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71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钢纤维,包括钢纤维本体,在钢纤维本体的两端分别垂直设有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所述的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外表面分别缠绕有螺纹,在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外表面的螺纹,增大钢纤维在混凝土内的抗拉力,所述的钢纤维本体的外表面两侧对称设有防滑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外表面的螺纹,增大钢纤维在混凝土内的抗拉力;防滑凸起的设置,增加该钢纤维在混凝土内的握裹力,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纤维
本技术属于钢纤维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钢纤维。
技术介绍
在催化裂化装置中常采用耐火浇注料,为增强浇注料的整体韧性及防止与金属壳体的脱落,在浇注料中增加一定比例的钢纤维。但是现有的钢纤维在混凝土结合状态中,均容易拉脱,抗拉、抗剪切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钢纤维,其增大了与混凝土结合时的握裹力,提高了其抗拉性、抗剪切性,尤其适合用于混凝土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钢纤维,包括钢纤维本体,在钢纤维本体的两端分别垂直设有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所述的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外表面分别缠绕有螺纹,在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外表面的螺纹,增大钢纤维在混凝土内的抗拉力,所述的钢纤维本体的外表面两侧对称设有防滑凸起。进一步,所述的钢纤维本体的两端分别与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的中心处连接。进一步,所述的钢纤维本体弯折成锯齿形或者波浪形。进一步,所述的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之间设有多个钢纤维本体。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外表面的螺纹,增大钢纤维在混凝土内的抗拉力;防滑凸起的设置,增加该钢纤维在混凝土内的握裹力,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纤维本体2、上微型丝杆3、下微型丝杆4、防滑凸起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钢纤维,包括钢纤维本体1,在钢纤维本体的两端分别垂直设有上微型丝杆2、下微型丝杆3,所述的上微型丝杆2、下微型丝杆3外表面分别缠绕有螺纹,在上微型丝杆2、下微型丝杆3外表面的螺纹,增大钢纤维在混凝土内的抗拉力,所述的钢纤维本体1的外表面两侧对称设有防滑凸起4,能够增加该钢纤维在混凝土内的握裹力。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纤维本体1的两端分别与上微型丝杆2、下微型丝杆3的中心处连接。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的上微型丝杆2、下微型丝杆3之间设有两个钢纤维本体2,且每个所述的钢纤维本体1均呈直线设置。实施例3如图3所示,所述的上微型丝杆2、下微型丝杆3之间设有三个钢纤维本体3,每个所述的钢纤维本体3弯折成锯齿形或者波浪形(图中的钢纤维本体1外表面上的防滑凸起未画出)。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本技术的钢纤维本体采用圆形钢丝为原材料制成,采取该结构的钢纤维放在混凝土中,增大与浇注料的接触面积,具有较好的耐压和抗腐蚀性能,增加该钢纤维在混凝土内的握裹力。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钢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纤维本体,在钢纤维本体的两端分别垂直设有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所述的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外表面分别缠绕有螺纹,在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外表面的螺纹,增大钢纤维在混凝土内的抗拉力,所述的钢纤维本体的外表面两侧对称设有防滑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纤维本体,在钢纤维本体的两端分别垂直设有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所述的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外表面分别缠绕有螺纹,在上微型丝杆、下微型丝杆外表面的螺纹,增大钢纤维在混凝土内的抗拉力,所述的钢纤维本体的外表面两侧对称设有防滑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继林章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