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硅胶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18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态硅胶供料装置,属于液态硅胶供给技术领域,所述的液态硅胶供料装置包括液压缸、储料桶、料筒支撑架、进料机构、压料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直接通过其进料机构与注胶设备的进胶口连接,根据注胶设备的用胶量将适量的液态硅胶储存在储料桶内,以大大的减少在注胶过程中硅胶传送路径,有效解决了设备在注胶完成后注胶管道过长而导致硅胶过多遗留在注胶管道内造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态硅胶供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液态硅胶供给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态硅胶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态硅胶成型设备上基本都没有设置有液态硅胶供料装置,大多都是直接通过管道与储胶灌连接,由于注胶管道通常较长,当注胶工作完成后,注胶管道内液态硅胶就会遗留在注胶管道内,这些液态硅胶长时间储存在注胶管道内,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会造成液态硅胶的变性而不能被使用,从而造成液态硅胶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态硅胶供料装置,能够直接通过其进料机构与注胶设备的进胶口连接,根据注胶设备的用胶量将适量的液态硅胶储存在储料桶内,以大大的减少在注胶过程中硅胶传送路径,有效解决了设备在注胶完成后注胶管道过长而导致硅胶过多遗留在注胶管道内造成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液态硅胶供料装置包括液压缸1、储料桶2、料筒支撑架3、进料机构4、压料片5,所述的储料桶2的顶部设置有液压缸1,液压缸1的活塞杆的下端伸入到储料桶2的内腔内,液压缸1活塞杆的下端端部安装有与储料桶2内腔直径相匹配的压料片5,储料桶2的底部设置有料筒支撑架3,料筒支撑架3内开设有与储料桶2内腔连通的进料通道3-1,进料机构4固定安装在料筒支撑架3上,进料机构4的注胶通道4-1与进料通道3-1连通。进一步,所述的进料机构4包括进料座4-2、进料球4-3、弹簧4-5、进料管4-6,所述的进料座4-2固定安装在料筒支撑架3上,注胶通道4-1开设在进料座4-2的中部,进料管4-6上开设有一个T形通道,弹簧4-5安装在注胶通道4-1内,进料球4-3的直径大于弹簧4-5的内径,弹簧4-5的一端抵触在能够对T形通道进行封堵的进料球4-3上,弹簧4-5的另一端抵触在注胶通道4-1的出料口壁上。进一步,所述的注胶通道4-1的出料端安装有一个限位座4-4,弹簧4-5套在限位座4-4上,限位座4-4上设置有与注胶通道4-1出料端连通的通路。进一步,储料桶2包括储料外筒2-1、上盖2-3、下盖2-4,所述的下盖2-4固定安装在料筒支撑架3上,下盖2-4密封连接在储料外筒2-1下端,上盖2-3密封安装在储料外筒2-1的上端,上盖2-3上开设有便于液压缸1活塞杆穿过的通孔2-5,下盖2-4上开设有与进料通道3-1连通的出料口2-6。进一步,所述的储料外筒2-1内安装有一个储料内筒2-2,且储料内筒2-2的下端与下盖2-4密封连接,与液压缸1活塞杆连接的压料片5位于储料内筒2-2内,且压料片5的直径与储料内筒2-2的内径相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直接通过其进料机构与注胶设备的进胶口连接,根据注胶设备的用胶量将适量的液态硅胶储存在储料桶内,以大大的减少在注胶过程中硅胶传送路径,有效解决了设备在注胶完成后注胶管道过长而导致硅胶过多遗留在注胶管道内造成浪费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储料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2所示,一种液态硅胶供料装置包括液压缸1、储料桶2、料筒支撑架3、进料机构4、压料片5。所述的储料桶2的顶部设置有液压缸1,液压缸1的活塞杆的下端伸入到储料桶2的内腔内,液压缸1活塞杆的下端端部安装有与储料桶2内腔直径相匹配的压料片5,储料桶2的底部设置有料筒支撑架3,料筒支撑架3内开设有与储料桶2内腔连通的进料通道3-1。进料机构4固定安装在料筒支撑架3上,进料机构4的注胶通道4-1与进料通道3-1连通,进料机构4的出料端与硅胶成型机的进胶口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的储料桶2包括储料外筒2-1、上盖2-3、下盖2-4,所述的下盖2-4固定安装在料筒支撑架3上,下盖2-4密封连接在储料外筒2-1下端,上盖2-3密封安装在储料外筒2-1的上端,上盖2-3上开设有便于液压缸1活塞杆穿过的通孔2-5,下盖2-4上开设有与进料通道3-1连通的出料口2-6。