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料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77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料台装置。其技术要点是:缝纫机,缝纫机上设有加工台、缝纫机头,加工台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布料,缝纫机头用于缝纫加工台上的布料,缝纫机上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布料的放料台,放料台由缝纫机加工方向对应设置进入边,缝纫机上设有连接杆和档杆,连接杆可转动的连接在缝纫机上,档杆与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档杆与进入边形成夹口,夹口用于夹住待加工的布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布料放置到加工台上操作方便,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料台装置
本技术涉及缝纫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放料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缝纫机在加工布料过程中,需要重复进行一个操作,将布料转移到缝纫机的加工台上,再通过缝纫机进行加工,但是目前都是将待加工的布料放在框内,加工时将框内的布料取出,加工完成后将布料放到另一个框内,取料时需要转身弯腰取出布料,存在取出布料时速度慢的问题,并且取出布料后还需将其在加工台上放置平整,效率低下。将放置待加工的布料的框放在凳子上,则会出现不稳定,容易被经过的员工碰翻的情况,并且占地大,增加了场地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布料放置到加工台上操作方便,效率高的放料台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料台装置,包括有:缝纫机,所述缝纫机上设有加工台、缝纫机头,所述加工台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布料,所述缝纫机头用于缝纫加工台上的布料,所述缝纫机上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布料的放料台,所述放料台由缝纫机加工方向对应设置进入边,所述缝纫机上设有连接杆和档杆,所述连接杆可转动的连接在缝纫机上,所述档杆与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档杆与进入边形成夹口,所述夹口用于夹住待加工的布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料台在进入边下侧设有档块,所述档块位于档杆旋转的路径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料台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进入边、档杆形成“U”形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料台上设有固定待加工布料的定位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旋转杆和定位压杆,所述旋转杆可旋转的安装在放料台上,所述定位压杆与旋转杆连接,所述定位压杆用于压住放料台上的待加工布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料台下侧设有加强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料台可拆卸的安装在缝纫机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料台上设有卡块,所述缝纫机上设有供卡块嵌入的卡槽,卡槽由外向内从上到下倾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加工时只需由上至下逐个翻转放料台上的待加工布料,无需多次弯腰,加工方便,待加工布料翻转到加工时,缝纫机内的控制器控制连接杆旋转使其松开需要加工的待加工布料,缝纫机的机头工作,待加工的布料被拉出加工,加工完成后,布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掉入下方已经放好的收集框内,效率高。一片待加工布料加工完成后,缝纫机复位,继续翻转放料台上最上方的待加工布料,无需多次弯腰,加工方便。放料台平整,放料台上的待加工布料平整,加快布料对齐的过程,效率高,并且占地面积小,减少场地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放料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放料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卡块、卡槽的结构示意图。标记说明:1、缝纫机;11、加工台;12、缝纫机头;2、放料台;21、进入边;31、连接杆;32、档杆;4、夹口;22、档块;23、定位块;5、定位机构;51、旋转杆;52、定位压杆;6、加强杆;71、卡块;72、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放料台装置,包括有:缝纫机1,所述缝纫机1上设有加工台11、缝纫机1头,所述加工台11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布料,所述缝纫机1头用于缝纫加工台11上的布料,所述缝纫机1上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布料的放料台2,所述放料台2由缝纫机1加工方向对应设置进入边21,所述缝纫机1上设有连接杆31和档杆32,所述连接杆31可转动的连接在缝纫机1上,所述档杆32与连接杆31的上端连接,所述档杆32与进入边21形成夹口4,所述夹口4用于夹住待加工的布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时,先将待加工布料放置到放料台2上,待加工布料的两侧悬挂在进入边21和相对进入边21的另一边,放置好后,调整连接杆31,使连接杆31上的档杆32压住待加工布料,接着员工进行加工,加工时只需由上至下逐个翻转放料台2上的待加工布料,无需多次弯腰,加工方便,待加工布料翻转到加工时,缝纫机1内的控制器控制连接杆31旋转使其松开需要加工的待加工布料,缝纫机1的机头工作,待加工的布料被拉出加工,加工完成后,布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掉入下方已经放好的收集框内,效率高。