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63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和工作平台,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下方,所述底座下方四周设有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底座和工作平台之间设有液压升降平台,所述液压升降平台包括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伸缩杆、液压缸,所述底座上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采用限位柱进行固定,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底座上的凹槽内,另一端与液压升降平台的第一联动件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设有锁止机构能够对液压升降平台起到减缓压力的作用,便于提高液压升降平台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升降平台
,特别是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液压升降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起重装卸机械设备,在一些工厂、仓库卸货等物流系统中比较常用,且目前对升降平台的利用通常是跟其他平面输送设备放在一起进行使用,从而使得不同高度的输送线相连接;在液压升降平台上升到指定高度后,需要使得液压升降平台处于静止状态,方便装卸货,此时通常是依靠液压缸自身的阀门闭锁来实现液压缸的锁止,这个时候,由于液压系统工作的环境,长时间工作可能使得机器出现阀门关闭不严、液压管路泄漏等故障,进而导致液压升降平台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带来安全隐患。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液压升降平台加以改进,使其能够适应现在对液压升降平台工作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液压升降平台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是采用液压缸自身的阀门闭锁来实现液压缸的锁止,该种工作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平台,从而能够减少液压升降平台的工作压力,以及能够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和工作平台,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下方,所述底座下方四周设有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底座和工作平台之间设有液压升降平台,所述液压升降平台包括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伸缩杆、液压缸,所述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通过铰链连接成“X”形,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上端与工作平台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下端与底座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联动件的上端与工作平台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联动件的下端与底座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与第二联动件与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液压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采用限位柱进行固定,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底座上的凹槽内,另一端与液压升降平台的第一联动件相抵。对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支撑机构为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分为前轮及后轮,所述后轮上设有用于控制后轮状态的固定机构。对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底座上凹槽销轴连接。对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限位柱被销轴一分为二,其中一侧长度与销轴到凹槽底面高度一致,另一侧长度与液压升降平台中第一联动件工作时最大伸展状态距离底座表面的垂直距离相同。对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凹槽内还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限位柱远离销轴的一侧,所述支撑柱顶靠在限位柱上用于对限位柱起到支撑的作用。对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底座上靠近凹槽处设有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与底座铰链连接,所述遮挡件的长度大于凹槽的宽度。对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支撑机构为支撑杆,所述支撑机构靠近地面一侧的表面粗糙度大。对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支撑机构为支撑柱与移动轮结合,其前端为支撑柱,后端为移动轮。其有益效果在于,加设有锁止机构能够对液压升降平台起到减缓压力的作用,便于提高液压升降平台的使用寿命;1、锁止机构采用限位柱的结构对液压升降平台的第一联动件进行支撑固定,便于人们进行使用;凹槽内设有支撑柱能够对限位柱在不工作的状态下对其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使其不会与凹槽底面接触;2、支撑机构设置成多种结构,便于更加有效地对本装置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凹槽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凹槽;21、液压缸;22、伸缩杆;31、第一联动件;32、第二联动件;4、工作平台;5、推板;6、锁止机构;61、限位柱;62、支撑柱;63、遮挡件;71、移动轮;72、支撑杆;8、固定机构。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说明本技术的设计初衷,是由于在液压升降平台上升到指定高度后,需要使得液压升降平台处于静止状态,方便装卸货,此时通常是依靠液压缸自身的阀门闭锁来实现液压缸的锁止,但是这个时候,由于液压系统工作的环境,长时间工作可能使得机器出现阀门关闭不严、液压管路泄漏等故障,进而导致液压升降平台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带来安全隐患。为了提高液压升降平台使用的安全性使其符合市场的需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锁止机构使得液压升降平台停止时保持稳定,从而提高人们的安全保障,使得液压升降平台正常工作。实施例1如附图1-3所示,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和工作平台4,所述底座1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4下方,所述底座1下方四周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为移动轮71,所述移动轮71分为前轮及后轮,所述后轮上设有用于控制后轮状态的固定机构8(该固定机构8工作原理与婴儿车的后车轮工作原理一致),所述固定机构8能够控制后轮行走状态,便于固定本装置,防止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固定不牢靠移动从而影响工作;位于所述底座1和工作平台4之间设有液压升降平台,所述液压升降平台包括第一联动件31、第二联动件32、伸缩杆22、液压缸21,所述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32通过铰链连接成“X”形,所述第一联动件31的上端与工作平台4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31的下端与底座1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联动件32的上端与工作平台4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联动件32的下端与底座1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31与第二联动件32与伸缩杆22连接,所述伸缩杆22与液压缸21连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锁止机构6,所述锁止机构6采用限位柱61进行固定,所述限位柱61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底座1上的凹槽11内,另一端与液压升降平台的第一联动件31相抵;所述限位柱61与所述底座1上凹槽11销轴连接;所述限位柱61被销轴一分为二,其中一侧长度与销轴到凹槽11底面高度一致,另一侧长度与液压升降平台中第一联动件31工作时最大伸展状态距离底座1表面的垂直距离相同,能够使得限位柱61在凹槽11内自由地移动且能够对液压升降平台进行有效的支撑;所述凹槽11内还设有支撑柱62,所述支撑柱62位于限位柱61远离销轴的一侧,所述支撑柱62顶靠在限位柱61上用于对限位柱61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柱62能够对限位柱61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其滑落至凹槽11内。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底座1上靠近凹槽11处设有遮挡件63,所述遮挡件63与底座1铰链连接,所述遮挡件63可以在底座1上旋转,所述遮挡件63的长度大于凹槽11的宽度,所述遮挡件63能够对限位柱61起到进一步固定的作用,防止限位柱61工作时对液压升降平台支撑不牢固从而滑落至凹槽11内。对技术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底座1一侧设有推板5,所述推板5与底座1固定连接,便于人工推动本装置移动。实施例2如附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支撑机构为支撑杆72,所述支撑机构靠近地面一侧的表面粗糙度大,便于支撑机构稳定地抓住地面,便于液压升降平台进行工作。实施例3如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和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下方,所述底座下方四周设有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底座和工作平台之间设有液压升降平台,所述液压升降平台包括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伸缩杆、液压缸,所述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通过铰链连接成“X”形,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上端与工作平台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下端与底座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联动件的上端与工作平台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联动件的下端与底座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与第二联动件与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液压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采用限位柱进行固定,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底座上的凹槽内,另一端与液压升降平台的第一联动件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和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下方,所述底座下方四周设有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底座和工作平台之间设有液压升降平台,所述液压升降平台包括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伸缩杆、液压缸,所述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通过铰链连接成“X”形,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上端与工作平台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下端与底座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联动件的上端与工作平台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联动件的下端与底座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与第二联动件与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液压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采用限位柱进行固定,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底座上的凹槽内,另一端与液压升降平台的第一联动件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为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分为前轮及后轮,所述后轮上设有用于控制后轮状态的固定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底座上凹槽销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江峰铝合金升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