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运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97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电机、螺杆、第一升降板、支撑板、减震器、第二升降板、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支撑板,底座和支撑板之间竖直设置螺杆和第一导杆,所述螺杆底端与位于底座上的电机输出轴连接,顶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和支撑板之间水平设置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与螺杆螺接且与第一导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板顶部竖直设置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穿过支撑板与减震器连接,所述第二导杆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减震器顶部安装第二升降板。在支撑装置中设置减震器,吸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提高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和工程施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频繁用到支撑装置进行辅助支撑以防止塌陷或安装其余部件,现有的建筑工程支撑装置一般只具备升降系统,因缺少减震系统不能缓冲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施工精度较低。随着施工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现有的普通支撑装置已不能够满足逐渐高标准的建筑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电机、螺杆、第一升降板、支撑板、减震器、第二升降板、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支撑板,底座和支撑板之间竖直设置螺杆和第一导杆,所述螺杆底端与位于底座上的电机输出轴连接,顶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和支撑板之间水平设置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与螺杆螺接且与第一导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板顶部竖直设置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穿过支撑板与减震器连接,所述第二导杆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减震器顶部安装第二升降板。所述减震器包括底板、立杆、顶架和阻尼器,所述底板上竖直固定设置四根立杆,所述立杆顶部安装顶架,所述顶架包括多个纵横设置的支杆,所述底板上于相邻的两个立杆之间相对设置斜杆,所述斜杆与对应的支杆之间安装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一端与斜杆铰接另一端与支杆底部铰接。所述立杆上开设有竖直的凹槽,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安装有减震垫,减震垫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沿凹槽的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顶架支杆的外侧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嵌入所述凹槽内。作为优选,所述支杆顶部设置多个隔震垫。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垫与隔震垫均为橡胶垫。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分别为4个。作为优选,还包括位于底座底部的万向自锁轮,所述万向自锁轮为4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置减震器,在减震器中设置阻尼器、减震垫和隔震垫多重防震,缓冲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提高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和建筑工程施工精度,满足逐渐高标准的建筑施工要求。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减震器结构立体图;图3:减震器主视图;图4:图2中A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和“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电机9、螺杆5、第一升降板2、支撑板6、减震器7、第二升降板8、第一导杆4和第二导杆3,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支撑板6,底座1和支撑板6之间竖直设置螺杆5和第一导杆4,所述螺杆5底端与位于底座1上的电机9输出轴连接,顶端与支撑板6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和支撑板6之间水平设置第一升降板2,所述第一升降板2与螺杆5螺接且与第一导杆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板2顶部竖直设置第二导杆3,所述第二导杆3穿过支撑板6与减震器7连接,所述第二导杆3与支撑板6滑动连接,所述减震器7顶部安装第二升降板8。所述减震器7包括底板70、立杆71、顶架和阻尼器75,所述底板70上竖直固定设置四根立杆71,所述立杆71顶部安装顶架,所述顶架包括多个纵横设置的支杆72,所述底板70上于相邻的两个立杆71之间相对设置斜杆74,所述斜杆74与对应的顶架支杆72之间安装阻尼器75,与斜杆74对应的顶架支杆72下底面处设置阻尼器安装板76,阻尼器75通过位于一端的阻尼器基座与斜杆74螺接,阻尼器基座与阻尼器本体铰接,阻尼器本体远离阻尼器基座一端与阻尼器安装板76铰接,可以理解的是,阻尼器结构为现有技术。所述立杆71上开设有竖直的凹槽,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安装有减震垫78,减震垫78之间留有间隙80,所述间隙80沿凹槽的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顶架支杆72的外侧端设置有凸台73,所述凸台73嵌入所述间隙80内。所述支杆72顶部设置多个隔震垫77。所述减震垫78与隔震垫77均为橡胶垫。所述第一导杆4和第二导杆3分别为4个。还包括位于底座1底部的万向自锁轮10,所述万向自锁轮10为4个。本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第二升降板8上承载重物时,支撑装置产生震动,产生的震动经过隔震垫77、阻尼器75和减震垫78的多重缓冲后被吸收,提高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和建筑工程施工精度。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技术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电机(9)、螺杆(5)、第一升降板(2)、支撑板(6)、减震器(7)、第二升降板(8)、第一导杆(4)和第二导杆(3),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支撑板(6),底座(1)和支撑板(6)之间竖直设置螺杆(5)和第一导杆(4),所述螺杆(5)底端与位于底座(1)上的电机(9)输出轴连接,顶端与支撑板(6)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和支撑板(6)之间水平设置第一升降板(2),所述第一升降板(2)与螺杆(5)螺接且与第一导杆(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板(2)顶部竖直设置第二导杆(3),所述第二导杆(3)穿过支撑板(6)与减震器(7)连接,所述第二导杆(3)与支撑板(6)滑动连接,所述减震器(7)顶部安装第二升降板(8);/n所述减震器(7)包括底板(70)、立杆(71)、顶架和阻尼器(75),所述底板(70)上竖直固定设置四根立杆(71),所述立杆(71)顶部安装顶架,所述顶架包括多个纵横设置的支杆(72),所述底板(70)上于相邻的两个立杆(71)之间相对设置斜杆(74),所述斜杆(74)与对应的顶架支杆(72)之间安装阻尼器(75),所述阻尼器(75)一端与斜杆(74)铰接另一端与支杆(72)底部铰接;/n所述立杆(71)上开设有竖直的凹槽,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安装有减震垫(78),减震垫(78)之间留有间隙(80),所述间隙(80)沿凹槽的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顶架支杆(72)的外侧端设置有凸台(73),所述凸台(73)嵌入所述间隙(8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电机(9)、螺杆(5)、第一升降板(2)、支撑板(6)、减震器(7)、第二升降板(8)、第一导杆(4)和第二导杆(3),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支撑板(6),底座(1)和支撑板(6)之间竖直设置螺杆(5)和第一导杆(4),所述螺杆(5)底端与位于底座(1)上的电机(9)输出轴连接,顶端与支撑板(6)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和支撑板(6)之间水平设置第一升降板(2),所述第一升降板(2)与螺杆(5)螺接且与第一导杆(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板(2)顶部竖直设置第二导杆(3),所述第二导杆(3)穿过支撑板(6)与减震器(7)连接,所述第二导杆(3)与支撑板(6)滑动连接,所述减震器(7)顶部安装第二升降板(8);
所述减震器(7)包括底板(70)、立杆(71)、顶架和阻尼器(75),所述底板(70)上竖直固定设置四根立杆(71),所述立杆(71)顶部安装顶架,所述顶架包括多个纵横设置的支杆(72),所述底板(70)上于相邻的两个立杆(71)之间相对设置斜杆(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华王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李运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