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罐浮动出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47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罐浮动出油装置,包括提升管段以及用于提供所述提升管段以浮力的浮动装置,所述提升管段的一端可转动地连通至油罐出油口,所述提升管段的另一端设置有吸油口,所述提升管段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伸缩软管,所述第二管段可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管段上,所述伸缩软管与所述第一管段同轴设置,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段连通,所述伸缩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储油罐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并且使用效果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罐浮动出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出油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油罐浮动出油装置。
技术介绍
原油在储油罐内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密度的缘故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分和杂质等重质成分会沉降到罐底,而原油储罐的上部则为较纯净的原油。而为了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抽取掉罐内的原油,取油口一般设置在储油罐的底部;并且对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些浮动式的出油装置,以便于对储油罐内上部原油的抽取,尽量确保出油质量。如公告号为CN205418622U所示的一种油罐浮动出油装置,但是这种形式中,由于提升管段为硬质管,因此使得油罐的长度需要大于提升管段的长度,当储量较大时,会极大地提高储油罐的占用空间,增加生产成本。再如公告号为CN209567360U所示的一种浮动吸油装置,将提升管段直接设置为软管,这种方案虽然可以缓解油罐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纯软管的设计在吸力的作用下会出现不规则律动,容易打破罐内油层结构,影响出油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罐浮动出油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储油罐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并且使用效果稳定、可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罐浮动出油装置,包括提升管段以及用于提供所述提升管段以浮力的浮动装置,所述提升管段的一端可转动地连通至油罐出油口,所述提升管段的另一端设置有吸油口,所述提升管段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伸缩软管,所述第二管段可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管段上,所述伸缩软管与所述第一管段同轴设置,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段连通,所述伸缩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之间设置有防止所述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之间出现滑动分离的防脱出机构。作为优选,所述防脱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段外周面上的若干限位柱、对应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上的若干滑动槽,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作为优选,若干所述限位柱绕所述第一管段的轴线均匀设置且靠近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的一端。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之间、所述伸缩软管与所述第一管段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作为优选,所述浮动装置通过连接杆铰接所述提升管段并设置在靠近所述吸油口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浮动装置之间、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提升管段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包括杆体、设置在所述杆体两端的螺纹杆段以及与所述螺纹杆段配合使用的螺帽,所述浮动装置、提升管段穿设在所述螺纹杆段上并通过所述螺帽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吸油口处设置有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巧妙地将提升管段设置为由若干管段相对滑动连接的模式,以实现提升管段的伸长或缩短操作,在使用时由于浮力作用,浮动装置会带动第二管段提升,此时第二管段与第一管段之间的滑动距离变大,使得提升管段总体变长,而此时伸缩软管亦处于伸长状态;当储油量逐渐变少时,由于重力作用,第二管段与第一管段之间的滑动距离慢慢变小,此时伸缩软管也逐渐变为收缩状态,提升管段总体变短。使得整个装置可以满足细高型的储油罐,有效减少了储油罐的占地面积,优化了空间使用。同时,伸缩软管套设设置在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之间,在满足长度改变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管段、第二管段为刚性结构,因此可以有效避免软管的律动而对油层的影响,使得整个装置在吸油过程中更为稳定,确保了出油质量,还可以进一步防止软管的裸露设置而导致的过早损坏,装置的使用更为可靠;并且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还可进一步节省投入成本,市场前景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伸长状态下的立体(上)和局部剖视(下)对比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收缩状态下的立体(上)和局部剖视(下)对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浮动装置运作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杆其一实例(左)和另一实例(右)的对比结构示意图。其中:1-提升管段,11-油罐出油口,12-吸油口,121-滤网,13-第一管段,131-限位柱,14-第二管段,141-滑动槽,15-伸缩软管,2-浮动装置,3-连接杆,31-杆体,32-螺纹杆段,33-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油罐浮动出油装置,包括提升管段1以及用于提供所述提升管段1以浮力的浮动装置2,所述提升管段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通至油罐出油口11,所述提升管段1的另一端设置有吸油口12。其中,所述提升管段1包括第一管段13、第二管段14和伸缩软管15,所述第二管段14可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管段13上,所述伸缩软管15与所述第一管段13同轴设置,所述伸缩软管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段13连通,所述伸缩软管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14连通,且所述伸缩软管15可随着所述第一管段13与第二管段14之间滑动距离的变化而进行伸缩运动。在实际的应用上,在不脱离本方案的技术构思的基础上,对所述提升管段1,可以设置为由若干所述第一管段13、第二管段14和伸缩软管15组成,以满足不同高度的储油罐(图中未示出)的需求,而且可以同兼顾储油罐较小的长度或者宽度,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优化厂房、场地结构。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段13与所述第二管段14之间设置有防止所述第一管段13与第二管段14之间出现滑动分离的防脱出机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防脱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段13外周面上的若干限位柱131、对应所述限位柱131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14上的若干滑动槽141,所述限位柱131与所述滑动槽141滑动连接。具体地,若干所述限位柱131绕所述第一管段13的轴线均匀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131设置有至少两处,且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管段13与所述第二管段14连接的一端,以对所述第一管段13与第二管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罐浮动出油装置,包括提升管段以及用于提供所述提升管段以浮力的浮动装置,所述提升管段的一端可转动地连通至油罐出油口,所述提升管段的另一端设置有吸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管段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伸缩软管,所述第二管段可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管段上,所述伸缩软管与所述第一管段同轴设置,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段连通,所述伸缩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罐浮动出油装置,包括提升管段以及用于提供所述提升管段以浮力的浮动装置,所述提升管段的一端可转动地连通至油罐出油口,所述提升管段的另一端设置有吸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管段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伸缩软管,所述第二管段可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管段上,所述伸缩软管与所述第一管段同轴设置,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段连通,所述伸缩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罐浮动出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之间设置有防止所述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之间出现滑动分离的防脱出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罐浮动出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段外周面上的若干限位柱、对应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上的若干滑动槽,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罐浮动出油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灯刘新宇陈林袁潘华强王明达向云飞刘维康李少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