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件打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01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件打磨抛光装置,主要包括箱体和分布在箱体内部的打磨机构、喷淋机构、放置台;待加工零件固定在放置台;喷淋机构和打磨机构均朝向待加工零件;放置台至少两层且自上而下渐扩;降温除尘后的喷淋液自放置台流动至箱体底部的蓄水槽;蓄水槽内的喷淋液通过循环冷却机构返回至喷淋机构;多层放置台是喷淋液下降成上下多层的扩散形流体,从而增大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使空气能够充分冲洗液进行第一次冷却;循环冷却机构包括循环泵、散热盘管;散热盘管固定在箱体外表面;散热盘管呈螺旋状或者波纹状且外表设置有散热翅片,实现冲洗液与空气的第二次换热,冲洗液经过两次与空气的换热,冷却效果好,冷却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件打磨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的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件打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铸件是指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式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用于汽车制造的零部件。汽车铸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对铸件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加工定位以及外观质量等许多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铸件进行毛刺打磨抛光越来越重要。不论是人工打磨还是机器打磨,通常都采用摩擦的方式将铸件上的毛刺粗略清理一遍,在清理过程中需要水淋进行降温除尘,为了节约用水通常都采用循环用水,但是打磨过程中,不断产生高温,可能使得液体的温度上升,现有的结构不能很好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零件打磨抛光装置,能够在喷淋液循环利用时,对喷淋液快速有效的散热。为了解决上述的主要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零件打磨抛光装置,包括箱体和分布在箱体内部的打磨机构、喷淋机构、放置台;所述待加工零件固定在放置台;所述喷淋机构和打磨机构均朝向待加工零件设置;所述放置台至少两层且自上而下渐扩;降温除尘后的喷淋液自所述放置台最上层流动至箱体底部的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内的喷淋液通过循环冷却机构返回至喷淋机构。优选地,所述循环冷却机构包括循环泵、散热盘管;所述散热盘管设置在箱体外侧;所述循环泵的入口管线与蓄水槽相通;所述散热盘管外表设置有散热翅片。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台与蓄水槽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箱体内壁。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是水平且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面对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固定块的上方,另一端放置在通槽内;所述箱体靠近第一固定块设置有维修门。进一步地,所述维修门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的进气口;所述箱体远离进气口处设置有抽风机。优选地,所述相邻放置台通过支撑柱固定;所述最底层放置台是网格状的孔板。优选地,所述最底层的放置台包括水平固定连接的多个部分;所述最下层的放置台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的条状加强钢;所述条状加强钢固定在箱体内壁。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设置有操作门;所述操作门位于放置台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槽的底部有弧度且连通有排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应用于汽车打磨抛光时具备下列优点:(1)放置台至少两层且自上而下渐扩;喷淋液经过对打磨部位的降温除尘后,沿着多层放置台成上下多层的扩散形流体,从而增大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使空气能够对冲洗液进行第一次冷却;箱体表面设置有进气口,远离进气口的箱体顶部设置有抽风机,能够加强箱体内气体流通,进而保证冲洗液第一次冷却的冷却效果;降温除尘后的喷淋液自放置台流动至箱体底部的蓄水槽;蓄水槽内的喷淋液通过循环冷却机构返回至喷淋机构;循环冷却机构包括循环泵、散热盘管;散热盘管固定在箱体外表面;散热盘管呈螺旋状或者成波纹状且外表设置有散热翅片,实现冲洗液与空气的第二次换热,冲洗液经过两次与空气的换热,冷却效果好,冷却速度快。(2)放置台与蓄水槽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板;过滤网板带走打磨产生的金属碎屑;过滤网板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箱体内壁,固定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过滤网板螺纹固定;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通槽;过滤网板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固定块的上方,另一端放置在通槽内;箱体靠近第一固定块设置有维修门当需要对过滤网板进行清洗时,打开维修门,然后将过滤网板与第一固定块的螺钉拧出,然后平行的抽出过滤网板即可,操作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最底层的放置台的仰视图。图中:1为箱体,2为打磨机构,3为喷淋机构,4为放置台,41为支撑柱,42为连接钢,43为条状加强钢,5为蓄水槽,6为循环冷却机构,61为循环泵,62为散热盘管,63为支撑架,7为过滤网板,8为固定机构,81为第一固定块,82为第二固定块,821为通槽,9为维修门,10为进气口,11为抽风机,12为操作门,13为排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汽车零件打磨抛光装置,包括箱体1和分布在箱体1内部的打磨机构2、喷淋机构3、放置台4;打磨机构2和喷淋机构3均为现有技术;所述待加工零件通过放置台4的上的夹具固定在放置台4,夹具为现有技术;所述喷淋机构3和打磨机构2均朝向待加工零件设置,打磨机构2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顶部,喷淋机构3通过支架固定在打磨机构2且喷淋机构3的喷嘴朝向待加工零件,为了保证喷淋机构3的降温除尘效果,喷嘴与打磨机构2成一定的夹角。放置台4至少两层且自上而下渐扩,即位于最上层的放置台4放置待加工零件,相邻的放置台4下层的尺寸总是大于上层;放置台4的形状可以是方形或者圆形等任意易加工的形状;所述相邻放置台4通过支撑柱41固定;所述最底层放置台41是网格状的孔板,便于降温除尘后的喷淋液流出放置台4。最底层的放置4台包括水平固定连接的多个部分,多个部分之间通过连接钢42固定连接;所述最下层的放置台4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至少一条的条状加强钢43,多个条状加强钢43呈“米”字形固定在放置台4的下表面;所述条状加强钢43的端部通过焊接固定在箱体1内壁,条状加强钢43的作用是支撑放置台4以及提高最下层放置台4的强度;喷淋液经过对打磨部位的降温除尘后,沿着多层放置台4成上下多层的扩散形流体,从而增大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使空气能够进一步的对冲洗液进行冷却;当然也可以直接将最下层放置台4固定在箱体1内壁,但为了避免液体集聚影响加工,最下层的放置台4与箱体内壁留有缝隙。对零件进行降温除尘后的喷淋液自所述放置台4最上层流动至箱体1底部的蓄水槽5,蓄水槽5可以防止在箱体1底部,也可以蓄水槽5与箱体1的下部分一体成型,即箱体1底部的区域即是蓄水槽5;所述蓄水槽5内的喷淋液通过循环冷却机构6返回至喷淋机构2,形成喷淋液的循环使用;蓄水槽5的底部有弧度且最低点连通有排空口13,排空口13设置有管帽,可以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件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分布在箱体内部的打磨机构、喷淋机构、放置台;待加工零件固定在所述放置台;所述喷淋机构和打磨机构均朝向待加工零件设置;所述放置台至少两层且自上而下渐扩;降温除尘后的喷淋液自所述放置台最上层流动至箱体底部的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内的喷淋液通过循环冷却机构返回至喷淋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件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分布在箱体内部的打磨机构、喷淋机构、放置台;待加工零件固定在所述放置台;所述喷淋机构和打磨机构均朝向待加工零件设置;所述放置台至少两层且自上而下渐扩;降温除尘后的喷淋液自所述放置台最上层流动至箱体底部的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内的喷淋液通过循环冷却机构返回至喷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机构包括循环泵、散热盘管;所述散热盘管设置在箱体外侧;所述循环泵的入口管线与蓄水槽相通;所述散热盘管外表设置有散热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与蓄水槽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箱体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是水平且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通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自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