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驳口无缝对接PET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232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驳口无缝对接PET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上表面粘接有长度标记块,所述耐磨层的下表面通过环保粘接剂粘接有防水膜层,所述防水膜层远离所述耐磨层一侧的表面上粘接有芳香层,所述芳香层的远离所述防水膜层一侧的表面粘接有PET基材层,所述耐磨层,所述防水膜层,所述PET基材层和所述芳香层粘接好的整体膜层右侧边缘处开设有驳口,由于驳口使每两块薄膜与薄膜之间形成无缝对接,使其外表看上去没有缝隙,在铺设时,增加了该薄膜的美观性,长度标记块可以为盖薄膜提供测距功能,使得在需要对该薄膜的长度进行裁剪时更加方便测量,从而提高了该薄膜的功能性,更加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驳口无缝对接PET薄膜
本技术属于PET薄膜
,具体为一种驳口无缝对接PET薄膜。
技术介绍
PET薄膜是一种性能比较全面的包装薄膜。其透明性好,有光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保香性;防潮性中等,在低温下透湿率下降。PET薄膜的机械性能优良,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且挺力好,尺寸稳定,适于印刷、纸袋等二次加工。PET薄膜还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但其不耐强碱;易带静电,尚没有适当的防静电的方法,因此在包装粉状物品时应引起注意。常见的PET薄膜驳口处缝隙较大,极大的影响了该薄膜使用时的美观性,同时由于薄膜的长度较长,在使用时,需要裁剪时,操作较为繁琐,不方便工作人员的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驳口无缝对接PET薄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驳口无缝对接PET薄膜,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上表面粘接有长度标记块,所述耐磨层的下表面通过环保粘接剂粘接有防水膜层,所述防水膜层远离所述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驳口无缝对接PET薄膜,包括耐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的上表面粘接有长度标记块(6),所述耐磨层(1)的下表面通过环保粘接剂粘接有防水膜层(2),所述防水膜层(2)远离所述耐磨层(1)一侧的表面上粘接有芳香层(5),所述芳香层(5)的远离所述防水膜层(2)一侧的表面粘接有PET基材层(4),所述耐磨层(1),所述防水膜层(2),所述PET基材层(4)和所述芳香层(5)粘接好的整体膜层右侧边缘处开设有驳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驳口无缝对接PET薄膜,包括耐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的上表面粘接有长度标记块(6),所述耐磨层(1)的下表面通过环保粘接剂粘接有防水膜层(2),所述防水膜层(2)远离所述耐磨层(1)一侧的表面上粘接有芳香层(5),所述芳香层(5)的远离所述防水膜层(2)一侧的表面粘接有PET基材层(4),所述耐磨层(1),所述防水膜层(2),所述PET基材层(4)和所述芳香层(5)粘接好的整体膜层右侧边缘处开设有驳口(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驳口无缝对接PET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的厚度为30μm,所述耐磨层(1)的宽度为40.0cm,所述耐磨层(1)的表面采用了耐磨性较好的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驳口无缝对接PET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标记块(6)的厚度为0.5μm,所述长度标记块(6)的宽度与所述耐磨层(1)相同为40.0cm,所述长度标记块(6)粘接在所述耐磨层(1)的上表面的边缘处,每个所述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梓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丰光电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