在注胶前将液态硅胶原料取一定量装入到储料外筒2-1内,在注胶的过程中,通过液压缸1的活塞杆将压料片5向下压,即可将储料外筒2-1内的液态硅胶压出进入到料筒支撑架3内的进料通道3-1内,由于进料通道3-1的距离比较短,直接连接储料外筒2-1与进料机构4,而进料机构4又直接与硅胶成型机的进胶口连接,这样即可保证在注胶的过程中,储存液态硅胶的装置能够直接安装在硅胶成型机,液态硅胶只经过短距离的运送后就直接被送入到硅胶成型机内进行注胶成型,这样能够缩短液态硅胶的传输路径,减少在注胶完成后,硅胶在注胶管道中遗留过多的问题,从而减少液态硅胶的浪费,实现成本的节约。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的储料外筒2-1内安装有一个储料内筒2-2,且储料内筒2-2的下端与下盖2-4密封连接,与液压缸1活塞杆连接的压料片5位于储料内筒2-2内,且压料片5的直径与储料内筒2-2的内径相匹配。通过设置一个储料内筒2-2来直接存储的液态硅胶直接连接,这样在每次液态硅胶注胶完成后,可以只将储料内筒2-2取出进行清理,无需对整个储料桶2进行清理。同时,储料内筒2-2被磨损后,还可以只更换储料内筒2-2,从而避免更换整个储料桶2。在本技术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进料机构4包括进料座4-2、进料球4-3、弹簧4-5、进料管4-6,所述的进料座4-2固定安装在料筒支撑架3上,注胶通道4-1开设在进料座4-2的中部,进料管4-6上开设有一个T形通道,弹簧4-5安装在注胶通道4-1内,进料球4-3的直径大于弹簧4-5的内径,弹簧4-5的一端抵触在能够对T形通道进行封堵的进料球4-3上,弹簧4-5的另一端抵触在注胶通道4-1的出料口壁上。当液态硅胶从进料通道3-1进入到进料管4-6的T形通道后,液态硅胶推动进料球4-3压缩弹簧4-5,使得T形通道不被进料球4-3封堵,保证液态硅胶能够顺利的进入到注胶通道4-1内,然后再从注胶通道4-1进入到硅胶成型机进行注胶工作,通过采用进料球4-3配合弹簧4-5实现进胶,这样只要液压缸1不工作,液态硅胶不再进入到进料通道3-1,进料通道3-1的液态硅胶施加的压力就会小于弹簧4-5的弹力,那么进料球4-3在弹簧4-5的弹力作用下,又将进料球4-3推入到T形通道内对其进行封堵,使液态硅胶不再进入到硅胶成型机内,从而通过液压缸1即可实现进胶的控制,无需再设置单独的控制阀门。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的注胶通道4-1的出料端安装有一个限位座4-4,弹簧4-5套在限位座4-4上,限位座4-4上设置有与注胶通道4-1出料端连通的通路。通过设置一个限位座4-4对弹簧4-5进行导向,使弹簧4-5与注胶通道4-1和T形通道在一条直线上,避免弹簧4-5在压缩或回复原状的过程中出现偏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态硅胶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硅胶供料装置包括液压缸(1)、储料桶(2)、料筒支撑架(3)、进料机构(4)、压料片(5),所述的储料桶(2)的顶部设置有液压缸(1),液压缸(1)的活塞杆的下端伸入到储料桶(2)的内腔内,液压缸(1)活塞杆的下端端部安装有与储料桶(2)内腔直径相匹配的压料片(5),储料桶(2)的底部设置有料筒支撑架(3),料筒支撑架(3)内开设有与储料桶(2)内腔连通的进料通道(3-1),进料机构(4)固定安装在料筒支撑架(3)上,进料机构(4)的注胶通道(4-1)与进料通道(3-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硅胶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硅胶供料装置包括液压缸(1)、储料桶(2)、料筒支撑架(3)、进料机构(4)、压料片(5),所述的储料桶(2)的顶部设置有液压缸(1),液压缸(1)的活塞杆的下端伸入到储料桶(2)的内腔内,液压缸(1)活塞杆的下端端部安装有与储料桶(2)内腔直径相匹配的压料片(5),储料桶(2)的底部设置有料筒支撑架(3),料筒支撑架(3)内开设有与储料桶(2)内腔连通的进料通道(3-1),进料机构(4)固定安装在料筒支撑架(3)上,进料机构(4)的注胶通道(4-1)与进料通道(3-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硅胶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机构(4)包括进料座(4-2)、进料球(4-3)、弹簧(4-5)、进料管(4-6),所述的进料座(4-2)固定安装在料筒支撑架(3)上,注胶通道(4-1)开设在进料座(4-2)的中部,进料管(4-6)上开设有一个T形通道,弹簧(4-5)安装在注胶通道(4-1)内,进料球(4-3)的直径大于弹簧(4-5)的内径,弹簧(4-5)的一端抵触在能够对T形通道进行封堵的进料球(4-3)上,弹簧(4-5)的另一端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科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