一片待加工布料加工完成后,缝纫机1复位,继续翻转放料台2上最上方的待加工布料,无需多次弯腰,加工方便。放料台2平整,放料台2上的待加工布料平整,加快布料对齐的过程,效率高,并且占地面积小,减少场地成本。避免了目前的缝纫机1在加工布料过程中,需要重复弯腰进行一个操作,将布料转移到缝纫机1的加工台11上,再通过缝纫机1进行加工,取料时需要转身弯腰取出布料,取出布料时速度慢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取出布料后还需将其在加工台11上放置平整,效率低下。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放料台2在进入边21下侧设有档块22,所述档块22位于档杆32旋转的路径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档块22与档杆32将待加工布料夹在中间,避免待加工布料滑移,提高待加工布料在员工加工时位置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加工效率,档块22的受力面积大于进入边21的横截面积,夹住待加工布料时,待加工布料的受力面更广,夹的更牢。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放料台2上设有定位块23,所述定位块23与进入边21、档杆32形成“U”形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23、进入边21、档杆32将三个方向均进行限位,使放置待加工布料的位置稳定,使员工每次翻转待加工布料的位置一致,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且三个方向限位方便在放料台2上装待加工布料,只需将放置的边与档块22相抵触即可使每个放料台2上的待加工布料统一,方便员工在加工时对齐,提高员工的加工效率。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放料台2上设有固定待加工布料的定位机构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放料台2上最上侧的待加工布料翻转后,定位机构5固定下方的待加工布料,使下方的代加工布料位置稳定,使员工每次翻转待加工布料的位置一致,避免下方的待加工布料偏移,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有旋转杆51和定位压杆52,所述旋转杆51可旋转的安装在放料台2上,所述定位压杆52与旋转杆51连接,所述定位压杆52用于压住放料台2上的待加工布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压杆52在重力的作用下压住待加工布料,翻转放置台上待加工的布料时,取出一片,将其抽出,抽出过程中定位压杆52始终压住待加工布料,取出的待加工布料脱离被压时,下侧的待加工布料被定位压杆52压住,避免待加工的布料出现偏移,随着待加工布料的持续取出,定位压杆52逐渐下降,旋转杆51旋转,始终保持压住待加工布料的状态,使用方便。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放料台2下侧设有加强杆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放料台2可以采用薄钢板,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料台装置,包括有:缝纫机(1),所述缝纫机(1)上设有加工台(11)、缝纫机(1)头,所述加工台(11)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布料,所述缝纫机(1)头用于缝纫加工台(11)上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1)上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布料的放料台(2),所述放料台(2)由缝纫机(1)加工方向对应设置进入边(21),所述缝纫机(1)上设有连接杆(31)和档杆(32),所述连接杆(31)可转动的连接在缝纫机(1)上,所述档杆(32)与连接杆(31)的上端连接,所述档杆(32)与进入边(21)形成夹口(4),所述夹口(4)用于夹住待加工的布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料台装置,包括有:缝纫机(1),所述缝纫机(1)上设有加工台(11)、缝纫机(1)头,所述加工台(11)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布料,所述缝纫机(1)头用于缝纫加工台(11)上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1)上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布料的放料台(2),所述放料台(2)由缝纫机(1)加工方向对应设置进入边(21),所述缝纫机(1)上设有连接杆(31)和档杆(32),所述连接杆(31)可转动的连接在缝纫机(1)上,所述档杆(32)与连接杆(31)的上端连接,所述档杆(32)与进入边(21)形成夹口(4),所述夹口(4)用于夹住待加工的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料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台(2)在进入边(21)下侧设有档块(22),所述档块(22)位于档杆(32)旋转的路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料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台(2)上设有定位块(23),所述定位块(23)与进入边(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陈燚恒冯远达许有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固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