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吹塑生产中的自动去飞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20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吹塑生产中的自动去飞边结构,包括:第一副模板、第二副模板、第一产品固定模、第二产品固定模、料推板、尾料推板、一组动力推板和尾料挡板,第一产品固定模和料推板均安装于第一副模板一侧,料推板设于第一产品固定模上方,尾料推板通过连接柱与第一副模板连接,并设于第一产品固定模下方,动力推板安装于第一副模板后方,动力推板上设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依次穿过第一副模板、料推板以及第二产品固定模上的开口槽;第二产品固定模设于第二副模板内侧,尾料挡板设于第二产品固定模下方,且通过连接柱与第二副模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吹塑生产中的自动去飞边结构
本技术属于吹塑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吹塑生产中的自动去飞边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且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人们的节奏都在不断的加快,同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吹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吹塑和塑料吹塑。吹塑还可分吹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吹塑产品在生产时,其容易产生多余的飞边,为了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必须要对多余的边边进行修整,传统的方式大多都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修整,然而人工修整不仅是工作效率低,同时人具有不可控性,因而其修整后的产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这就严重的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因而现有的技术还有待于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吹塑生产中的自动去飞边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吹塑生产中的自动去飞边结构,包括:第一副模板、第二副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吹塑生产中的自动去飞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副模板(1)、第二副模板(2)、第一产品固定模(3)、第二产品固定模(4)、料推板(5)、尾料推板(6)、一组动力推板(7)和尾料挡板(8),所述第一副模板(1)和第二副模板(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产品固定模(3)和料推板(5)均安装于第一副模板(1)的一侧,且所述料推板(5)设于第一产品固定模(3)的上方,所述尾料推板(6)通过连接柱(9)与第一副模板(1)连接,并设于第一产品固定模(3)的下方,所述动力推板(7)安装于第一副模板(1)的后方,且所述动力推板(7)上设有顶出机构(10),所述顶出机构(10)依次穿过第一副模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吹塑生产中的自动去飞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副模板(1)、第二副模板(2)、第一产品固定模(3)、第二产品固定模(4)、料推板(5)、尾料推板(6)、一组动力推板(7)和尾料挡板(8),所述第一副模板(1)和第二副模板(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产品固定模(3)和料推板(5)均安装于第一副模板(1)的一侧,且所述料推板(5)设于第一产品固定模(3)的上方,所述尾料推板(6)通过连接柱(9)与第一副模板(1)连接,并设于第一产品固定模(3)的下方,所述动力推板(7)安装于第一副模板(1)的后方,且所述动力推板(7)上设有顶出机构(10),所述顶出机构(10)依次穿过第一副模板(1)、料推板(5)以及第二产品固定模(4)上对应的开口槽(44);
所述第二产品固定模(4)设于第二副模板(2)的内侧,所述尾料挡板(8)设于第二产品固定模(4)的下方,且通过连接柱(9)与第二副模板(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吹塑生产中的自动去飞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模板(1)中设有上副模板(11)和下副模板(12),所述料推板(5)设于上副模板(11)上并通过连接柱(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9)依次穿过第一副模板(1)、导向组件,通过螺栓将其与动力推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产品固定模(3)设于上副模板(11)和下副模板(12)之间,所述尾料推板(6)设于下副模板(12)上,并通过连接柱(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吹塑生产中的自动去飞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推板(5)的下部设有一组V型凹槽(51),所述第一产品固定模(3)上设有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的一侧设有U型腔体(32),所述尾料推板(6)的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祥好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