行清洗,工程量较大,且水泵具有较多小部件,极易在清洗过程中产生部件的丢失,对后续水泵的应用产生了不良影响。且上述操作步骤较为复杂,进一步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清洁成本,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升实用性的出水泵循环总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水泵循环总装,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水泵循环总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泵(1),所述水泵(1)包括电机(11)和泵体(12),所述电机(11)和泵体(12)通过相对设置的电机法兰(111)和泵体法兰(121)实现连接,所述泵体(12)内置有叶轮并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沿叶轮轴线进行开设;/n进水管道(3),所述进水管道(3)的一端连接于进水口,另一端连接有三通件(6),所述三通件(6)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为辅助口(62)和主入口(61),所述主入口(61)设置有主控阀(611);/n出水管道(4),所述出水管道(4)包括依次连接的直管道和连接弯管(41),所述直管道的端部连接于出水口,所述连接弯管(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泵循环总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泵(1),所述水泵(1)包括电机(11)和泵体(12),所述电机(11)和泵体(12)通过相对设置的电机法兰(111)和泵体法兰(121)实现连接,所述泵体(12)内置有叶轮并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沿叶轮轴线进行开设;
进水管道(3),所述进水管道(3)的一端连接于进水口,另一端连接有三通件(6),所述三通件(6)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为辅助口(62)和主入口(61),所述主入口(61)设置有主控阀(611);
出水管道(4),所述出水管道(4)包括依次连接的直管道和连接弯管(41),所述直管道的端部连接于出水口,所述连接弯管(41)作为出水管道(4)的第一个弯管结构并设置有压力计(42),所述连接弯管(41)的另一端口处设置有出口控制阀;以及
支路管道(5),所述支路管道(5)的一端连接于连接弯管(41)的压力计(42)与直管道之间,另一端连接于进水管道(3),所述支路管道(5)设置有支路阀(51);
所述支路管道(5)、进水管道(3)、泵体(12)和出水管道(4)连接形成冲洗循环回路,所述辅助口(62)为冲洗循环回路的液体通口,所述冲洗循环回路、三通件(6)以及辅助口(62)相连的结构内表面涂覆有小颗粒碳化硅耐磨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泵循环总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于电机法兰(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华刘鑫宇邬苏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庆拓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