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97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正上方设有空心套筒,所述空心套筒的内顶板上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套筒的顶端设有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壁上均包裹有旋转筒,两个所述旋转筒的一侧均安装有辅支撑板,两个所述辅支撑板的底部均安装有连接件,两个所述辅支撑板的底部均设有折叠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折叠支撑组件的一端均与所述空心套筒的外壁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转动轴、旋转筒、折叠支撑组件和液压缸,实现了辅支撑板的收起和支撑架的高度调节,节约了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支撑架
本技术主要涉及建筑的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支撑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技术中,在建筑刚建成的屋顶需要支撑架对建筑模板进行支撑,等待屋顶完全晾干再进行拆除,多采用多根纵杆和横梁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对屋顶进行支撑,组装过程较为繁琐,且占用空间较大,大多不能调节高度,适用性较差。根据专利文献201820802721.8建筑用支撑架,包括底座、支撑杆和固定板,支撑杆设置在底座顶部,固定板固定在支撑杆顶部,固定板两个末端分别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辅助支撑板和第二辅助支撑板,第一辅助支撑板和第二辅助支撑板下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开设有通孔,支撑杆上铰接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虽然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但是不能调节高度,适用性较差。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建筑用支撑架,便于调节支撑架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支撑架,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用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正上方安装有空心套筒,所述空心套筒的开口端垂直向下,所述空心套筒的内顶板上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空心套筒的顶端安装有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均水平安装有第一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均通过滚珠轴承连接有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与所述主支撑板的外周边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壁上均固定包裹有旋转筒,两个所述旋转筒远离所述主支撑板的一侧均安装有辅支撑板,两个所述辅支撑板的底部中心处均安装有连接件,且两个所述辅支撑板的底部均设有折叠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折叠支撑组件的一端均通过两个所述连接件与两个所述辅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折叠支撑组件远离两个所述辅支撑板的一端均与所述空心套筒的外壁活动连接。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折叠支撑组件均包括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空心套筒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内侧均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均安装有调节螺栓,且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均通过两个所述调节螺栓与两个所述连接杆相连。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安装有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均与两个所述连接件铰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套筒的前后两侧相对安装有转动组件,两个所述转动组件均包括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空心套筒的一侧均焊接固定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远离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中心处均设有安装孔,且两个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均安装有转动球,两个所述转动球均与两个所述安装孔插接连接。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转动球的外壁均与两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相接触但不固定,两个所述转动球的外侧均焊接固定有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均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板和两个所述辅支撑板的顶部均通过胶粘粘合连接有耐磨层。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个顶角处逐一垂直安装有液压伸缩支撑腿。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液压伸缩支撑腿的内侧均垂直安装有万向轮,两个所述万向轮的顶部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技术的高度便于调节,节约了空间,当要展开辅支撑板时,通过折叠支撑组件展开辅支撑板,通过第一转动轴的转动,带动旋转筒转动,通过旋转筒带动辅支撑板转动,实现了辅支撑板的活动安装,进而使辅支撑板与主支撑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之后通过展开的折叠支撑组件稳固支撑辅支撑板,通过液压缸工作,使得液压缸的活塞杆在垂直方向上伸缩,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调节主支撑板和辅支撑板的高度,将主支撑板和辅支撑板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对建筑模板进行支撑,实现了支撑架的高度调节,当不使用支撑架时,通过折叠支撑组件收起辅支撑板,将支撑架降到最低,节约了空间;其二,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实现,通过转动球与安装孔的插接连接,转动球的外壁与安装孔的内壁相接触但不固定,实现了转动球在安装孔内的转动,由于转动球通过安装杆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因此实现了第一支撑杆的活动安装,由于第一支撑杆通过连接杆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二转动轴通过调节螺栓与连接杆相连,因此通过松动调节螺栓可以使连接杆在第二转动轴内转动,从而实现了辅支撑板的向下收起,结构简单,便于实现,适合大量生产。