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的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96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底座、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连接底座铰接,固定件的另一端与连接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底座和固定件围成固定腔,所述连接底座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肋板,所述连接底座的侧面上开有连接通孔和连接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底座和固定件连接钢笆网片和脚手架,安装时,操作人员位于脚手架内就可安装钢笆网片,安装无风险、快速,拆卸方便;除此之外,通过连接底座和固定件连接的钢笆网片,不容易松动,防护平台安全性得到提高,保证施工人员的操作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的连接组件
本技术涉及安全连接
,具体涉及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的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工地中,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的高空坠物,避免高空坠物砸伤施工人员以及提升施工的文明性,需要杜绝高空坠物等情况的发生,尤其是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中,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防护平台周围的防护网,不仅要防止高空坠物,还要防止施工人员从高处跌落;目前防护网大多采用网布材料,坠落物很容易撕裂网体,不能有效保护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因此,采用钢笆网片来替代防护网,钢笆网片与脚手架的立杆相连,或者是采用钢丝将钢笆网片固定在脚手架上,这些连接方式都存在以下问题:钢丝连接钢笆网片和脚手架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将身子伸出钢笆网片外侧,操作人员容易跌落,安全风险大,钢笆网的单位安装耗时长,不利于施工周期;钢丝连接后的钢笆网拆卸时困难,大多将钢丝剪断,容易浪费大量的钢丝,施工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的连接组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钢笆网片与脚手架之间采用钢丝连接,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容易跌落,安全风险高,安装难度高,通过连接片,实现钢笆网片的快速安装,减少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底座、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连接底座铰接,固定件的另一端与连接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底座和固定件围成固定腔,所述连接底座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肋板,所述连接底座的侧面上开有连接通孔和连接螺孔。针对现有安全防护平台中,钢笆网片与脚手架采用钢丝连接,钢笆网片安装风险高,操作人员容易跌落,钢笆网片拆卸麻烦,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防护平台的连接片,连接片使用时,连接底座的两端分别与脚手架的横杆和钢笆网片相连,横杆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连接底座上,横杆位于固定腔中,连接底座和固定件,操作人员在钢笆网片的内侧就可以将钢笆网片安装完毕,减少操作人员安装时身体处于空中的危险,减少安装风险和难度,钢笆网片的安装和拆卸可以快速进行;连接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肋板,通过肋板可以避免连接底座弯曲,提高连接底座的强度,提高连接底座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圆弧段、铰接段、连接段,所述铰接段和连接段分别设置在圆弧段的两端,所述圆弧段的横截面是圆弧状,所述连接段和铰接段的外形是平板状,由于横杆的截面是圆柱形,横杆同时与连接底座和固定件接触,为了防止连接底座松动,通过圆弧状,增大与横杆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件于横杆之间的夹持力,进一步的,固定件与横杆接触面上设置网纹,增加固定件与横杆之间的摩擦系数,防止横杆与固定件之间产生滑动,提高连接片的牢固性。优选的,所述圆弧对应的圆心角是30°~120°。优选的,所述连接底座上开有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凹槽位于固定腔内,连接片使用时,横杆位于配合凹槽内,配合凹槽可以避免横杆产生滑动,保证若干个连接片的另一端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定位效果好。优选的,所述配合凹槽的截面呈劣弧状,所述劣弧对应的圆心角优选45°和30°。优选的,所述肋板包括肋板柱、左肋板、右肋板,所述左肋板和右肋板分别设置在肋板柱的两侧,通过肋板可以保证连接底座在长时间使用后,连接底座不变形,左右肋板的设计可以避免对安装过程造成影响,同时加工制造方便。优选的,所述肋板的数量是2个,2个肋板设置在连接底座的底部,2个肋板分布在连接底座底部中心线的两侧,提高连接底座的强度。优选的,所述连接通孔是条形通孔,在更换不同的固定件之后,实现连接底座的通用性。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固定件和连接底座铰接处的连接垫片,通过连接垫片可以在不更换固定件的情况下,用于固定不同高规格的横杆,增加本技术的通用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解决了现有防护平台中钢笆网片与脚手架安装困难的问题,采用钢丝连接不仅安装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存在操作风险,钢丝连接拆卸困难,浪费的成本高昂;本技术通过连接底座和固定件连接钢笆网片和脚手架,安装时,操作人员位于脚手架内就可安装钢笆网片,安装无风险、快速,拆卸方便;除此之外,通过连接底座和固定件连接的钢笆网片,不容易松动,防护平台安全性得到提高,保证施工人员的操作安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仰视图。附图标记及对应零部件名称:1-连接底座,101-连接通孔,102-连接螺孔,2-固定件,3-肋板,301-肋板柱,302-左肋板,303-右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3所示,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底座1、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的一端与连接底座1铰接,固定件2的另一端与连接底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底座1和固定件2围成固定腔,所述连接底座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肋板3,所述连接底座1的侧面上开有连接通孔101和连接螺孔102。本实施例中,肋板3的数量是两个,两个肋板3分布在连接底座1的地步,固定件2铰接在连接底座1的顶部,连接底座1和固定件2采用销轴铰接,固定件2的另一端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连接通孔101正对,采用螺栓穿过螺纹孔和连接通孔101,使用时,通过螺栓将固定件2牢牢的固定在脚手架的横杆或者立杆上;安装时,连接底座1的连接螺孔102与钢笆网片上的螺纹孔相配合,连接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脚手架和钢笆网片。实施例2: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固定件2包括圆弧段、铰接段、连接段,所述铰接段和连接段分别设置在圆弧段的两端,所述圆弧段的横截面是圆弧状,所述连接段和铰接段的外形是平板状;所述圆弧对应的圆心角是60°,连接段、铰接段、圆弧段三者一体成型,连接段和铰接段分别开有与连接底座1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孔和铰接孔,固定件2可以是采用长方体弯曲而成。进一步的,连接底座1的顶部上延伸有用于连接固定件2的连接端,连接端上开有条形通孔,固定件2与连接底座1铰接的销轴能够在条形通孔内滑动,通过设置在固定件2和连接底座1铰接处的连接垫片来调整固定件2的相对连接底座1之间的位置关系,使连接片可以固定在不同孔径的脚手架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底座1上开有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凹槽位于固定腔内,配合凹槽无语连接底座1的顶面上,所述配合凹槽的截面呈劣弧状,所述劣弧对应的圆心角是30°。进一步的,所述肋板3包括肋板柱301、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底座(1)、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的一端与连接底座(1)铰接,固定件(2)的另一端与连接底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底座(1)和固定件(2)围成固定腔,所述连接底座(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肋板(3),所述连接底座(1)的侧面上开有连接通孔(101)和连接螺孔(102)。/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底座(1)、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的一端与连接底座(1)铰接,固定件(2)的另一端与连接底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底座(1)和固定件(2)围成固定腔,所述连接底座(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肋板(3),所述连接底座(1)的侧面上开有连接通孔(101)和连接螺孔(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包括圆弧段、铰接段、连接段,所述铰接段和连接段分别设置在圆弧段的两端,所述圆弧段的横截面是圆弧状,所述连接段和铰接段的外形是平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对应的圆心角是30°~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上开有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凹槽位于固定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的连接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协越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协升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