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防水坡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93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防水坡屋面,包括屋面结构层,所述屋面结构层上方铺设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上方架设木龙骨,所述木龙骨和保温层之间形成架空层,所述架空层内铺设通风管,所述木龙骨上方铺设沥青防水板,所述沥青防水板上方铺设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方铺设顺水条,所述通风管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延伸至顺水条外侧,所述通风管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穿设屋面结构层延伸至房屋内,所述排水管连接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防止雨水在坡屋面积蓄,还能在下雨天自动打开盖板,提高排水的效率,在晴天闭合盖板,不影响整个坡屋面的美观,通风管在通风排气的同时,还可以防止雨水倒灌,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防水坡屋面
本技术涉及坡屋面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通风防水坡屋面。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坡屋面以其造型多变、色彩亮丽和隔热性能优越的特点在住宅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坡屋面仍存在许多问题。现有的坡屋面的在处理防水时主要采用铺设防水材料或者铺设排水管,防水材料很容易老化,而排水管需要设置很多的管口,管口处设置盖板,盖板不能够自动闭合与开启,影响使用效果,此外开启的盖板也会影响坡屋面的美观,现有的坡屋面的通风措施主要是通过铺设通风管道,雨水可能会有沿着通风管进入房屋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自动控制排水管管口盖板闭合与开启,造型美观,通风效果好的坡屋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风防水坡屋面,包括屋面结构层,所述屋面结构层上方铺设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上方架设木龙骨,所述木龙骨和保温层之间形成架空层,所述架空层内铺设通风管,所述木龙骨上方铺设沥青防水板,所述沥青防水板上方铺设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方铺设顺水条,所述通风管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延伸至顺水条外侧,所述通风管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穿设屋面结构层延伸至房屋内,所述排水管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顶端铰接盖板,所述进水管管壁固定连接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内设有推动条,所述盖板内侧设有插筒,所述推动条顶端卡设在插筒内,所述导向管连接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连通顺水条表面。作为改进,所述推动条为吸水膨胀材料制成。作为改进,所述出气管顶端为向下弯曲结构。作为改进,所述盖板与进水管配合紧密。作为改进,所述导向管为顶部开口结构。作为改进,所述排水管连通排水渠。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连接在通风管上的出气管和进气管可以将新鲜空气输送至屋内,出气管顶部为弯曲结构,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屋内,木龙骨和保温层之间的架空层,也可以实现空气的流通,雨水经过导流管进入导向管,推动条吸水膨胀,将盖板向上方顶开,可以加快雨水进入排水管,防止坡屋面积水,推动条内的水分被蒸发后,推动条收缩,盖板重新闭合。本技术不仅能够防止雨水在坡屋面积蓄,还能在下雨天自动打开盖板,提高排水的效率,在晴天闭合盖板,不影响整个坡屋面的美观,通风管在通风排气的同时,还可以防止雨水倒灌,结构简单,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A处的放大图。如图所示:1、屋面结构层,2、保温层,3、木龙骨,4、通风管,5、沥青防水板,6、排水管,7、顺水条,8、出气管,9、进气管,10、进水管,11、盖板,12、导向管,13、推动条,14、插筒,15、导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通风防水坡屋面,包括屋面结构层1,所述屋面结构层1上方铺设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上方架设木龙骨3,所述木龙骨3和保温层2之间形成架空层,所述架空层内铺设通风管4,所述木龙骨3上方铺设沥青防水板5,所述沥青防水板5上方铺设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上方铺设顺水条7,所述通风管4连接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延伸至顺水条7外侧,所述通风管4连接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穿设屋面结构层1延伸至房屋内,所述排水管6连接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顶端铰接盖板11,所述进水管10管壁固定连接导向管12,所述导向管12内设有推动条13,所述盖板11内侧设有插筒14,所述推动条13顶端卡设在插筒14内,所述导向管12连接导流管15,所述导流管15连通顺水条7表面。所述推动条13为吸水膨胀材料制成,所述出气管9顶端为向下弯曲结构,所述盖板11与进水管10配合紧密,所述导向管12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排水管6连通排水渠。在具体的使用中,下雨时,雨水从导流管15进入导向管12内,浸润导向管12内的推动条13,推动条13吸水膨胀,沿着导向管12向上膨胀,将盖板11向上顶起,雨水进入进水管10,流经排水管6汇入排水渠,天晴时,阳光照射下,推动条13内的水分蒸发,推动条13收缩,盖板11逐渐闭合。通风管4上的出气管8将外部的新鲜空气经过进气管9输送至屋内,出气管8顶部的弯曲结构可以防止雨水倒灌,木龙骨3和保温层2之间形成的架空层也可以使空气流通。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防水坡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结构层(1),所述屋面结构层(1)上方铺设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上方架设木龙骨(3),所述木龙骨(3)和保温层(2)之间形成架空层,所述架空层内铺设通风管(4),所述木龙骨(3)上方铺设沥青防水板(5),所述沥青防水板(5)上方铺设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上方铺设顺水条(7),所述通风管(4)连接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延伸至顺水条(7)外侧,所述通风管(4)连接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穿设屋面结构层(1)延伸至房屋内,所述排水管(6)连接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顶端铰接盖板(11),所述进水管(10)管壁固定连接导向管(12),所述导向管(12)内设有推动条(13),所述盖板(11)内侧设有插筒(14),所述推动条(13)顶端卡设在插筒(14)内,所述导向管(12)连接导流管(15),所述导流管(15)连通顺水条(7)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防水坡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结构层(1),所述屋面结构层(1)上方铺设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上方架设木龙骨(3),所述木龙骨(3)和保温层(2)之间形成架空层,所述架空层内铺设通风管(4),所述木龙骨(3)上方铺设沥青防水板(5),所述沥青防水板(5)上方铺设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上方铺设顺水条(7),所述通风管(4)连接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延伸至顺水条(7)外侧,所述通风管(4)连接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穿设屋面结构层(1)延伸至房屋内,所述排水管(6)连接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顶端铰接盖板(11),所述进水管(10)管壁固定连接导向管(12),所述导向管(12)内设有推动条(13),所述盖板(11)内侧设有插筒(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光陈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建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