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B区放大图。图中:1、底座;11、液压伸缩支撑腿;12、万向轮;2、液压缸;3、空心套筒;4、主支撑板;41、固定块;42、第一转动轴;43、旋转筒;44、辅支撑板;45、耐磨层;46、连接件;5、折叠支撑组件;51、第一支撑杆;52、连接杆;53、第二转动轴;54、第二支撑杆;55、调节螺栓;6、转动组件;61、安装块;611、安装孔;62、转动球;63、安装杆;64、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3,一种建筑用支撑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正上方安装有空心套筒3,所述空心套筒3的开口端垂直向下,所述空心套筒3的内顶板上安装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活塞杆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空心套筒3的顶端安装有主支撑板4,所述主支撑板4的前后两侧均水平安装有第一转动轴42,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42的两端均通过滚珠轴承连接有固定块41,多个所述固定块41的一侧均与所述主支撑板4的外周边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42的外壁上均固定包裹有旋转筒43,两个所述旋转筒43远离所述主支撑板4的一侧均安装有辅支撑板44,两个所述辅支撑板44的底部中心处均安装有连接件46,且两个所述辅支撑板44的底部均设有折叠支撑组件5,两个所述折叠支撑组件5的一端均通过两个所述连接件46与两个所述辅支撑板44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折叠支撑组件5远离两个所述辅支撑板44的一端均与所述空心套筒3的外壁活动连接。请着重参照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支撑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正上方安装有空心套筒(3),所述空心套筒(3)的开口端垂直向下,所述空心套筒(3)的内顶板上安装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活塞杆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空心套筒(3)的顶端安装有主支撑板(4),所述主支撑板(4)的前后两侧均水平安装有第一转动轴(42),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42)的两端均通过滚珠轴承连接有固定块(41),多个所述固定块(41)的一侧均与所述主支撑板(4)的外周边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42)的外壁上均固定包裹有旋转筒(43),两个所述旋转筒(43)远离所述主支撑板(4)的一侧均安装有辅支撑板(44),两个所述辅支撑板(44)的底部中心处均安装有连接件(46),且两个所述辅支撑板(44)的底部均设有折叠支撑组件(5),两个所述折叠支撑组件(5)的一端均通过两个所述连接件(46)与两个所述辅支撑板(44)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折叠支撑组件(5)远离两个所述辅支撑板(44)的一端均与所述空心套筒(3)的外壁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支撑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正上方安装有空心套筒(3),所述空心套筒(3)的开口端垂直向下,所述空心套筒(3)的内顶板上安装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活塞杆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空心套筒(3)的顶端安装有主支撑板(4),所述主支撑板(4)的前后两侧均水平安装有第一转动轴(42),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42)的两端均通过滚珠轴承连接有固定块(41),多个所述固定块(41)的一侧均与所述主支撑板(4)的外周边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42)的外壁上均固定包裹有旋转筒(43),两个所述旋转筒(43)远离所述主支撑板(4)的一侧均安装有辅支撑板(44),两个所述辅支撑板(44)的底部中心处均安装有连接件(46),且两个所述辅支撑板(44)的底部均设有折叠支撑组件(5),两个所述折叠支撑组件(5)的一端均通过两个所述连接件(46)与两个所述辅支撑板(44)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折叠支撑组件(5)远离两个所述辅支撑板(44)的一端均与所述空心套筒(3)的外壁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折叠支撑组件(5)均包括第一支撑杆(51),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51)远离所述空心套筒(3)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转动轴(53),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53)的内侧均安装有连接杆(52),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53)的外侧均安装有调节螺栓(55),且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53)均通过两个所述调节螺栓(55)与两个所述连接杆(5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52)的顶端均安装有第二支撑杆(54),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54)的顶端均与两个所述连接件(46)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支撑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仁贵吉达华丁国东王邦国王赛陈春红吉久平余中旺吴阳兵佘强强金恺生冯海权吉顺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达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徐仁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